- UID
- 11027
- 积分
- 5443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10-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一幅好的素描头像的训练,除了要有目的性以 外,还必须具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只有在学习中自觉地按照这些原理去做,抓住 基本法则,才能较快地掌握造型的规律和方 法。
1、观察方法: 当我们开始写生时,面对着模特还只是一个 初步的感觉,尽管这种感受比较深刻,但如果 只停留在初步的印象上来作画,就会被模特表 面的细节所迷惑,促使你无法深入下去,有时 甚至会产生一些视觉中的错觉而导致画面的种 种错误,因此这种初步的视觉感受必须深化, 即从感性的初级阶段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阶段, 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其原因就是“感觉到了的 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 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头像写生时,始终 把新鲜的视觉感受与分析研究对象结合起来, 通过这样长期反复的实践,端正观察方法,才 能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2、整体观念: 在作画时始终坚持整体地观察对象,这是头 像写生训练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为在素 描写生中没有任何孤立的东西,它是秩序、综 合关系所形成的和谐整体。培养整体观察的能 力,做到写生时纵观全局,这必须经过长期严 格的训练。在作画的时候,如果我们看到什么 画什么,不仅会使画面失去绘画中所必须遵守 的主次虚实关系,而且会导致顾此失被,因小 失大,造成形体比例上的错误。有一句艺术格 言“画鼻子时看耳朵”,因此实际写生时当然不 可能各局部同时画,但看对象时应纵观全局, 各个部分的关系以一次观察所见为标准,不能 以数次观察、不同时间所见为标准。如画头的 基本形时,就必须同时注意它与颈部和肩部的 关系。在处理明暗调子时也是如此,有时把这 分画得暗一点,目的足为了使另一部分提壳; 减弱这一部分是为了突出那一部分,这些都足 以整体关系为着眼点。总而言之,由于我们描 绘的对象是一个具有内在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 的整体,不论是结构关系、比例关系、黑白关 系、体面关系、面和线关系,都是相对存在, 互相制约的,如果画时孤立片面地去对待,最 终必定会失去画面的整体统一。由此可见,整 体观察,它不仅是一个观察和表现的方法问 题,也是一个思维方式方法问题。
自古以来,有成就的画家,始终把整体关系 放在首位,在整体关系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再 求局部的精致变化。画局部,看整体,反复交 替,互相促进。如果局部破坏了整体,画面就 会出现混乱,然而仅有大关系,没有局部的深 入刻画,整体便是空洞的。整体的充实,足由 局部精致表现来反映的,是互为因果,相辅相 成的。 为了达到局—部与局部之间,以及局部与整体 之间“比例关系”的准备,首先要从确定大关系 人手,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步骤, 从 大至小,由简人繁地逐步深入,同时要注意画 面各局部之间的进展,始终保持相应的关系, 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检验和调整。
柯罗曾经说“我从来不急于画细节,我首先注意 一幅画的大体和特征.....”
