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逍遥子 发表于 2012-2-9 08: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南阳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哪一种女人更美?
   
       传统女人跟现代女人,仿佛是两种人。
儒家及其余绪理学思想笼罩下的我国传统女性审美,推崇的是言语含蓄、神情羞涩、性格温柔、举止慵懒。唐宋诗词里的美女形象,就是极好的注解。言语含蓄,如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神情羞涩,如韦庄【女冠子】“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性格温柔,如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举止慵懒,如温庭筠词【菩萨蛮】“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因此,“寒背”、垂手、低眉、敛目乃至低声下气,就都成了千百年来女性言行的标准和规范。
澳门女作家林中英最近出版的散文随笔集《女声独唱》,其中《腰背的背后》一文,由谈论绘画、影视、戏曲、文艺作品里人物的形象、服饰入手,对国人弯腰弓背的奴才相进行了抨击。笔锋所及,也比较了中西男女服装的优劣,唐装不如西装精神,肚兜不如胸罩合理。她说,唐装“因为松软,把肩膀往下拖,隐了骨架线条,人仿佛往下坠了。还是后来取法于西装的中山装把肩背撑起来见精神”;肚兜“只为把女性的胸部掩盖住,不及西方发明的好东西——胸围,既合乎人体结构的需要,又塑造了女士们(的)挺拔身姿”。
林中英文章引用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中乡人议论小媳妇的话语,“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过是太大方了”,“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大模大样的,两个眼睛骨碌碌地转”,“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以今天标准看,这个十二岁女孩无疑是大方可爱的。但是,近百年前,却被视为另类,终遭婆家的毒打和巫婆的折腾,悲惨地死去。文艺作品中的这个事例,是震撼人心的。
人比黄花瘦,文如秋水净,各方面都符合我国传统女性审美标准的林中英,有如宋代词人李清照,万般风情千种婉约之余,偶尔也露一下峥嵘,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归江东”这样豪放的诗,林中英的这一篇随笔,说理言情,也有千钧笔力,令我顿时肃然起敬。
不用说,林中英这篇文章中的观点,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我也认为,言语、神情、举止等方面,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无论贵贱、男女,都尽量去掉传承了千百年的卑恭谄媚奴相,而代之以“人人生而平等”时代的健康自然相。犹如女性丰胸广告所言,女人挺好——其实,男人又何尝不是挺好呢。
不过,作为男性,一个看到当今世界有明显的阴盛阳衰趋势的男性,出于私心,我希望当今女性也不要太走极端,把含蓄、羞涩、温柔等性情特点一律等同于洗脚水,全部丢掉。维护女性权益,不见得非要搞成两军对垒、你死我活的局面。男人和女人,从来都是荣辱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软硬兼施是良策。一味作剑拔弩张,动辄效狮虎相吼,其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家室飘摇。
总之,我心目中的美女,大致是介于传统美女和现代美女之间的女人。说得文雅一点,就是:健康挺拔为体,温雅达理为用。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逍遥子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逍遥子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皓凝稚霜 发表于 2012-2-9 08: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河南南阳
注重说话文雅、涵养、素质兼并内在美,就是:健康挺拔为体,温雅达理为用。
广告招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