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35
- 积分
- 97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与文字结缘,源于7年前领导布置的一项家庭作业。
原题已淡忘,其大致内容是:“两网”改造后,客户维权意识提高,电能表计量是否准确成为客户关注焦点,而作为当地电能计量的最高技术监督部门,我们必须先行一步,运用通俗语言对电能表原理、安装运行注意事项等知识点进行科学表述,以满足广大客户的求知欲、好奇心。
作为一位老计量,如若单从技术角度进行说明,小事一桩。如若要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于我,却是一道难越的“坎”!大学毕业后,整天面对的就是永远校不完的电能表,那些精美文字早已成为一些高不可攀的陌生符号。冷不丁,要求在如此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此项作业,难度系数绝对超过3.0。
记得那晚,我第一次与热播电视剧失约,虔诚地翻开久违的书本,学习、分析、总结,将原因一一罗列。为了检验表述是否通俗易懂,我舔着脸皮敲开邻居家门,叽哩哇啦地好一通讲解,邻居的表情慢慢地从诧异,到疑惑,到豁然开朗,我知道,我成功了!
当时家里还没买电脑,为了让领导能读懂我的字,我拿出方格纸,一笔一划地细心抄写。而后,领导第一时间将我的“手稿”传至办公室主任。约摸半小时后,主任打来电话,欣喜地说:很好的文字啊!为啥不发到网上去呢?
文字?这就是文字!我等粗人,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从我手里出来的“字”能升华为“文字”!飘飘然间,我的**作《电能表为何不转》就这样诞生了。
几天后,主任告诉我:你的文章在湖北电力报上发表了!一周后,我收到《湖北电力行业信息》杂志社寄来的样刊。是梦吗?我的**作,居然一投两中!
闻着诱人墨香,瞅着美妙绝伦的铅字,我真有点找不着北了!
文字,就这样走进了我的生活。
本以为有了好的开端,写字之路就会一路鲜花相伴。谁知,随后的3个月,我每天重复着揣着期待投稿,可收获的除了沉默,还是沉默,一向自我感觉良好,哪里受得了如此“冷遇”,我想到了放弃。
这时,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将投稿数量作为年终文明单位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上任伊始的刘书记听说我的“光荣历史”后,硬将一顶兼职通讯员的帽子戴到我头上。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一边充电,一边寻找遭遇“退稿”的原因。很快,我发现,我本只能挑50斤的担子,却强撑着挑100斤,结果如何,不言而喻。
放下担子,一切从零开始。我陆续买回大部头的《办公室常用应用文书写作及范例全书》等新闻、信息指导书,边学边写。有时,为了一篇二、三百字的信息,半夜了,还通过视频缠着千里之外的网友点评、指导。
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经过半年锤炼,我采写的信息,采用率由原来的不到50%上升到100%。但我没有骄傲,而是适时将眼光转移到新闻故事、深度报告上来。
如果将文字与做菜相提并论,那么,信息只算得上最简单的家常菜,而新闻故事、深度报告就是星级酒店的特色菜!要走出家庭,昂首跨入金碧辉煌的厅堂,没啥诀窍,就是继续学习!
幸运的是,我碰到了湖北电力报原二版编辑赵志荣老师。去年3月,我将一篇关于《精心打造“精品秤”》的电能计量精细化管理纪实的文章传给赵老师,赵老师阅后,首先肯定了我独特的立意,并在白忙之中抽出时间逐字逐句进行推敲,经过再三修改后,我的首篇深度报告《打造“精品秤”把好计量关》在湖北电力报发表了!为此,我还得到了我们公司分管营销的唐总及营销部李主任的表扬,单位领导对我更是呵护有加。知遇之恩,无以为报,只有伏下身子,用心去观察、去感悟、去书写。
生活,平淡而美好。步入不惑之年后,我愈加感觉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为了真实记录生活,让度过的每一天留下生命印迹,我在网易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每天看博、写博成了我每天的例行工作。我的心灵,因为有了博客港湾的停靠,我的随笔、言论也越写越顺。今年7月,湖北电力报四版的胡成瑶编辑鼓励我说:你的文字越来越有灵性!我哭了,是欣喜,是欣慰,虽然这一路走来,很苦、很累,但能因为文字得到众多老师、领导的认可,我还有啥不满足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