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11
- 积分
- 113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2 月26日
今天到盐井,行程110公里。
确切地说,我是半夜十分,以一种出人意料的勇气赶到盐井的;之所以出人意料,是因为我压根就没料到翻越大山之后,道路远险于川藏线。构成横断山的三条山脉,北阔南狭,到滇藏交界处,也就是盐井区,几乎挤在了一起;山高峰锐,涧深坡陡,道路不时在峭壁上穿过。由于滑坡和泥石流,路面有时塌陷下去,上悬危石,下临深渊。
昨天经过一天艰难地跋涉,黄昏才攀上乌拉山,以为下山该松口气了,谁知下山的路况更糟,石头路面磕磕绊绊,随处都有锐利的石尖石棱,空手徒步都觉难走。为了在天黑前赶到呷托镇,我硬着头皮骑下去,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巨人骑着巨车,在石林上经过,颠簸得五脏六腑都感到疼痛。早晨一看。自行车又坏了,前后外胎被石棱划破了许多口子,有的地方内胎都露了出来;更让人失望的是,变速花盘打滑,如果修不好,自行车也就作废了。在这种地方,不要说乡村小镇,就是县城也难找到修理自行车的,因为这里自行车极少。麻烦旅社老板借了把扳手,自己修理;以前从未修理过自行车,为防止装错,我把拆卸的零件按顺序以次排列,盲人瞎马,这儿敲敲,那儿拧拧,最后居然修好了!又把前后外胎扒下来,划破处垫上衬布。收拾停当,两手油污抬头看看日影,已接近中午。
立即上路,50公里不太费力便抛在了身后。
走青藏线,许多人上都忘不了唐古拉山。其实,川藏线上的每一座大山都不太简单,唐古拉海拔5200米,而从拉萨出发要翻的第一座米拉山,海拔就与唐古拉相当;这样的大山如滔天巨浪,一座连着一座,川藏路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随着山浪盘旋曲折,忽起忽落。这正是川藏路险峻难走的原因。今天转入滇藏路,轻松的开端使我颇为高兴,以为横断 山脉在此南北走向,与道路平行,该不会再翻山了!谁知到了贡主公村,一座大山如屏障般横在眼前。
道路开始盘旋上升。推着自行车吃力地走着。山中云杉蓊郁,雪鸡成群。到山顶,已是山街落日。西望怒山,雪山林立,高耸云端。此刻,寒风呼啸,乱云飞渡。夕阳在一团浓黑的乌云之后,向四周进射出无数道金色迷雾般的光芒,仿佛西天垂挂一只黑色庞然大物,向四面八方伸出条条发光透明的触角。怒山雪峰在晚霞明灭中缥缈朦胧,若隐若现。
下山的路开始挺平坦,天黑前赶到八道班。几个人站在门前对我好奇地张望。我走过去,想在此过夜。我没被褥,他们也没有多余的。他们说前面九道班,只有一个人,骑自行车半小时便可赶到,可以住在他那里。我赶到九道班,谁知道班里寂无一人,大概值班工人耐不住冷寂,回家去了。
这时,天完全黑了,只能勉强辩出峭壁上模糊的路影。距盐井还有三十公里,只好夜行。刚走不远,便要穿过一条隧道。隧道里一片漆黑。我犹豫片刻,便推着自行车小心翼翼地钻了进去;尽量把自行车推在前面,以免撞上石壁,也可探探脚下是否有深坑积水,那种感觉,不像是在穿越隧道,仿佛是进入深渊。
穿过隧道,道路异常险峻,随着陡峭的山壁猛折猛拐,左侧是山壁,右侧是黑暗的深谷。在一个几乎成直角的弯路旁,一条涧流从上面冲下来,横档在路面,水面很宽,没有下脚处;正当我想尝试着骑车过去,忽然,一阵盖过激流的隆隆声在前面响起,只见水流对面的峭壁上,无数岩石撞击的水花在闪烁;下面黑暗的深谷里,传来石头迅速滚落的轰鸣。塌方了!我猛吃一惊,急忙向后退去。
我屏息静气地站立着,轰隆声息,黑暗的大山异常寂静;我一直急于赶路,并未感到异样,现在才发觉这寂静是如此深沉,仿佛漆黑的山影一样沉重。由于刚在受了惊吓,总觉黑暗里到处都潜伏着危机。四下望望,四周全是黑魆魆的山影,不见一点灯光。我不敢贸然穿越过去,不知前面会遇上什么;很后悔没有在道班停留,可也没有力气再走回头路。有那么一会儿,我甚至想在原地待到天亮。最后还是蹚水过去,脚下是一堆滑落的泥石……