3、立体观念: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它的高度、宽度和 深度组合而成的,即三维空间。许多考生由于 缺乏关于物体的体积是由面构成的原理,尽管 他们有着正常的视觉,但只能画出宽度和高度 的二维空间,却不能画出深度,把立体感表现 出来。值得明确的是,任何物体都要以三度空 间来测量,缺一不可。
在学习素描的开始,就应培养学生用立体观念 去对待客观世界所有物象,并通过多种手法, 把它们表现出来。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使学 生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明确。因为,素描虽然 也有表现对象质感、体感以及不同色感的任 务,比如画头像时,眼睛是透明的,头发蓬松 而颜色较深;但它们首先都应具有立体感。学 生在开始观察时,总是看不到它的体积而仅看 到对象的不同颜色。所以他不能把深色的受光 部画亮,也不能把浅色的背光部画深。物体各 种固有色的观念,影响他们去研究物体受光后 的明暗变化。为了便于学习,我们可以采取对 石膏几何体的写生来理解物体由面所构成的原 理,这个原理对于表现其它复杂的形体具有普 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树立起在空间深度上 塑造形体而不是在平面上描绘这一概念,不是 轻易能够做到的,需要掌握透视知识和注意培 养这种观察认识物象的习惯,才能正确把握物 体在画面上的恰当位置,做到看得立体,画得 立体。
4、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作者的感受和艺 术素养,取决于作者的精神表现,即内心世界 的表达。作者的感受越深,在感情上越是能鲜 明地感受到对象精神的美和形象的美,就越能 进行有效的艺术概括。如作画开始,先观察研 究,画面是强还是弱、色调是明快还是深沉等 等,在感受对象的基础上,分析主次关系,前 后虚实关系,这样由表象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把 握,画面上的形象就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 感染力。绘画训练是技术训练,同时也是艺术 训练,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作画实践 中,描绘活动同时也是表现活动,是作画人眼 中、脑中、手下的同一件事情。
5、素描头像与头部形体结构: 要想画好一幅素描头像,首先要认识这个形 象。怎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它呢? 这就要求我们 从形象的结构特征出发,对人物形体结构进行 全面的分析理解,才会在今后学习中取得可喜 进步。
素描造型的基本手段:素描造型的表现手法多 种多样,在这里我们考虑再三,仅谈两种表现 手法:即线条和明暗。
6、线条: 线条是一种明确的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手段, 能直接地、概括地勾划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形 体结构,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随 着对象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从艺 术大师不同画风比较中,就可以认识到这种表 现领域的广泛性。
线条还有一种表现节奏的作用,轻重起伏波 纹式线条,或刚柔相间、长短穿插、曲直弯 转、抑扬顿挫的线条,给人以音乐的节奏感。 门采尔《轧铁工人》的画中就给我们这种心理 效果。
线条在素描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把握形体,还能 对所要表现的物象做出有力的判断。素描训练 无论采取哪种手段,开始都要用线确定所有的 关系。用不同种线条来寻找形体,—用多条重 要的辅助线划分比例定位置;用长直线画大的 形体关系;用切线画出小的结构转折关系;用 重线、实在线表现近处和暗部;用淡线、虚线 表现亮部和迟远的部分。在素描训练中通过对 线的探索,逐渐认识线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能 通过线条创造美的造型。
7、明暗: 明暗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力阶 段,对其真实地表现对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明 暗素描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 体结构、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和色度、物象的 空间距离感等等,使画面形象更加具体,有较 强的直觉效果。在早期的绘画中,就有人不同 程度地采用了这种手段。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这种手段的成熟,形 成了明暗造型的科学法则。
明暗现象的产生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反映, 建立在物理光学的基础上。没有光就不能产生 明暗。倘若光线射在某一立体物体上,就不难 看到不同的明暗现象。由此可见,明暗现象的 产生,是物体受光线照射的结果。
