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hackerstudy 发表于 2010-6-11 02: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南阳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古玩收藏的行当里有一词儿叫“捡漏”,是指玩家花很少的钱就能淘来值钱的宝贝。
  “漏”现身前,大多混杂在地摊生意人的针头线脑中。没有一双火眼金睛的慧眼,没有一个学富五车的脑袋,没有一颗博爱的匠心,“漏”只会无数次地从你面前溜走。
  孩子,往小里讲,是父母手心里的宝;从大里讲,是国家的未来、希望。许多年后,每个孩子都能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孩子启蒙教育的责任人是家长,进入学校后,责任人是学校、老师。孩子美好的花季、雨季都在学校渡过,孩子最初的爱心、信心、责任心均在学校形成。
  学校于家长、孩子而言,就是一座巍然耸立的丰碑,是一个神圣的不容玷污的纯洁处所。所以,无论家长在其他场合多么不可一世,甚或骄横跋扈,但站在学校门口,都会垂下高昂的头,露出谦卑的笑,以此回馈学校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厚爱。尽管媒体关于学校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在我看来,瑕疵只会助于学校健康发展。
  最近,刚上高中的女儿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整个人就像霜打的茄子,眼神落寞惘然。
  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今天月考结束,方斗胆打探虚实。
  女儿长叹一声,有气无力地说,学校的好老师都在励志班,我们这类班级,学校压根就没指望我们能学出啥名堂,再怎么努力学习,顶多也就上个三本,没劲!
  闻之,心底泛起难言的痛。做父母的吃苦受累,不就想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可几乎所有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全然不顾家长孩子感受,愣将成绩好的与稍差的生生分离,分数未到者,想上最好的班,出多少钱也免谈。孩子眼里只有被遗弃的绝望,灰色的心情,看世界的眼光自然晦涩,久而久之,孩子生活的原动力就会慢慢枯竭,厌学厌世情绪滋长。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孩子本无好坏,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自然在情理之中。孩子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学校,学校除了让孩子掌握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怎么待人处世,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埋下公平、公正、青春、阳光、美好的种子。学校如果一味地按分数将学生拔堆,将那些想学但成绩稍差的学生推入没有希望、没有鼓励、没有欣赏的环境,制造的心里阴影,比上不了好大学更可怕。
  因为被别人欣赏是一种知遇和激励。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学校更应该把每个孩子当作“漏”对待。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
  如果没有林清玄的那篇特稿,那个“优秀”的小偷也许永远也走不出生活的盲点。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常揣一颗“捡漏”之心。因为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hackerstudy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hackerstudy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