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中,胆小孤僻性格者较多,主要是因为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少,宝宝怕见生人,遇上问题不知所措,不会躲避伤害,缺少朋友等,这样的个性显然不利于宝宝成年以后在社会中的生活。 对待孤僻的宝宝,应当首先给予其锻炼机会,不要剥夺宝宝应当具有的社会交往机会。比如,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自己去作一点力所能及的“冒险”的事。当然,是指父母们眼里看起来有“危险”的事。由于父母对宝宝过分的担心和忧虑,对危险的可能性估计往往过高,以至于总是放心不下让宝宝自己去体验一下自己做事的快乐。父母总是替宝宝把什么都做了,长此以往,宝宝当然也就习惯于依赖,冒险精神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带上宝宝到一个陌生环境时,可以预先告诉宝宝一些应该注意的事,然后,就让宝宝自己去闯荡。当然,父母可以在一旁悄悄地观察宝宝,在宝宝真正有危险时,不至于毫无准备。这样反复做的次数多了,宝宝就不再会惧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了。 当然,如果有条件,最好让宝宝上托儿所、幼儿园,在集体环境中陶冶性情。集体环境的优点,是可以给宝宝以适当的压力,使宝宝经常自己独立地、毫无依赖地处理问题。一些胆小孤僻的宝宝承受外界刺激能力差,很小的压力刺激都容易使宝宝感到害怕,无法适应。而与之相反的是,胆大的宝宝受刺激的能力高,以致习惯于承受外界刺激。因此,多给宝宝一些机会,让宝宝习惯于外界刺激,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当宝宝对于陌生的环境感到不陌生时,承受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高,宝宝也会由胆小、孤僻而发生根本的改变。 另外,宝宝处在集体环境中,与人交往多了,也会受到一定的挫折,经受一些不愉快的体验,而所谓的挫折体验,能从反面教育宝宝,有利于加速宝宝的心理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