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居民网

搜索
花落知春 发表于 2014-8-20 23: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 联通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该意见提出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在充分论证搞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8月19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起草工作的专家组成员、教育体制改革专题组组长、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孙绵涛。孙绵涛表示,教育部高考改革总体方案预计年底将正式出台,根据3年早知道原则,最早可能在2017年新高一生开始实施。辽宁省教育基础好,预测可能会成为国家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之一。

  孙绵涛认为,教育部高考改革总体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在分类考试上,在教育部改革方案中提出过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高等职业教育要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高考内容上,“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今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部分将更为重要。”孙绵涛介绍,辽宁省对高中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已有数年。起初,在考生高考录取时仅具备参考价值,但今年,东北大学、上海交大在辽自主招生中都参照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今后高校也将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化录取机制。而招生录取制度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将形成高校自主招生、高校和学生双向多选的招生录取制度。

  高考改革方案中,高中生不再有文理科之分,“取消文理分科”是增加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孙绵涛认为,随着高考和招生政策的改变,大学的教学政策也可能会改变,就是大一、大二进行“通识教育”,不分专业,所有学生都学一样的;大三之后根据前两年的学习情况、爱好和特长选择专业。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丁宁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花落知春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花落知春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楼主| 花落知春 发表于 2014-8-20 23: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 联通
评论:未来考试制度会更加多元化

  改革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那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学生们意味着什么?是否分数将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人才制造和培养如何实现多元化?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室主任高书国、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未来对学生学校意味着哪些变化?

  2014年6月的高考,有一个只占到千分之六的群体备受关注,他们就是受益于随迁子女就地升学政策的5万6千多名异地户籍考生。从万分之五猛增到千分之六,这还只是异地高考的开始,据教育部统计,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已达到1277万,平均每个年级130万左右,也就是说,目前有机会参加异地高考的学生只占到每年随迁子女的5%左右。

  异地高考是教育公平的需求,在8月1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提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要在充分论证搞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高书国:1977年高考制度改革是一次革命这次是前次改革的继续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是1979届的,当时在农村插队,花了一点时间晚上复习功课,当我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在田地里。我非常感动,而且激动的双手发抖,接到通知书,走进大学,真是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同样,不单是改变了我自己命运,有数百万的学生,也改变了这些人的命运。通过高考我们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当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我觉得首先是多元录取、多次考试、综合评价,在这些方面会带来很大的变化,应该说1977年高考制度改革是一次革命,这次也带有革命性,它是前次改革的继续。

  刘戈:我们要把单一的独木桥变成多元化的录取体系

  这么多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什么速度会这么快?我觉得和当年高考制度的重新恢复具有直接的关系。原来其实我们有一个基本完备的高等教育系统,当这个系统里面的人才选拔机制发生了变化了以后,就是1977年的高考恢复了以后,在很快的时间里面一批一批的大学生就进入到社会,那么这些人和我们改革开放的节奏正好吻合在一起。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整个经济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就是不断的有一批一批的大学生经过选拔,经过培养的大学生进入到我们的经济领域里面,这样的一种发展是中国这30年经济奇迹的一个基础。

  来自于1977年这样一个改革,虽然在我们的历史发展当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面临着新的形势,它需要有一个改变,这个改变的方向是什么呢?就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由原来单一独木桥变成了一个更多元化的评价和录取体系。

  高书国:未来考试制度会更加多元化外语考试要社会化

  这次改革针对这几点提出了要综合评价,整体改革,就是一定要从独木桥变成立交桥。我们参观了很多职业类的学校,这些孩子有很好的技能,但是因为他不能够上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后不能继续学习,不能升入高一级的职业类的学校,所以在评价的时候往往采取纯学术的评价,他们在统一的标准下就显得是弱势,他们的优势没有在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合理的得到肯定,得到评价。

  在未来,可能英语考试分为一年几次考试,而且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校,要根据他的学术要求,采取不同级别的英语水平录取,所以同时这个学生的英语还可以一年考几次,累积学分达到就可以。未来会更加多元化,而且是外语考试要社会化。

