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赐名轩 发表于 2011-5-18 19: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南阳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孝顺的人才能事业有成、爱情婚姻幸福         (2011-04-06 21:39:29)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爱情婚姻家庭幸福的奥秘

          羊羔跪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A0NDUwMjg=.html

            

                      大伯的悲喜晚年

    今年清明时,因我在外地工作,不能与家人同祭先祖,便打电话至家中问候,父母和兄姐一切安好,在通话中,我从二姐口中得知,大伯已经被接到我们家中住了,这使我感到格外惊喜和意外。

    大伯是父亲唯一的兄长,近些年家族里父辈逐一告别人世,89岁的大伯和75岁的父亲,心里的感慨和伤怀不言而喻。

    记得去年重阳节之际,我回家探望父母,承欢膝下,古稀的双亲异常喜悦,并备礼让我去看望大伯。大伯家中只有一个孙女在照顾他,儿子媳妇都到外地打工去了。

    进了大伯家的院子,我看到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在晾衣服,神情非常专注。在记忆中大伯是中等身材,怎会变得如此瘦小?我怀着疑惑的心喊了一声:“大伯!”

    更使我意外的是,眼前这位老人——我断定他一定是大伯,因为不可能有别人——他根本没有转过身来。我期望中的热烈、欢喜,却变成没有回应,我有点惊愕,继续喊了好几声:“大伯!”

    大伯晾好衣服,方才回过身来,突然看到我,有点惊讶,再仔细看了看,问道:“是老幺吧?”

    我使劲点点头,心里非常感动。对于家族的每一个子孙,长辈都放在心里,因为在他们看来,家族的所有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喊父亲并不喊“爸爸”,而是“小父”。

    大伯瘦瘦的脸上露出欢喜的神情,然后又很苦恼地大声对我讲:“我的耳朵已经有一个多月听不见了!”

    原来如此,我这才知道为何大伯没有马上回应我。然而,听了八十多年的声音,突然间再也听不见了,会是一种什么感觉,我无法体会,想那会是非常着急、痛苦又无奈吧?

    我随着大伯进了堂屋,侄女给我们倒了茶,我就和大伯坐下来聊天。因为我讲话大伯基本上听不见,所以大部分时间是大伯一个人在讲,我配合表情与手势来跟他对话。大伯详细地讲了自己的身体情况,目前最痛苦的是听不见,都没有办法跟人交流;平时偶尔会犯肾病,痛起来几天几夜无法入眠;再就是牙齿掉得差不多了,吃饭很困难。小孙女做的饭菜对于他老人家来说,实在是太硬了。

    于是我前往厨房,和侄女聊了一下做饭的问题,由于她以前没有照顾过老人,也不太懂得怎么做,便按自己的口味来做。后来,看爷爷没法吃,她也很难过,于是慢慢学着把饭菜煮得软一些,再软一些。我尝了尝她刚做好的饭菜,感觉还真是很软。

    到了午饭时候,我仔细观察大伯用餐,发现我和侄女都感到很软的饭菜,他老人家也是囫囵吞枣咽下去。原来,大伯的牙齿只有几颗了,而且还是松动的,我们觉得很软烂的饭菜,老人家也是没有办法咀嚼啊!这使我很讶异,不知道照顾老人家,要依老人家的牙口,而不是自己的牙口。

    另外,使我更惊愕的却是,大伯居然不敢面对桌子吃,而是静静地侧着身子,低着头,很快地把碗里的饭菜吃完,然后起身自己把碗一洗,就直接走开了。我一时没法接受,于是脑子里浮现出在家里时,一家人同桌吃饭,其乐融融的场景。

    饭后,大伯生怕我走,拉着我坐下,说还有好多话要跟我讲。我便继续听着,也许,大伯很久没有与人说话,也没有人来看他,听他讲心里话了,于是把自己的经历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当说到自己晚年的光景,他抚摸着心窝,对我说:“我这里痛啊……”

