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优质小磨麻油扩规 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设年生产2000吨水洗白芝麻、年生产3000吨脱皮芝麻、年生产5000吨饲用芝麻粕、年生产2000吨小磨麻油的精深加工生产线。年加工白芝麻1.5万吨,主要产品为营养保健小磨麻油、水洗芝麻、脱皮芝麻、优质饲用芝麻粕、脂肪酸。 建设资源和条件 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地理区位优越,生产原料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符合产业化生产的必备条件。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建设周期:两年。 经济效益估计 年销售收入1.7亿元,年利税3000万元,投资回收期2.8年。
扩建年产20万头生猪屠宰生产线项目 建设内容和规模 扩建年产20万头生猪屠宰线,改造生产车间2100平方米,建冷库200平方米,恒温库6000平方米,吊宰生产线2条及配套设施。 水电路三通,周边环境无污染,有排污处理设施。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0万元,流动资金400万元。
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2000万元,年利税2020万元,投资回收期3年。
年产12000吨蓖麻油生产线建设项目一、项目依据 蓖麻应用广泛,产品应用到航空、化纤、造纸、饲料等领域,蓖麻油是汽车刹车油、高级润滑油、机车防锈油等机械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原料,被誉为“油中之王”。 二、建设内容和规模 规划用地100亩,建设种植基地10万亩,新上一条年产12000吨蓖麻油生产线。 三、建设和资源条件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对蓖麻籽的需求旺盛,且蓖麻易于繁殖栽培,推广简便。 四、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800万元,流动资金3200万元。 五、建设周期 建设期二年,第一年投资建厂,并试点订单种植,第二年全面铺开。 六、经济效益估计 年销售收入11000万元,年利税2900万元。
年产15万吨秸杆生物蛋白颗粒饲料项目一、项目名称:年产15万吨秸杆生物蛋白颗粒饲料项目 项目背景: 每年都有油菜、棉花等各类秸杆原料近100万吨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这些原料都是生产各种混合饲料的优质原料。目前,东至水、电充足,交通便利,饲料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10年末全县有生猪存栏13.5万头,家禽71.7万只,并且正以年15%的速度递增,年所需饲料近10万吨,邻边县市也需要大量的饲料,饲料的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空间十分广阔,在我镇投资该项目是理想的选择。能有效利用各类秸杆资源,变废为宝,促进地方财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 项目概况: 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农作物秸杆(稻草、棉杆、玉米秸杆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分解粗纤维,合成菌体蛋白,生产秸杆饲料。产品达到国家规定指标(粗纤维低于15.8%,粗蛋白大于15%)。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4000万元。
年产20万只野生山鸡养殖及深加工项目 一、项目名称:年产20万只野生山鸡养殖及深加工项目。 二、项目背景: 近年来,普通的畜禽产品处于饱和状态而导致销路不畅,影响人们增收。而珍禽野味却以其独特风味,深受市场青睐。据调查,全国每年需要山鸡5000万只,而市场只能提供2000万只。山鸡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等特点,是优质的保健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山鸡产品的要求也非常迫切。 四、项目概况。 1、主要建设内容:年饲养野生山鸡20万羽,年加工野生山鸡10万羽,生产产品10万盒。 2、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总投资3000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8660万元,利润3600万元,税收800万元。同时带动野生山鸡产业的发展,并解决农村人口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野生蔬菜资源开发项目特色野菜主要有竹笋、蕨菜、老虎刺、马齿苋、马芏菜等,贮量丰富,据有开发生产的独特优势。 四、项目概况。 1、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开发的重点是各类山野菜的采集、生产和加工。逐步建立野菜保护基地5-10万亩,加速人工栽培研究,建立人工基地5000亩。购置野菜综合加工生产设备,形成年加工品野菜500吨的生产能力。 2、工艺技术路线: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变过去的农民自采自食转为农民采集、工厂收购加工,然后成批销售。本镇野菜市场定位以内销为主,同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3、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0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 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加工野菜成品5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年利润可达45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7.5%,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8%。 官港镇绿色食品种植及深加工项
生态休闲农庄项目 二、项目背景: 生态休闲农庄是将生态、休闲、运动、科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农庄的出现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的升级,有效的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曹村位于东至县最南端,距镇政府仅1公里,交通便利,总面积716平方公里,森木覆盖率75%,村容整洁,经济发展较快,是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生态村等。 四、项目概况: 1、主要建设内容:建设瓜果采摘园和蔬菜采摘园。利用园区现有的间作地,土壤条件较好,适宜多种林木果及蔬菜的生长,本着以观赏采摘为主,兼顾生产的原则。按照游览期间观花、观果、尝果、采摘的要求,选择各种专业果园,蔬菜园和园林景观,同期建设旅游休闲区,用地面积20亩,主要用于建设土家食廊,供游人品尝自己采摘的农家土菜,建设各种木屋,石屋群,供游客休息,体验乡情生活。 2、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该项目具有较强的旅游优势,经预测和估算,投资回收期4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游客量达10万人次以上,年营业收入约达600万元。
万亩绿化苗木基地建设项目一、项目名称:万亩绿化苗木基地建设项目 名贵苗木具有观赏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大等特点,目前在各地蓬勃发展。为加快我县绿化苗木产业发展,提升绿化苗木产业经济效益,推动我镇经济建设,诚邀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我镇投资兴办万亩名贵苗木基地。
1、主要建设内容:建设1000亩苗木培植场,50个大棚,桂花500亩,罗汉松200亩,香樟200亩,竹柏100亩,银杏200亩,紫薇100亩等。 2、投资估算及效益: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预计年销售各类名贵苗木100万株,销售收入可达5000万元以上,利税达150万元。*
东至县鸭产业化建设项目一东至县蔬菜产品深加工项
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善食结构有着很大改变,人们对蔬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县有着丰富的山野菜和蔬菜资源,无公害的山野菜是广大市民餐桌上的家常菜,山野菜来自自然,季节性强,产量大,收获期短。我县山野菜资源丰富,品种多,年产山野菜约500吨。蔬菜生产目前己建成专业蔬菜基地三个,年产各类蔬菜约2000吨。山野菜和蔬菜年总产2500吨以上。山野菜上市集中、菜质鲜嫩保存期较短,山野菜和蔬菜及蔬菜产品的深加工前景广阔。
项目概况
1.建设内容:建成1000亩蔬菜生产基地;新建蔬菜清洗整理车间1000平方米、烘焙车间500平方米、淹制储藏间500平方米(半地下)包装车间200平方米、成品储藏间800平方米、冷冻储藏间800平方米、10吨位冷冻运输车一辆。 2.技术路线:蔬菜基地生产严格按照“东至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山野菜和蔬菜产品通过清洗整理、分别通过烘、焙、淹制、包装后储藏销售。 3.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加配套设施水、电、路、大棚钢架、农膜等总投资600万元。蔬菜产品深加工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厂房建设200万元,清洗整理机械设备50万元,烘、焙设备300万元,淹制发酵池、器具设备80万元万元,真空包装机械设备100万元,成品储仓库80万元,冷冻储藏仓库120万元,冷冻运输车40万元,检测、化验设备20万元,其它6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