  刘戈:目前我们的考试制度基本适合国情不能全盘否定

  相对而言,我们从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制度,和我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之前的模式是比较契合的。也就是说,它为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胜任的工程师,胜任的律师,胜任的教师,胜任的医生。

  随着我们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可能这个时候对于整个社会人才的需求,对于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而我们的教育制度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可能还是牺牲了一部分具有特殊技能的人,而去求得大多数人的这样的一种平均值。所以在这方面需要改,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条,就是目前我们的考试制度基本上是适合我们的国情的,不能说全盘否定。

  高书国:我认为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可以采取特殊的录取方式

  我先谈分类录取,原来的录取方式都是采取统一的学术考试。也就是说,一张卷子考职业类的学校和学术类的学校,现在要分别考试,也就是说学术类的,你要参加高考,然后职业类的他,既要参加高考,又要进行技能性的评价。比如说我的钳工好,我的技能好,包括他的参加社会活动,公益组织,包括他平常德智体美劳方面的表现都进入到综合考试、综合评价的内容当中。

  此外,我觉得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可以采取特殊的录取方式,但是在现代的知识社会,还是要强调基本的技能、基本的知识。也就是说,你作为一个人,你要生活,要生产,要发展,要有一定的基本技能,所以孩子还是要尽量在全面基础的发展上培养个性发展。

  刘戈:肯定还是会坚持保留高考制度大部分国家亦是如此

  我的理解的这个分类考试是,我更看重就是考试还是要进行的,可能大家更多的是有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想法,就是怎么样去弱化考试,但这不可能。因为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统一的高考是坚持有的,或者是这个高考可能是国家教育部出的,有的是民间组织,但是这样的一个高考制度肯定会坚持的,像欧洲有一些国家基本上没有高考制度了,但是亚洲的国家,包括美国,整个的高考制度还有,但是高考的内容是根据你要上什么类型的学校,你去选择不同的类别,而不是说一张卷子针对所有的专业,所有的人,所有的学校,这是对于分类考试,我的一个理解。

  比如说你光画画好,别的学科如果不行的话,美术院校也不会录取你的,因为我们除了对于那些特殊人才,我们要有特殊的路径,但是我们还要综合性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意味着你也要有其他方面,不能够只去突出你的一个特长。

  高书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保留我们的优势不能因噎废食

  这次的文件有两个特点,一个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另外一个就是重视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衔接。那么在录取过程当中非常要注重什么?也就是说,评价标准要要是多元的,不光看学术类的考试,同时要看他的技能,要看他平常的表现,要看他的公益活动,综合起来进行多元、多种内容的评价,多方向的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来录取。同时,你可以学术类的好,我可以做社会公益活动比较好,在这当中大家都可以综合加分。

  现在出现了一种潮流,就是西方国家开始向东方国家开始学习,特别向中国来学习,其中考试制度的学习也是他们学习的内容之一。所以改革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哪些是我们的优势,哪些是我们的问题,把两者明确的区分开,不能够因噎废食。

  刘戈:录取模式多元给学生更多选择

  现在看来,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有一部分是自主招生,但是总体上来说,我们整体是统一的考试,然后统一录取,我们是按照分数线然后参照你的志愿,由招生考试院来进行,进行录取。那么现在变成多元录取了以后,那么可能就有别的尝试。像国外很多大学都是各个大学来分别录取,那么这就是多元,那么就是说他不仅仅是把高考分数进行一个排列,到最后比如说600多分的就是清华,然后500多分的就是哪个学校,他不再是这样一个排列,而是说各个大学能够有自主权,我根据我的需要,根据我对学生的判断,然后再参考他的高考成绩,再加上他平时的成绩来进行录取,这是一个多元录取的状态。

  当然,包括日本这么多年以后,有很多讨论到现在,这种国家举办的高考还是雷打不动,现在还是他的录取最重要的一个参考。



广告招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郭柏鹭 发表于 2014-8-21 11: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上海市 电信
小手一抖,积分到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