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171
- 积分
- 593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3-5-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良好的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表现。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 子女,他们是父母、祖父母们的宝贝,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分享意识和经 脸薄弱,因此分享行为的培养与研究非常有价值。
幼儿的社会性特征总是在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得到发展的。区域活动就如一个小小的社会缩影表现,幼儿在其中与环境、同伴、教师进行交往,获得社会性的认知,形成典型的行为方式。“快乐分享”是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的一个重要课程。
1.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
真正的分享是建立在对他人关心和体察的华础上的,因此幼儿首先要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思想,才能做出适宜的分享行为。当幼儿不和同伴分享物品时,不妨让他想想自己没有得到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鼓励幼儿分享物品。
2.让幼儿在分享的同时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如果成人强制性地让你的爱子分享,往往使得幼儿体会不到分享的快乐,甚至以后排斥分享。所以,成人应该在鼓励的同时帮助幼儿进行分享!
幼儿的分享技能是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摹本方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在“快乐分享区”中,我努力为幼儿创设开放、宽松的活动环境,幼儿处处体验着白己的生活经验,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态度,还能在合作交往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游戏、积极尝试、生动体验,这比教师刻板地教他们应该如何去分享,效果要理想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