夜色越来越浓。阴云密布,不知是雨是雪,冰凉凉地打在脸上。道路继续下降。我一直在山崖上凭着感觉小心翼翼地骑行着。一侧的山崖是黑魆魆的,一侧深谷也是黑魆魆的,只有脚下一条曲曲折折的山路呈现出模糊的白痕。有时,只觉得自行车在身下颠簸,却看不见任何参照物可以让你感到是在前进,仿佛自行车只是在原地蹦跳;此刻,我便紧急刹车,不敢再前行半步。有时,道路中间突然出现一片隐约的黑影,我以为是块巨石,急忙向里绕过,原来却是塌陷的深坑……
自下山以来,转了一个弯儿后,我一直觉得是在向北走,可我正是从北面上山的;也许迷失方向。所幸这里只有一条路,只要不原路返回,就不会有南辕北辙。当山势变缓,视野开阔,道路也不再险峻的时候,前面远远的出现几点灯光,在漆黑的大地上染亮一片幽暗的黄晕。我舒了口气,在路边坐下休息。鞋子里灌进了水,膝盖下的裤子也被水浸湿,加上赶路时出了一身汗,此刻寒风一吹,瑟瑟发抖。回想来路,当某种急切的心情支配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无视身边哪怕是粉身碎骨的危险。也许黑夜夸大了我一路上的感觉,可黑夜也增加了危险发生的几率。如果塌方时我快走几步会如何?如果连人带车栽进路面塌陷的深坑里会如何?而这种可能性当时稍一疏忽就会发生。无论如何,险情已过,前面等待我的将是温暖的旅馆。
当我抽完一支烟准备上路时,大片的雪花纷纷飘落下来。
2月27日
早晨醒来,旅馆里一片寂静,远处隐隐传来几声悠长的鸡啼。天晴了;昨夜我赶到这里时,正飘着雪。窗外,一条长长的晨曦如金色光带,将一座高耸在碧空中的雪峰染亮。在蓝天的背景上,闪着金光的雪峰头恰恰镶嵌在方形的窗框内。一切都是那么明净,天空没有一丝云翳,雪峰如同水晶雕出的一般;深吸一口这样的空气,仿佛自己也变得通体透明了。许多年前,在我还没有见过雪山的时候,有一个幻想曾使我激动;多少次面对着从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的旭日,想象着一座巍巍雪峰,岿然屹立于万丈霞光之中,该是何等神奇壮丽!此该,在这绵延大山中一个宁静的旅馆里,当我从睡梦中睁开惺松睡眼,遽然与自已多年前神往的一个幻影不期而遇!我久久凝望着它,地至阳光把它照成一片眩目的白光。
出发时,太阳已升得很高了。
盐井座落在滇藏路西侧,幢幢楼房,散布在林木苍翠的山坳。四周雪峰环绕,寒光闪闪;山下,田野飘绿,柳暗花明。澜沧江洄旋曲折,江水深切直下,夹岸危峰对峙。
这里离云南德钦还有一百多公里。我只带了本西藏地图;没有地图,好像没有了向导,此刻我更觉如同失去了一个相伴多日患难与共的伴侣,心中有种茫然的感觉。这种经历最能培养人的慈悲心理,孤独地行走在人世生活的边缘,人所特有的情感施展不到同类身上,于是便泽及随身所带的所有物品。我于是掂量出斯蒂文森赶着毛驴在山中漫游之后,离开毛驴时所流下的眼泪里包含着多少一般人体味不到情谊!我由此又想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么重要。顾炎武说:“久居一方,习染而不觉。”长年累月生活在某种环境里,他的身心慢慢就会被这种环境所同化,他就会用被这种小环境同化的眼光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这种片面的价值观仅适于他所处的那个小圈子,更确切地说,仅适于他个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模式。据说,在地球的某个角落,至今还生活着一个奇特的民族,那里的女人一生下来,就用项圈儿套在颈上,旨在把脖子拉长,就像古代妇女用布把脚裹小一样,二者的用意也相同,都是为更楚楚动人;长颈鹿固然可爱,可一个女人长着长颈鹿一样细长的脖子,我们绝不认为便是美丽,但那里的人由于代代相袭的习俗所灌输的观念,确认这就是女人漂亮的主要特征。长期囿于一种狭隘的小环境里,耳濡目染,我们思想认识也会陷入这种蛮族人的误区!
