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35
- 积分
- 97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今天一早儿子就去了浦东机场,乘坐七点十分的飞机到昆明,下午三点多的飞机飞往丽江。
自从零七年十月到了昆明挂职,十一月就在云南艺术学院的安排下,去了丽江泸沽湖,去探视纳西族及其摩梭人的宗教礼节和音乐艺术。
那次去了以后,结识了许多人,照了不少照片和摄制了不少录像及音乐。
零八年八月又去了一次。
可是两次都没有看到真正的宗教仪式,不过接触到了真正的东巴文化和音乐。
去年早就有去泸沽湖的安排,时间是今年元旦后。可是这事一波多折,一会儿不能去,一会儿又让去。就是这次已经买了机票了,而且买的是往返票,可又来消息,那里又不举办仪式了。正在想法退票时,丽江博物馆又来消息,可以去看其他仪式。
纳西族及其分支摩梭人,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它拥有自己的文字、语言和美妙的宗教仪式及音乐。有不少人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儿子只是对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探索,可是去了两次收集的材料他还是不满意,还要去一次,才能最终写出课题论文。儿子在学术上不想马马虎虎糊弄人的态度我还是欣赏的,有点像我年轻时搞科研的态度。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弄虚作假。现在许多论文的抄袭风也反映了现在文坛的腐败、空虚、浮躁,适当的引用他人的成果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最起码文字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只有武则天有胆量创造一个“曌”字。
希望儿子能多走一点地方,多接触生活,多接触基层,多接触老百姓。积累材料,积累经验,创造希望,取得成果,作出贡献。这样才能不辜负老师和国家对他的培养,也不辜负我们对他的养育和希望。
但又怕他太劳累,怕他吃得苦太多,怕他受的压力太大。最近有人对我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是,只要我们老的在这世上一天就会操心一天,改不了了。
今天坐飞机又不太顺利,早上飞机有故障,换乘飞机。先到湖南怀化,在那里要暂停,说大约下午一点到。幸而在选择航班时考虑到飞机误点,去丽江的选择下午三点多的。
飞机准时的不多,去年十月二日我们三人赶往青岛时,机场通知飞机误点。那天我们没吃晚饭,既然误点,我们就在候机厅附近餐厅里花了二百多元买了3分饭。饭刚到手,还没吃上两口,忽然听到喇叭里在呼喊我们三人的名字,要我们赶快到某某号登机口登机。无奈之下,丢下饭碗,直奔登机口,原来是一辆大巴在等我们。进入大巴,大巴把我们带到飞机跟前,在飞机里等了约半个小时才起飞的。那次在虹口机场。
下午一点多儿子来短信说到了昆明,在机场吃了米线。三点多又登机,四点多准时到了丽江,在古城住下。已买了明天八点半去泸沽湖的汽车票,后天摩梭博物馆馆长陪他下去采风。他的运气还可以,后天就有一个摩梭人的葬礼。
云南泸沽湖非常美丽,儿子第一次去后就发了不少照片给我们。告诉我们,那里的天空特别蓝,那里的星星好像伸手就能摘下来。那里的水也非常清,清澈见底。
前年六月十三日我和夫人到了泸沽湖,在那里玩了一天多,住了两个晚上。可是天空不作美,下雨、阴天,没有看到星星满满的夜空,但是看到了清澈见底的纯净的泸沽湖和接触了神秘的女儿国。以后又去了丽江和香格里拉。
泸沽湖和香格里拉的游记本应早写,可是去年来到上海后,所有照片和录像都留在了青岛,一拖再拖,只好以后写“回忆录”了。不过,我曾经试写过一篇小说,收在我的红袖文集里,那基本是记实小说,写得不好。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篇小说。
先发几张泸沽湖的照片,是儿子八月照的,以诱发对泸沽湖美好的回忆。
[img]http://bbs.hongxiu.com/pic/2010/1/10/193630182509.jpg' ]
420) this.width=420 [/img]
[img]http://bbs.hongxiu.com/pic/2010/1/10/194756142088.jpg' ]
420) this.width=420 [/img]
[img]http://bbs.hongxiu.com/pic/2010/1/10/195742176759.jpg' ]
这张照于傍晚八点多,那时那里天还很亮。一是高原,二是时差的原因。
420) this.width=420 [/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