    原来,这么多年来,儿媳不能孝敬公婆,平时像摔碗、冷脸、言辞不恭等情形每天都要发生。面对媳妇的时候,大伯担心会吵闹,常不敢多说话,每餐总是低着头把饭吃完,自己洗了碗就走开了,于是,几年下来,便养成了那个习惯,吃饭不敢正视桌子,侧着身子吃。

    快九十岁的大伯,那时仍是自己洗衣服,他没有办法拧干衣服,就直接把湿衣服晾在绳子上或铺在石板上。院子里有一小块菜园,那是大伯从早到晚最爱去的地方,看那萝卜、油菜都长得郁郁葱葱的,便可以知道大伯多么呵护它。也幸得有这么一块地,让他老人家有一个可以放松的地方。

后来,儿子媳妇出外打工了,便由侄女来照顾。然而,侄女说:“今年到元旦,我就要嫁了。爷爷该怎么办呢?”

    大伯母,被分到小儿子那里养老,两位老人自从分开之后,就再也没有在一起生活过了。其实,最能照顾好大伯的,就是大伯母了。但是乡下老人们,很多都是这样被分养了,直至老死。

亲戚朋友来看望的很少,大伯和大伯母一共生了六个孩子,四女二男,可谓儿孙成群,但却鲜有满堂欢声笑语的时候。这些年,老人守着这个空空落落的院子,经常倚在篱笆门那里张望。一双老眼望得昏花了,也难以望到亲人的身影。

    我无言,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家里打电话来,问我怎么还不回去。我向大伯和侄女告别,大伯把我送到篱笆围成的栅栏门,我请大伯不要再送了。大伯就倚在那里一直目送我,等到我走了差不多一百步的时候,猛然听到大伯凄惨的叫声:“儿啊……”

    我不敢再回头,哭着走了。

    回家后,跟父母说起大伯家的情形,父母亲也是很难过。因为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儿女大了不由人,在中间话说得不好还会结怨,为了维护大家族的和睦,只有忍着。

    回到工作岗位,我的心还经常牵挂着家乡,不仅想到大伯、大伯母,也想到父母辈的这一代老人们的晚年。

    过年了,我再次回到家乡,和哥哥姐姐一起又看望了一次大伯。因为天气寒冷,大伯半卧在床上,我们把压岁钱递给老人家,老人家念叨着:“要你们花钱了,我老了,过意不去啊……”

    大伯的大孙子在上海读研究生,主动找到我,说:“姑姑,父母常年在外,爷爷快九十岁了,我该怎么做呢?”

    我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位侄子这样关心老人,于是跟他讲了几年来学习传统文化的体会,他第一次听到“孝顺父母长辈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时,激动得泪光闪烁,连连点头称是。看他的神情,好像暗下决心定了什么似的。

    清明前,大伯的另一个孙子因为要结婚,没有钱盖新房,到父亲这里借钱。以前照顾大伯的侄女已经出嫁,大伯一人生活无法自理,二姐经过反复思虑,恳切地向父母提出,干脆将大伯接到我们家,起码日常生活就不用操心了。给堂哥堂嫂打电话征求意见,他们照顾不了,也很愿意,于是大家欢欢喜喜地将大伯接过来。

    没想到,一个多月后,大伯耳朵居然听得见了,人也长胖了,红光满面的,连大伯的大女儿来看老人家都啧啧称奇。其实,大伯来到家里后,并没有吃什么特别的营养补品,只是一日三餐合味口,心情愉快,就有这样的变化。

    又听说这段时间,大侄子经常打电话来问候父母和大伯,他已决定毕业后回到家乡,将爷爷奶奶接到一起,和他们共同生活,好好照顾他们晚年,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喜悦的事情啊!

