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模仿学习、操作学习、交往学习、阅读学习等。当然从不同角度分类还有许多不同性质的学习,诸如接受性学习与发现学习、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模仿学习与创新学习、体验式学习与学术学习、情景学习与抽象学习、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等。 然而,无论何种学习,动手都是婴幼儿获取知识经验必不可少的方式。杜威的“在做中学”、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都清楚地阐明了动手对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更为可贵的是,她们围绕这些材料或学具设计出丰富有趣的活动,并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要点与指导建议。这些来自实践的优秀成果,形象生动、极具创意、操作性强,可以为广大幼儿教师借鉴,用于自己的区角活动教学中。 材料的安全性和艺术性—— 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艺术性的展现意在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充满兴趣,积极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利于区角活动的顺利开展。 材料的目标性和探究性—— 目标性和探究性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前提,达到落实活动的一个或多个目标,达到提高幼儿兴趣、动手能力、社会性发展等目的。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互动,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 材料的针对性和计划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活动区角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 材料的多层次适应性—— 区角活动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因材施教,能为兴趣、能力各异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变、适于其发展的活动材料,这便是材料的多层次适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