同一个物体虽然由于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而 出现不同的明暗变化,但是光线不会改变对象 的结构,因为对象的结构是固定的,而光线是 可变的。所以,物体明度调子的变化,结构是 主体,光线是客体。物体受光后出现受光部和 背光部,即明、暗两大系统。由于物体结构的 各种起伏变化,明暗层次的变化是很多的。我 们把这种变化所具有的一定规律,归纳起来称 作明暗五调子,即:亮部、中间色、明暗交界 线、反光、投影。其中亮部和中间色属于物体 的受光部,明暗交界线和反光、投影属于背光 部。它们构成物体的明暗两大关系。
五调子的规律是塑造立体感的主要法则,也 是表现质感、量感、空间感的重要手段。素描 造型正确地表现出这种关系,就可达到十分真 实的效果。明暗交界线是由亮部向暗部转折的 部分。这个最暗的部分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 一条重的线,它有宽窄、浓淡虚实等变化,其 特点是由光源的强弱和物象的形体特征所决 定。我们非常重视明暗交界线的变化,是因为 它在造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明暗交界线 是区别物象面的不同朝向和起伏特征的重要标 志。暗部与反光是一个整体。反光部很自然地 统一在暗部。过亮或过暗都会影响物象体积和 空间的塑造,画得过亮,同亮部的中间色重 复,显得孤立,影响整体协调的统一。
中间色是物体固有色中心区域,也是比较细 致、复杂的,它是明暗分界线的壳部的过渡 面,是个不易观察清楚而又要认真研究和刻画 的重要部分,同时,它应和暗部自然地衔接起 来。投影在塑造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中具有 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描学习中,应注意掌握 投影的形体变化和虚实关系。
8、五官的造型特征: 为正确生动地画好这些部分,不仅要熟悉它 们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更重要的是理解五官由 于面部表现变化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不注意五 官周围肌肉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表现就不自 然。
眼: 眼睛是由瞳孔、角膜、眼角组成球形嵌在眼 睛窝里,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上下眼脸 的边缘长有睫毛,呈放射状。上眼睑,睫毛较 粗长向上翘,下眼睑睫毛细而短向下弯。 两只眼球的运动是联合一致的,视点在同一 个方向上,由于头部的扭动,眼睛出现了不同 的透视变化。 眼睛的形状不同,有圆、扁、宽、双眼皮、 单眼皮等区别。 年龄段不同,眼睛的形状也不同。有的人内眼 角低,外眼角高;有的人内外眼角较平,观察 表现应认真注意区分。
眉毛: 眉头起自眶上缘内角,向外延展,越眶而过 成为眉梢,分上、下两列,下列呈放射状,内 稠外稀,上列覆于下列之上,起势向下,内侧 直而刚,并且常因背光而显得深暗,外侧呈弧 形,因受光显得轻柔弯曲。人的眉毛形状、走 向、浓淡、长短、宽窄都不尽相同,是显示年 龄、性别、性格、表情的有力标志。
鼻: 鼻隆起于面部,呈三角状,有鼻根和鼻底两 部分组成。鼻上部的隆起是鼻骨,它小而结 实,其形状决定了鼻子的长、宽等。鼻骨下边 连接鼻软骨,包括鼻中隔软骨、鼻侧软骨和鼻 翼软骨,鼻翼可随呼吸或表情张缩。鼻子的形 状很多,因人而异,有高的、肥厚的、也有尖 细的或扁平的等等,都是形象特征的概括。鼻 孔的形状随鼻形而变化,特别与鼻翼有很大的 关系。
嘴: 嘴,就形状来说,是由覆于上、下颅骨和牙 齿之上的双唇所决定的。颌骨和牙齿形成的弧 度直接影响双唇的曲直。嘴形的不同,就是由 颅骨和牙齿的弧线所定型的。嘴唇由口轮匝肌 组成,上下牙齿生在半圆形的上下颅骨齿槽 内,外部是呈圆形体积。上唇中间皮肤表面有 条凹,称人中。嘴唇的表面有唇纹,各人的唇 纹形状不同。上、下唇的活动十分灵活,彼此 呼应,不仅对发音有很重要的作用,对表情也 有直接的影响。
耳: 耳朵由外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哥 垂组成,是软骨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形似 水饺。耳朵稍斜长在头部的两侧。在学习时除 了弄清它的结构外,还应注意它的体积。
头部形体结构: 人的头部结构较复杂,我们应以研究造型为目 的,为更好地理解头部的体积,将人的头部予 以几何化的归纳。头部骨路是头部造型的本质 所在。它是处在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从整体 上可以概括成一个圆球或立方体或楔形之间的 复合体。用立方体概括头部,便于掌握头部的 空间结构。头骨有几个突出的点,我们叫它骨 点。这些骨点通过面部肌肉显示出来。从额头 的额结节到眉弓、颞线、颧骨结节和下颌结节 骨点的连接,便构成了头部不同面的转折。由 此可以看出眉、眼、鼻、嘴是处在一个面上, 耳朵是长在两个侧面上。
9、头部比例: 人的五官位置和形态特征各有差异,这是前 人概括的头部的基本比例,有长三停,横五 眼。正面看人物头部,从发际到眉毛,从眉毛 到鼻头,从鼻头到下颌等距离的三段为三停。 两只耳朵中间的距离为五只眼睛的长度。成人 眼睛在头部的二分之一处,儿童和老人略在三 分之一以下。眉外角弓到下眼眶,再到鼻翼上 缘,三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两耳在眉与鼻尖之 间的平行线内。这些普通化的头部比例只能作 为写生开始时的参考,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灵 活运用,正确区别不同的形态结构,才能体现 所描绘对象的个性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