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uranas 发表于 2010-6-11 03: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南阳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印象中的丹湖是父辈们复读了无数遍的丹湖,莲芡连天,鱼肥虾美;印象中的丹湖是唐诗宋词中吟哦的丹湖,烟波浩渺,沙鸥翔集。我划遥想的船驶进春秋的丹湖大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荡遐想的舟驶进战国的丹湖大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我摇梦想的橹驶进唐朝的丹湖大泽: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我挂怀想的帆驶进明代的丹湖大泽:长空入暮烟云起,只听歌声不见人。不知何时,竹笠蓑衣的渔者唱起了“菱荷两艳香湖滨,风卷芦声响柳林。红蓼滩前飞野鹭,白沙洲上啭流莺。”葭溆蓼汀,漾楫怕鸥惊,总惊起一滩鸥鹭;渔火沉璧,万户捣衣声,无心扰破还是扰了菡萏香梦。红杨旱柳,晚稻初香蟹如虎,昔日的丹湖有多美!
??
??很久以来,泛舟与畅泳丹湖已成梦谈,丹湖的水天一色要借笔录口传来留存,可有几人想传扬过时的记忆。不久,怕是连文字下的丹湖印象在时光中会漂白失色,连乡音下的丹湖印象也会在时光中声消音散。一萍一荷荡漾千万亩烟波的想象不再,一螺一蛤纪录万千道轮回的怀念不再,我和失去的世界有多远!
??
??退湖围圩,荷滩变稻田,苇墩成旱地,延伸白沙洲的境域,丹湖的涟漪远离了我们的视野。只有田头沟渠里鲜有的莲叶蒲棒提醒人们此处先前是水泽。还有家家搁起的鸭船,退守无边的寂寞。叫人差点忘了,我的祖先是渔民。-
??
??年幼时丹湖边的白沙洲是荷风萍雨蒲露苇霜的阆苑水湄。不必说莲的荷钱矜持,初次登台便红了小脸;也不必说浮叶如裙裾贴水舒展,雨后托一盘晶莹剔透的明珠;单说那立叶亭亭玉立、高擎翠盖碧伞:伞初展时,玉般温润的伞面淡绿而近乎透明,日来月往,色愈深,晕愈明,伞骨辐射出一轮轮碧日,清香四溢,不染凡尘。微风过处,碧浪翻卷,摇曳生姿。至于花开朵放,明媚鲜妍,一瓣瓣软玉之舟荡起我心中的涟漪,牵着蒲扯着菱,漾过青萍,被苇荡推搡着,平静在我心。久别了,我的荷萍蒲苇们。
??
??年幼时丹湖边的白沙洲是白榆构树乌桕苦楝精彩着的林苑。看那春风过岸,榆钱累累,柳絮飘飘。不久柳枝上柳叶新裁,榆枝间榆叶镶嵌,春由鹅黄转绿,绿了麦浪,油菜花黄,是绿开花的衣裳。等到绿了禾风,夏雨淋堤,构树果繁叶茂,橘红色的葚果诱惑飞鸟流蝇,构树下有多少稚童的眼睛接住了桑葚儿般的目光,正如接住了夏夜银河的星光。金风过畔,秋穿着乌桕叶的红衣裳,唱着伯劳的歌子,染白荻花,为的是叫秋露成霜。冬雪临圩,玉树琼枝间,点点黄灿灿的苦楝果回想紫色花的梦。谁想到过?白沙州的红杨早退出了这片林苑的舞台。时过境迁,绿树立在记忆中的村庄,如今,我的榆构桕楝们早让位给高楼林立的村庄。
??
??年幼时丹湖边的白沙洲是莺啼雀啭、凫雁鹭鹳嬉戏的天堂。又是村村有戏台,时常唱大戏的水乡。曾经柳岸莺啭鹂啼,榆林鹊欢鹛噪,凫鸭惊破村庄的黎明,叫落丹湖的黄昏,鹭飞落蓼花深处,鹳鸟伺立静水滨,冬雁杂进了牧鹅群。而今,我空提着数码相机,拍不到野鸭的踪迹。原先每逢传统节日,那京戏草班、黄梅戏草班不仅唱遍丹湖边石臼湖畔村村落落。还要替外乡人祈福纳祥到各地巡回演出。渐渐的,各村的戏台拆了,班子不为本地乡民唱,也不再有外乡请去巡回唱。不知那京胡月琴弦还能声响、龙袍凤冠色是否鲜亮?大概唱戏的家伙早失落了吧。
??
??年幼时丹湖边的白沙洲是蛙鼓蝉鸣、蟹肥鳝滑的水乡。现今养鱼塘忘记了青蛙演奏的乐章。夏季里电扇空调的声响取代了蝉鸣,儿童们不知天牛、独角兽们长得什么模样。野生的湖蟹甲鱼黄鳝因濒于灭绝,价格涨到了天价。我的鱼米之乡的丹湖,围湖成田,消退了丹湖,挖田成池,怎及鱼蟹天然渊薮?我的生态村真算得上生态村么?人们在负担人口压力的同时,有谁顾及过水域的超负荷养殖呢?有谁在乎闲置的湿地存在的意义呢?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uranas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uranas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