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5202
- 积分
- 4925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5-3-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楼主 |
泰山一石
发表于 2018-5-21 10:3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河南南阳
(一)少年早慧
霍去病
霍去病是中国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是卫青的外甥。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和平阳县小官霍仲孺私通生下的儿子,这霍仲孺不敢声张,等于成了个没名没分没人要的孩子,不过走运的是卫子夫得宠。因为跟着卫青的原因,从小受到军事化影响,耳濡目染,加上自己天资聪慧。
很快,17岁的霍去病就被汉武帝人任命为骠姚校尉,带领800个骑兵,杀了2000多个匈奴人,还杀了人家单于的爷爷,抓了单于的二弟,这还了得,首战就被封为“冠军侯”。19岁那年就被封骠骑将军,将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打的没脾气,把他们全俘虏了。22岁的霍去病和卫青各自带着5万骑兵再次深入漠北打击匈奴主力,这次最终将匈奴的单于彻底打败。
但可惜的是24岁的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有人说是功高盖主被偷偷下毒药了,也说是因为在漠北打仗时喝了病死牲畜污染的水源感染上瘟疫而死的。
项羽
项羽年纪小的时候就不听话,不爱学习,也不爱学武,还说读书认字也就只能记得在人的名字,学习剑法不过也就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口气不小,霸气十足,这项梁一听,好志向,就教他兵法。可是项羽还是老样子,学的不多就不想学了。也就是这么个看起来不认真的学渣,一旦认真起来就成了学霸。在秦始皇在会稽游玩的时候,就对着项梁定了个小目标:秦始皇也是可以被取代的。年纪大点的时候,项羽长得人高马大,有力气,也有才气。
项羽23岁的时候,刚好陈胜吴广起义,在项梁的暗示下项羽杀了会稽的太守殷通,还连杀了一百多个人,让项梁当上了会稽的太守。
巨鹿之战,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坑杀二十多万秦军。之后却不听劝亚父范增的建议先杀了刘邦,但在鸿门宴中放走了刘邦。又受离间之计,免去范增,致使在亥下之战失利,乃至霸王无颜见江东父老,乌江自刎,死时年仅30岁。
王勃
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称为初唐四杰,王勃是四杰之首。据记载他六岁就能写文笔流畅的文章,是当时的神童,到十六岁的时候就参加科举中了,还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的:“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比邻”的佳句是国人九年义务教育必学的诗章。当然还有《滕王阁序》等代表作。
而就是这样,先是因为作了《檄英王鸡文》的诗文被贬,后是因为藏匿官奴而后害怕被发现又把官奴杀了,被别人举报差点丢了性命。但还是被贬,就在自己四处浏览天下准备渡河回家的时候,不幸溺水身亡,时年26岁。
陆逊姜维都活到六十多岁,而且都是在40岁上下才成为大都督。只有周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帮助孙策创建江东大业,屡战屡胜。吴郡人民看到周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都亲热地称他为周郎。后来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周瑜随这一著名战役名垂千古。900年后,苏轼还在江边凭吊:“...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少年英雄,英年早逝公元211年,周瑜在出征的路上生病死去,时年36岁。
(二)大器晚成
姜子牙
姜子牙年前的时候就在商朝的首都杀牛卖肉,也去河南做卖酒的生意,看他到处奔波就知道一直也几个钱,但是却胸怀大志,喜欢研究治国的办法,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帮助国家出一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是一直等,等到老婆离婚,等到头发白,等到七十岁还是没人用他。
事实证明,只要愿意等,一定能等到那一天。在他七十二岁的那年,终于等来了周文王,从此辅佐周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自己也成为了齐国的一方诸侯的创始人。姜子牙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到取得很大的成就,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七十二而拜相,不仅需要运气,那时候不是一般人能活七十岁,不是一般人能这么坚持的等,更说明能力才是关键。
刘邦
相比项羽的少年英雄,刘邦起来闹革命都已经47岁了。刘邦好吃懒做,当了个大家都不愿意干的小吏,还耍无赖。等到陈胜吴广起义,他都47了,不过能,因为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无赖本领,加上丈母娘家的资本让他的势力发展迅速,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占领霸上。后来打败项羽,当上皇帝,只用了八年的时间就从亭长到了皇帝。这与他能善用人是分不开的,当然运气也很重要。
苏洵
唐宋八大家里的苏洵是苏轼的父亲,年前的时候也不爱读书,整天稀里糊涂的过日子,反正是个富二代,也不怕没钱吃饭,到处游山玩水,乐得逍遥。三字经里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讲的就是苏洵到了二十七岁的那年突然顿悟,要好好学习,事实证明认真的人最可怕,天天埋头苦读,发奋了个五六年,于是下笔如有神,分分钟就可以写下让人惊叹的文章。欧阳修就很赞赏他的《衡论》、《几策》等文章,想让他去参加考试,他都不愿去。也就是因为他自己的才学,培养出了苏轼和苏辙这样的大文豪。
少年得志与大器晚成都容易引人注明,是安静的做个富二代还是穷屌丝,不仅需要运气,也需要培养能力修炼内功,万一成功了呢。
司马懿
初仕曹营,始终不得重用,等到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北伐才被委以重任,并不断展现其能谋善断的奇才,但好景不长,退了蜀军,平定辽东叛军后,有被曹氏宗亲的压制排挤,司马懿绝对超级忍者啊,直到诛杀曹爽后,终于大权在握。还是个养生有道的老乌龟,终年73岁,受了2次托孤,三国里的首席军师或大都督好像没有比他长寿的,诸葛亮跟他比就是个药罐子加短命鬼。
一点感慨:人生是最长的马拉松比赛场。少年得志、英年成功的人往往过于勤奋,消耗了身体的青春能量,最终无法熬过那些慢生活的人,正如练搏击的人刚开始一定会比打太极的人厉害,但是最终打太极的人却用长寿来战胜搏击的人,因此太极才是天下无敌的武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