道路还算平坦,,可塌方处处,不时要下车推行。有的地方,塌方十分严重,壁临山路的半个山壁都倒塌下来,如小山般堆积在路上,不得不艰难地扛车而过。
道路一直随江蜿蜒。绵延的大山中,时见山坳里座落几户人家,绿树掩映,碧麦层层,房前房后,桃杏怒放;四周群山环拱,雪峰摩天。想不到这严冬时节的大山里竟处处飘香!空气是那么的新鲜,一切都显得纤尘不染;呼吸着这样的空气,观看着这样的景物,体会觉得整个身心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比如那新绿之柳柔条随风,丝丝弄碧,凝眸谛视,仿佛整个人儿连同思想都变得像那鲜翠的柳色般纯净。绿柳掩映的几间屋舍,几片木篱围护的碧绿麦畦,牛羊散布在山坡上吃草,山泉潺潺绕村而过。当我伫足眺望这“一渠流水数家分”的幽景时,觉得那仿佛不是现实中的事物,倒更像古代田园诗的诗魂,在天地间漫飞,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最适合它们的地方,便显形飘落下来。
沿江两岸,重恋叠嶂,怪石嶙峋的峰头高插云霄;苍鹰绕山崖飞旋,更显鹰之矫健,山之险峻。前方山峰上,云遮雾盖,迷迷蒙蒙,那里又飘起了雪,落到山下,已化为雨,凉凉地扑到脸上。山上,危峰巉岩,冰雪覆盖;山下,春意盎然,鸟语花香。铁骨铮铮的阳刚之气与纤柔秀丽的阴柔之美,浑然融为一体,构成了横断山奇特迷人的景观。
一路观赏着山中奇景,行的很慢,傍晚才到佛山。这是进入云南的第一个乡。道路两旁建几座小木楼,幽雅别致,古色古香;四周垂柳拂拂,群鸟鸣啼。
回想昨夜经历,早早投宿。
2月28日
天不亮便出发了。
半轮残月挂在黝黑的峰头。山壁上,有的怪石突出在月光之中,有的则沉浸在黑暗的阴影里。清冷的月光洒在山坳,照见路旁新绿垂柳朦胧的影子。偶有宿鸟惊起,看不见鸟影,只听一阵扑楞楞的振翅声掠过参差树梢飞向峭壁投下的黑影里。大山还在沉睡,峡谷里回响着澜沧江低沉的涛声。附近小木楼里不时传来几声公鸡的啼鸣,心思也随着这悠长的啼声飘向远方。“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当我踏着月光在这寂静的山路上独行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一个古代征人趁月踏霜早行的身影。这身影使我产生一个萦绕不去的念头:他当时步履匆匆,不论为名为利,弹指间便烟消云散了,仅因一首诗而成为历史风景中一个幽灵般的影子,如今谁还去关心那促使他在一个寒冷的霜晨驿店早行的迫切心愿呢?人的一生在时间的洪流中是多么短暂,许多劳役身心在当时看来至关重要的念头时过境迁又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在琐事萦心的日常生活中,人真应该豁达一点,超脱一点,根本没有必要对一些琐碎小事过分计较,患得患失!
中午到达一个小村子,穿过村子又钻过一条隧道,便要翻越一座三十来公里的山。
此刻,可谓烈日炎炎,太阳晒得皮肤都有点疼;可抬头看看江对岸云雾中的一带山峰,那里正飘着大雪——望不见山巅,只见顺着道道山谷垂下许多晶莹的冰川,向着澜沧江大峡谷延伸,消失在莽莽林海之中,仿佛条条玉龙从云雾中俯身探首,欲吸江水。江边山麓,层层麦田飘绿,树树桃杏绽放。曾见过喜玛拉雅山雪峰林立的景象和珠穆朗玛峰雄伟的身姿,曾翻越过许多座雪山,对雪山冰川已司空见惯,眼前这座从云雾中垂下许多冰川的雪山并未引起我的注意;所以我坐在一片悬崖阴影下吃了点食物,脱去外衣,便一心一意开始翻山。
山不算太高,路也不算太陡,可漫长得简直让人有点沮丧。一个弯路连着一个弯路,每一个弯路都环绕着巨大的山谷,站在这边眺望那边,你会怀疑是否还有力气走过去;努力坚持着终于走过去了,可眼前仍是一个站在这边眺望那边让你对自己的气力产生怀疑的大山谷。紧赶慢赶,黄昏时分还没到达山顶。双腿疲惫得几乎失去知觉,只是机械地挪动着,膝盖累得隐隐作疼。算了,今夜就在山路上过吧!我索性在路边石头上坐下,抽起烟来。
突然,我无意中看见江对岸乱云层叠的半空,露出一个尖尖的蓝色峰头;它是那么高,高得让人心惊,由于乌云堆积在山腰造成的视差,几乎使人觉得世上不可能会有那么高的山峰,好像蓝色的天空裂开一个更蓝的幽洞。乌云仿佛被夕阳驱赶着似的,顷刻便飘散了;对面出现一列皑皑的雪岭,雪岭之上,两座气势磅礴的雪峰凌空而起;西边那座稍显庞大,如水晶雕刻的金字塔般巍然屹立;东边那座孤峭挺拔,如擎天玉柱直刺苍穹。
