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993
- 积分
- 631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9-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本帖最后由 WUWESHU 于 2012-7-31 10:30 编辑
一是“高科技”概念误导型。经营者以“高科技”、“绿色”、“进口产品”等概念误导消费者,宣传说产品采用超声波、微循环等专利技术,片面夸大保健功能。 二是“免费服务”型。一些经营者有时装扮成“义诊医生”,在社区、街道等为老年人免费进行血压、血脂等常规检查,然后假称老年消费者患有“严重疾病”,推销老年保健品。 三是“雇佣诱导”型。以高薪招募推销员,利用老年亲戚、朋友、同事等关系进行游说,并在很多公开场合介绍产品的“特殊疗效”,发布“权威检测报告”,故意制造抢购假象,让消费者产生产品效果好的印象,来诱骗消费者购买。
四是“馈赠诱惑”型。针对老年人比较节俭的特点,一些商家会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要等附赠礼品或抽奖,用礼品和抽奖诱惑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内容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