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jackdong 发表于 2010-6-11 03: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南阳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前几天和儿子聊天,说到摄影,儿子说他喜欢周末背着相机去乡下,哪里有许多值得拍的东西,我说是,“城市太冷太单调,没有乡村那种粗糙的温厚。”我还跟儿子开了句玩笑,“所以你老妈永远都不肯承认自己是城里人。”
??
??只因为,那淳厚的乡村,有我太多太多温暖的记忆。
??
??翻看儿子空间里从他们学校附近的农村拍来的照片,那些似曾相似的情景,把我的心,牵回到了当年的时光。
??
??秋末冬初,在我少年的记忆里,我的家乡该是山柴飘香的时节。
??
??那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泥灶,一般人家灶上都有三口锅,从里到外按大中小排列,人口实在少的才架两口锅,我家的三口锅,使用率最高的是中间的一口,家里大大小小八口人,我们姐妹又是最要吃的时候,小锅烧饭是不够吃的,而且那时候没有“炒菜”这一说,菜都是用一个竹制的圆圆的屉子放在饭锅里蒸熟,所以得用中间的锅,最大的那个是逢年过节才派上用场的,做豆腐,煮粽子,只要启动那个大锅,家里的大人必定很忙,小巧玲珑的外婆总是站在那张高凳上,高高地挽起衣袖,一遍又一遍地清洗长久不用的大锅,洗得里里外外一尘不染,才在灶膛里的长长的矮凳上坐下,掏空灶孔,再点火烧水。
??
??外婆清洗大锅的时候,妈妈已经从楼上抱下大捆的干透的山柴放在灶膛里,平时烧饭用晒干的稻草或麦秆,山柴是有大事才肯拿来烧的。
??
??农民一年到头的吃食,全都在那泥灶上烧熟,没有煤气灶,更不知道什么电饭锅,灶孔里烧的,除了田里的就是山上的。
??
??稻草麦秆不经烧,“轰”一下就过了,一顿饭要烧掉一大捆,而且烧火的人不能走开,冬天还行,夏天,一顿饭烧好,浑身上下的衣服也被汗渗透了,山柴就不同,火旺,经烧,不要人时时看着,还可以烧出一点木炭冬天生火熜,但是,山柴是稀罕物,不多。
??
??每年秋末冬初,田里的农活空了,就到了上山砍柴的时节,柴不是随便就可以砍的,得按家里的人口来分,我家八口人只有七个人的柴可以分,因为外婆的户口不在我们家,而且时间也是有规定的,从开山到封山一天也不能多,一旦封山,你再去砍柴就是违规,不仅柴要被护林员没收,还要被处罚。
??
??所以,被分到的那块柴山好不好也是相当重要的,好,就可以多砍一些柴,不好,就少了一些,上山分柴那天如果父母满脸喜色的回来,那就说明今年分到好柴山了,外婆可以少受点烧稻草的罪。
??
??上山分柴的前一天,男人们就找出柴刀和磨石,坐在门口把刀磨得雪亮锋利,女人则将竹编的饭篮和水壶洗干净,上山砍柴都是早出晚归,中饭就装在饭篮里带上。
??
??第二天天没亮,大人们就起床了,外婆烧饭,爸爸妈妈就把砍柴的工具放到手推车上,然后吃饭,他们吃饭的时候,外婆已经在饭篮里装好了饭和菜,那时候穷,菜都是自家种的,带上山去的,大多是咸菜和豆酱,饭篮不保温,到中午,饭菜都是凉的。
??
??不仅是我们家,那几天,家家都如此。
??
??傍晚时分,大人们陆续推着或者挑着新砍的山柴回来,成捆的青柴就立在自家门口,等被太阳晒干了再拿回家收藏。
??
??那段时间,整个村子里,就到处弥漫着新柴的清香。
??
??大人们每天上山很辛苦,孩子们,却把这视作最快乐的“黄金时间”。
??
??父母的辛劳,小小的心还不太能体会,高兴的,是每天父母下山后去抢那个饭篮,那从山上带回来的剩饭真好吃啊,那味道,现在想来都口舌生香,看着姐妹们分吃剩饭的样子,聪明的外婆就会在装饭的时候把饭压了又压,尽量多装一点,父母自然是懂这个意思的,那山上带回来的饭篮,一次也没空过。
??
??有时候,饭篮里还会藏着几个新鲜的野果,姐妹们欢呼雀跃,然后自觉地平分,放在口袋里舍不得马上吃。
??
??家门口立着的青柴,更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在那上面,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乐趣,上面的榛子是那段时间孩子们的玩具,那饭粒儿大小的酸酸甜甜的“妹妹果”是我们口中的美味,还有一种又细又滑的茅草竿,是女孩子最喜欢的“毛衣针”,一到砍柴季节,我们这帮小丫头就会翻箱倒柜地去找点旧毛线,然后折两根茅草竿来编织,至于编的是什么,那就不那么重要了,编了拆,拆了再编,甚至上课也偷偷地拿出来弄两下,不为别的,就是图那份乐趣。
??
??我们那个时候的农村女孩,如果没有过这种编织的经历,那才叫稀罕了。
??
??摘榛子,找“妹妹果”,折茅草竿,每家门口的柴捆都被孩子们翻得乱七八糟,各家的大人也不发火,有的半真半假地喊一声,有的,干脆就散开了柴捆让孩子翻个痛快,那个时候的孩子,除了田里山上,没有地方没有东西玩,大人们心里明白。
??
??如此,每一年的砍柴时节,便成了孩子们最盼望到来的盛大节日,那散发着清香的山柴,是我们无可替代的快乐天堂。
??
??而我们的孩子,却再也没有这样的快乐体验了。
??
??我对儿子说,他拍的那些反映农村生活的照片,取景是不错,构图也很好,但缺少一种意境,一种沉淀在心里的情感,这种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
??
??那山柴的清香,不在字里,而在心里,在梦里!
??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jackdong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jackdong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