梅里雪山?我急忙打开地图。当我从自己所处的方位辩出那确是梅里雪山的时候,立刻被眼前这座突然从云雾中呈现出的巍巍雪峰吸引住了。
这是一座神奇的雪山,有着许多离奇的传说。相传英雄的格萨尔王从汉地凯旋归来,岭国君臣们骑着骠悍骏马在绿草如茵的草山上驰骋,大王快马加鞭,向草山大滩奔去;谁知草山大滩是雪山山神变化出来的。突然,山神把大王引到雪山之中,整整七天不见踪影。事后,正当人们欲向山神报复之际,莲花生大师从空中启示:这是一座神山,是我莲花生的圣地!说完,便隐身而去。自此,它便化为图腾,耸立在多康岗众生的心里,成了他们绕匝朝拜的地方。当地人说,世上雪山无数,但都是冰雪构成,惟有梅里雪山是用特殊的水晶佛塔造就,具有灵性,神奇无比,时时向人们显示出神秘莫测的幻化。老人们还会娓娓动听地告诉你,很早以前,外国人要攀登这座山,他们登上了顶峰下的鞍部地段,当时晴空万里,风和日暖,正当人们欲向顶峰攀登时,瞬息之间,阴云密布,暴风骤起,电闪雷鸣,大雪纷飞,在大自然的狂怒迷乱之中,他们看到了许多幻变和不祥之兆,接着不少人纷纷坠入雪缝冰罅之中,无影无踪……
传说,是为了维护这座雪山的尊严和神秘,让它在虔诚的信徒心里永远闪烁着神圣的光芒。然而,这确是一座世间少有的难以攀登的**峰。世界联合登山队多次向它挑战,均以失败告终。最悲惨的一次发生在1990年,由29人组成的中日联合登山队于12月8日在海拔4600米处建起了一号营地;12月13日在海拔5100米处建起了二号营地;12月19日在海拔5330米处建起了三号营地,这里也就是主峰下的鞍部地段;12月26日在海拔5900米处建起了四号营地。当时天空晴朗,阳光灿烂,雪山顶峰银光闪闪,近在咫尺。然而,就在登山队向主峰发起冲击时,浓重的迷雾如帷幕般罩住了雪山;在失败而反的过程中,主峰发生了大雪崩,鞍部地段的三号营地里的17名队员全部罹难……
对梅里雪山的神话传说和惊险故事早有耳闻,总有那么一座带有神秘色彩的雪峰在想象的天幕上闪着寒光。由于对自己所走的路线的情况很茫然,今天不知会走到哪里,会在什么地方落脚,会遇到什么,而且一路上似乎一直都是在崇山峻岭中翻越,所以根本就没料到自己已站在了它的脚下。不期而遇给人造成的震撼比有备而来更强烈,当它破云而出,骤然矗立在我眼前时,我便对原始图腾的渊源有了深刻的理解。你来到这里,仰望着那巍然的雪峰,敬畏之心也同样会油然而生,也同样感到那冰雪之中蕴涵着灵性,即使背对着它,也总觉身后有一双奇异的眼睛正盯着你,使你不敢轻举妄动,甚至不敢杂念妄生;终日面对着它,不由人不去崇拜,不由人不在想象之中为它添一抹神秘的灵光,这不是迷信,而是自然的威力渗透进人的心灵!
此时,梅里雪山险峻的雪峰明朗地矗立在宁静的斜阳里。我凝望着山峰下的鞍部地段,传说中的外国攀登者就在那里看到了幻相,17名登山健儿也在那里遭遇不测,此刻显得平静的冰雪中,埋藏着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啊!
夕阳正对着雪峰落下去。阳光已照不到这边的雪壁,斜晖如一带淡金色的光瀑,从雪岭之巅直泻下来;在这透明的金色光瀑下面,雪山呈现出一派蔚蓝;山麓幽邃的峡谷里,透过青蒙蒙的阴影,隐约可辨澜沧江如一条发着淡白亮光的细带,蜿蜓流淌。
夕阳越压越低,当它如一只红色火球被顶在山尖,就从那山尖上,倏忽向着充满斜阳的明亮的天空,斜拖出一条黑色的阴影;再落下一点,仿佛为这座险峻陡峭的雪山尖顶罩上一个金光灿灿的佛圈儿;当它完全落入雪山背后,绵延大山立刻沉浸在寒冷的阴影里,只有东面那座孤峭高耸的雪峰,久久地浸浴在暗红的落照之中。
刚才还是一身热汗,突然间便觉寒气袭人了。站起身,活动一下累得麻木的双腿,继续赶路。到山顶,天完全黑了,刮起了凛冽的寒风。又骑行一个多小时,看见一个漆黑的山坳里闪现一点亮光,顺着斜径走过去,一间简陋的小屋里,住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我请求住一宿。他消除了对我的疑虑后,便爽快地答应了。一盆碳火,一盏油灯,便隔开了外面的黑暗和寒冷;一瓶白酒,一份热心,使得天涯海角都充满了亲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