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0713
- 积分
- 6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4-6-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杨玉华,重庆爱狗人士,64岁。她原本不喜欢狗,直到1986年发生了一件事。
“那年冬天,一条流浪狗在窗外狂叫,我出去看,两个小偷在撬我的火锅店的门。狗冲上去,咬住小偷的裤腿。从此,我每天给它喂食。它每天送我上班,接我下班。我觉得狗很忠诚,就把它带回家。它生了7只小狗。”
从此杨玉华见到流浪狗就往家抱,丈夫受不了,与她离了婚。她收养30多只狗时,邻居联名上告,儿媳妇也和她闹。她几次发誓不再收养狗,但“每次看到流浪狗,就腿发软,走不动”。
2003年“非典”时,杨玉华的狗已达100多只。到2006年,她为养狗已花费近200万元,开始向朋友借钱。2006年,儿媳妇起诉离婚。“儿子那一年也崩溃了,将火锅店、家里砸了四五次。”她边说边掉泪。
6月19日上午,杨玉华在玉林市大市场——当地最大的活犬买卖集散地,从一名狗贩手中花200元买下6只几个月大的小狗。
类似杨玉华的爱狗人士不在少数,杨玉华执意要将自己救下的狗带回重庆。
来自四川的杜玉凤和天津的杨晓云也是视狗如命的动保人士,她们在各自的省份乃至全国动保圈子都颇有名气。此次杜玉凤来玉林更多的是选择宣传,她带着十余名志愿者,在餐馆、活狗交易市场和政府之间来回奔走。
最受媒体关注的是天津的杨晓云。19日上午,她在玉林大市场为了一条“金毛”犬而给狗贩下跪,痛哭。此举被媒体记者拍下,登上各大门户网站首页。当晚有网友质疑其作秀。
杨晓云全然不顾,她反问记者:“一个为了狗可以放弃家庭、放弃房子的60多岁老人,作秀、炒作可能吗?”与杨晓云为伴的是一名志愿者,一名在校大学生,年轻、羞涩。两人在马路边为救下的狗轮流守夜、打针、喂食。
片山空是一位自称行为艺术家的志愿者,被玉林当地人称之“始作俑者”。2012年夏至,他与数名志愿者一道来到玉林狗肉市场,践行了第一次行为艺术,“我替人类向动物真诚谢罪”——片山空在狗肉交易市场,面对成堆的死狗,身披写有口号的白褂,跪拜。现场被志愿者拍下,发给媒体。从此“玉林荔枝狗肉节”被世人广知。
玉林大市场成为了动保人士与狗贩理论与对抗的主要阵地。在这里,无论狗贩还是当地百姓,遇见外地口音者上前打听狗的消息时,多半会随口反问:“你们吃牛肉,我们就不能吃狗肉?”“你是爱狗人士吧?要不要买狗?”
昨日上午7时许,玉林大市场开始喧闹起来,随着来自天津、重庆、成都等地的爱狗人士云集玉林大市场,狗贩们开始兴奋起来。
中午时分,一名赤膊上身的狗贩与杨玉华的同伴赵女士在交易价格上始终谈不拢,将火气撒在车上笼子里的5只狗身上。突然间,他将手里的铁架子砸向其中一只狗的头上、身上,受到惊吓的狗狗立即大声尖叫躲闪起来。
狗的尖叫声令围观的群众开始兴奋起来,这名赤膊男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举动——从笼子里拽出一只黄色土狗,使劲地用铁钳追打,直至狗躲进一辆车下。
猛然间,一名坐在摩托车上戴着墨镜的男子从赤膊男手里借过铁钳,用力击打自己车上笼子里狗的头部,又不假思索地叉起另一条狗,用力叉向空中。狗的惊叫声和着人群的欢呼声。
一场爱心人士解救狗的行动演变成狗商贩虐杀动物的表演,至中午时分开始不断发酵,直至爱狗人士和媒体记者被迫落荒而逃收场。
晚7时许。玉林江滨新民路附近,当地狗肉餐馆云集地。杜玉凤、杨晓云、杨玉华、片山空等不约而同来到此地发放保护狗类的宣传资料。
宣传者的到来,引起了一字排开的食客们的反感。有食客用手中的筷子夹起盘中狗肉送给杜玉凤吃,遭拒。该食客转而跑到镜头前,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周遭食客大呼“好吃,你们一起来尝尝”。
名为“玉林第一家脆皮狗肉馆”的女老板抱怨,“这些人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意和生活了,经常有人打电话来威胁我,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把招牌上的电话换了,将招牌上的‘狗’字去掉。”
一位食客挤到杜玉凤跟前与其争辩,“你爱狗、不吃狗肉,甚至倡导大家不吃狗肉,我都表示尊重;可是吃狗肉是我们当地的一种饮食习惯,不能因为你不吃我就没有选择吃的权利吧?法律没有禁止吃狗肉,你有什么权利来阻止我们吃?”此番言论引起了当地围观者的一阵欢呼。
对于媒体报道的“虐狗抬价”的报道,当地商贩何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天一些爱狗人士连续采取了一些过激行为,已经引起了当地人的愤怒。“有的商贩一冲动就这么干了。有的不是为钱,多半是为发泄情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