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居民网

搜索
逍遥子 发表于 2012-11-1 15: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 联通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QQ截图20121101155123.png
据了解,河南现有60岁以上老人1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意味着8个人里有一个老年人  今天是重阳节,幸福的老人处处有,但很多老人却更孤独
  据统计,全省城市空巢老人户高达49.7% 一位独居老太躺在被窝里,死亡多日后才被发现
  有关人士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年人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他们需要子女及社会更多的关爱
  这几个故事里,有你的角色吗
  今天是重阳节,敬老爱老的节日。
  可是年近60岁的老何,依旧孤零零地待在养老院里,他已经两年没见到在外地工作的女儿。
  人届老年,本该儿孙满堂、共享天伦,但现实却将这种景致虚幻成缥缈的梦想。
  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成为一道急需破解的难题。
  故事
  1
  进养老院两年
  他靠26张照片回忆亲情
  昨天,老何用钥匙打开床头柜,拿出26张照片,一张张回忆。
  “这是俺妞小时候,这是我们一家三口在开封,这是我们一家在西安,这是给俺妞过生日……”老何说,“我的生活现在就剩回忆了,觉得孤独了,拿着照片看看,心里好受点。”
  说着,他把照片仔细整理好,放进床头柜,用钥匙锁好。
  年近六旬的郑州市民老何,十年前和妻子离了婚,两年前他脑梗造成偏瘫,无法单独生活。
  远在杭州工作的独生女儿,把他送进郑州市一家养老院。之后,女儿再没有来探望过,父女俩唯一的联系就是偶尔通个电话。
  渴望过节,又害怕过节
  老何能清楚地记起一年中的每个节日。
  他说:“只有过节了,生活才会有点儿变化。”
  因为女儿承诺过,过节,可能会回来。
  但是他又特别害怕过节,过了N个节了,女儿的承诺还没履行,如今重阳节来了,女儿还没回来。
  回忆起今年中秋,老何流泪了,“中秋节那天,好多‘院友’的子女来了,还有的被子女接回去过节了,俺妞没来,也没给我打电话。”
  看别人一家家团聚,孤零零的老何心里不好受,他一天没有起床,也不吃饭。
  请记者帮忙给女儿打个电话
  昨天,老何说:“如果过节了,她能让她妈来看看我,哪怕就说上三五句话,我也知足。”
  老何不好意思给女儿说,他恳求记者帮忙把话转告给女儿。
  按照老何提供的手机号码,记者拨通电话,可是电话已停机。
  “手机停机了,我去门口给她充话费……”老何要起身,可因行动不便,被“院友”拦住。
  记者又拨打老何女儿的固定电话,通话音响起几声后,对方接通又挂断。
  一旁坐的“院友”看不下去了,说这孩子不懂事,看到是郑州打过去的电话,还挂断。
  老何马上替女儿辩解:“俺妞是搞动漫设计的,经常熬夜,白天要补觉。”
  不过,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失落……
  故事
  2
  和女儿住在一起 可是每天只有电视陪伴
  比起老何,郑州的李大妈要幸运很多——和女儿一家住在一起。可她的心,也经常感觉空落落的。
  整整一个白天,女儿女婿上班,外孙女上幼儿园,就剩她自己守着一个家。
  到了晚上,人倒是回来了,可是都钻进自己屋看电视,还是剩下她自己。
  好不容易盼到双休日,女儿又领着外孙女转战各种培训班,比上班还忙。
  从外地来郑州的李大妈在郑州没有朋友,跟邻居也不熟。
  曾经,她喜欢在电脑上玩“连连看”,可有次玩着玩着,电脑突然黑屏,她怕是感染了病毒,再也不敢摸电脑了。
  如今,从早到晚,李大妈都开着电视,这样才感觉家里不那么冷清。
  周末的时候,李大妈给以前的老同事、同学挨个打电话,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
  八月初三是李大妈的生日,可那天从早到晚,女儿女婿都没任何表示。
  晚上,她没有做饭,慷慨地对孩子们说:“我请你们出去吃。”
  到这时,女儿才恍然大悟,这天是母亲的生日。
  “他们忙,我不怪他们。”李大妈说,不过她随即小声感慨,外孙女的生日,可是谁也忘不了。
  前一阵子,李大妈出去买菜,一跟头摔在地上,半天起不来,到现在,腿还疼得不能动。
  这事,她没跟女儿说。
  “他们都忙,别耽误孩子上班。”李大妈说。
  而每天连轴转的女儿,一个多星期了,也没注意到母亲走路的异样。
  故事
  3
  五兄妹多年坚持 过节集体回家看爹妈
  这个重阳节,尽管不放假,但刘先生五兄妹派了“代表”,从郑州回湖北武穴老家,陪父母过节。
  这已经成为他们这个家族的惯例——每周至少一个电话,每年过年和清明节,大家必须统一回家,其他节日则轮流“排班”。
  “每到年前,想着父母在村头候着我们,说啥也要回去。”刘先生说,这么多年,他们兄妹都是风雨无阻。
  去年春节前,天气预报有大雪,急得父母和他们兄妹天天看天气。
  最后刘先生豁出去,提前请了两天假,慌慌张张,终于赶在大雪前回到家。
  现在很多人都说忙得没空探望父母。
  而刘先生说,只要想回,再忙也有时间。
  他的兄弟姐妹,有的是单位领导,有的做生意,平时都是一个比一个忙,可是说到回家,谁都没有二话。
  在他看来,几家人回去,父母更辛苦,吃饭要两桌,母亲做饭、父亲端菜,从头到尾就上不了桌,但老人就图这个热闹劲。
  而假期快结束的时候,父母就开始睡不好觉,甚至请求孩子们一个个走,一下子走完了他们受不了。
  “提起亲情,总是最温暖的。”刘先生说,尽管回家同学老乡一堆应酬,但他都推了,就是希望能多陪老人们说说话。
  如今最让刘先生欣慰的是,这份孝道已在下一代生根发芽——平时,孙辈们抢着给爷爷奶奶打电话。
  11月份,在杭州上大学的女儿将开始社会实践,她的很多同学都把地点选在大城市,而刘先生的女儿则选择回老家。
  她说,这样可以多陪陪爷爷奶奶。
  统计
  全省城市空巢老人户
  高达49.7%
  在郑州颐和老年公寓院长王飞看来,老何和李大妈的故事,都不是个例。
  “过年过节,等不来孩子探望的老人多了去了。”王飞说。
  曾经,他们养老院有个老人,有12个子女,可是过年没一个人来看他,最后老人气得绝食,很快就去世了。
  王飞说,以前因为交养老费用,子女们还必须定期来交钱。如今有了转账,他们直接把钱打过来,更不用来养老院了。
  据省民政厅老龄处处长田开胜介绍,河南现有60岁以上老人1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意味着8个人里有一个老年人。
  而河南2010年的数据就显示,全省农村空巢老人户达38.3%,而城市高达49.7%。
  近日,平顶山闹市区,一位81岁的独居老太太躺在被窝里,死亡多日后才被发现。
  而家住紫荆山附近的赵女士,所在小区有段时间一直飘着异味,最后才发现,是一位老人死在家中。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年人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王飞说,他们需要子女以及社会更多的关爱。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逍遥子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逍遥子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