    辛苦了一辈子,到年老时,不正是希望儿孙可以照顾自己吗?若是儿女不孝,拖着病衰的身躯,此时还要看孩子们的脸色时生活时,那晚年将会变得多么悲惨!孙儿此时能体恤到爷爷奶奶的艰难,这难得的孝养之心,使家庭又呈现出孝和之气,也是这个家的福气啊!难怪古人云:“祖父得一孝孙,又增一辈孝子。”

    想起这一切,心中不由发出深深的祝愿:愿天下老人都有孝子贤孙,晚年福寿康宁!天下的儿孙以孝为本,知恩报恩,培育更多孝顺孩子,人人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男子20岁起照料瘫痪母亲37年 因孝顺赢得爱情

病床前,他精心照料老人37年

他的孝道感动了荥阳高山镇,赢得十大孝子美名。

  人们常说“床前没有百日孝”,但荥阳高山镇冢岗村57岁的王祥生已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长达37年,近日他被评为高山镇“十大孝子”之一。

瘫痪37年,93岁老人思维很清晰

    前天,记者冒着鹅毛大雪来到冢岗村,门外寒气逼人,但王祥生母亲的房间里却暖和和的,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93岁的王母坐在轮椅上,盖着一床棉被。王祥生和妻子、女儿边陪老人看电视,边唠嗑。

  王母笑着告诉记者,她已经93岁了,她56岁时因一场大病从此瘫痪、大小便失禁,失去了自理能力,全靠儿子一家人照料。王母一脸幸福的样子,白白胖胖,思维清晰,丝毫看不出已是年逾九旬的老人。

  在老人的房间里有3张单人床,一张是王母的,另外两张是王祥生和妻子、女儿的。“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有两个人来照顾我,都是和衣而睡,我一喊,他们就会应答。”王母说。

  在王祥生的家里有几十块棉垫子,王祥生说,母亲大小便失禁,几十块棉垫子轮换着铺在母亲身下。

  “我生病37年,没生过一次褥疮。”王母说。

  这次,王祥生被评为孝子,获奖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他很高兴:“这下可以更及时地给母亲换洗棉垫了。”

因为孝顺,他赢得了爱情

  谈起母亲的病,王祥生流下了眼泪:“母亲是为家操劳而累瘫痪的。”

  王祥生说,当时,家庭条件比较差,每次做好饭母亲都是先让孩子们吃。他们也不懂事,有时剩不下饭,母亲就饿着肚子操持家务。“母亲以前几乎没生过病,突然生大病瘫痪,一定是积劳成疾。”王祥生说。

  母亲瘫痪时,王祥生仅20岁,还没有结婚。王祥生的妻子告诉记者,她和王祥生谈对象时,很多人不看好,说一结婚就得照顾瘫痪老人,会受一辈子罪。然而,她认为王祥生孝顺,肯定是个好男人,毅然嫁给了王祥生。

  受父母的影响,王祥生的女儿给自己未来的另一半定下了一个必须的条件:孝顺。         


我的更多文章:
  • 娶妻娶德,嫁夫嫁贤,用一个字——孝(2011-02-22 19:06:55)
  • 泣血忏悔:若要儿女保平安,当孝行无亏(2011-02-22 19:05:08)
  • 好坏出自一念 谁好谁坏谁自己带着(2011-01-28 22:03:58)
  • 远方的牵挂——我那“少年夫妻老来伴”的爷爷奶奶(2011-01-26 17:30:14)
  • 富贵皆从德而生(2011-01-19 19:26:29)
  • 三种情况,求任何愿望都达不成,切记!!(2011-01-10 11:01:14)
  • 孝顺父母、以德报怨,是最宝贵最难行的报恩,增福报、转命运最快速迅猛!(2011-01-10 10:59:49)
  • 很多人感情不如意的真正根源!(照做会立杆见影!)(2011-01-04 11:56:19)
  • 修佛女医师阅人无数:孝顺的人才能发达(2011-01-04 11:18:50)
  • 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积德来的(2010-12-08 13:57:35)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赐名轩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赐名轩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楼主| 赐名轩 发表于 2011-5-29 18: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河南南阳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广告招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