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zskj 发表于 2010-6-11 02: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南阳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国庆中秋两节,史上最长的黄金周,更热闹的还属大学毕业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那么多早已淡出生活的人突然又出现在眼前,最妙的是居然还个个披挂着生动的故事,只是要把故事中年轻的她或他,与眼前发了福变了形的她或他联系起来有点难度,这点难度恰到好处地渲染出聚会的热烈气氛。
??
??聚会令人迷恋的不是喧闹热烈,而是那种似有若无的感伤怀旧氛围。
??校园略显颓败之象,与很多新建的校舍相比,仿佛黑白照片,黯淡却透着亲切;同伴眼角眉梢飞扬的青春被岁月偷换成细碎的鱼尾;最触目惊心的当数老师如雪的华发或蹒跚的步履。

??当聚会由开始的热闹渐渐转向沉静,终于可以安静地小范围地谈话时,随着话题展开,内心变得越来越温暖,当某个话题引起共同的回忆或共鸣时,那久违的灵犀化成心中最最柔软的感动,几次令我动容,泪影中坐在面前的他或她瞬间穿越二十年的时光回到从前。

??我喜欢这种氛围。记得董桥在散文中说: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沉闷、堕落,没有文化乡愁的心灵注定是一口枯井。也许,同学们从四面八方重聚母校正是一种心灵回归的方式?毕竟我们的文化人生启航于此。

??说到文化,想起一个二十年前听到的老故事。说,一段时间有小偷光顾大学教工宿舍,老师们几次聚在一起商讨对策,最后在大门口挂起一幅书法秀丽的告示,上书“闲人莫入”四个大字!当然,除了故事,还记得当时听故事时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的往事,由此也忆起当年讲故事的老师。离开校园二十年后的今天,重新解读老师讲过的故事,由衷感佩老一代学人对文化的崇敬之心。可惜那位老师已经不在,否则,他是否还会像当年一样亲切地毫不吝惜地对我迟到二十年的领悟大加赞赏呢?
??
??我以为人生是不能比赛的,人生中的许多事儿更是不能比赛,因为各人所选的途径不同,所秉持的价值观不同,因此不具备可比性。好像不是人人都认同这一点,于是,有人充分利用聚会开展比赛,从谁干得好,比到谁嫁得好,最后比到谁的孩子好,于是扬眉吐气者有之,灰头土脸者有之。
??我最怕比赛,一见比赛的苗头拔腿就走,同时在心里庆幸自己不是运动员:与争先恐后奔向某个特定目标相比,我更喜欢溜溜达达跟着感觉走的状态,总觉得在溜达中能体会更多活着的乐趣。
??
??这个秋天的感动来源于两则短信:
??“凉月如水,薄寒透衣,当户望月,蛩声四起,怀彼幽兰,芬芳历历,山何崇峻,不可越兮,水何湍阔,不可涉兮,良宵寂寂,辗转思之,思之不得,我心凄迷,秋风可凭,与子诉之”;

??“风从你的方向吹来,我闻到了你的味道”
??最古老的方式诉说最隐秘的情怀,穿越时空,我仍然读得懂。感谢这份情感。

??所谓“相见不如怀念”,话只说了一半。其实,怀人最高的境界当属化彼此为生命的背景与底色,不落痕迹,不想起,不忘记。
??花未全开月未圆,最美的缺憾,一如二十年前。就停在这里吧。
??感谢岁月赋予我们清明的理性。
??释怀。
??
??生活自会沿着它的轨道继续。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zskj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zskj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