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居民网

搜索
花落知春 发表于 2014-9-6 00: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素描三步曲:
    关于画素描的步骤,因人而异。有人分六七步,有人分二三步,还有的人没有步骤,随心所欲。基于对素描的理解不同,步骤自然就不一样。可见,步骤只是过程,最终呈现的画面效果才是关键。然而,对于一个初学素描的人来说,步骤却至关重要,不然就无从下手。在不断地总结中,我把自己画素描的过程分为三步,也可以用盖房子的比喻来理解。第一步:构图与打形,好比地基与骨架,地基决定上层建筑,骨架决定房子形状;第二步:铺大色调,好比垒砖块,形转色变;第三步:深入刻画与调整,好比内外装饰,让画面更加有视觉效果和艺术美感。

第一步:构图与打形
口诀:整体先行、眼观六路、长线切形、准确肯定、宁方勿圆。
需要解决的问题:方位、线造型。
铅笔的使用:一般用3—4B的铅笔,软硬适中。
需要注意的问题:比例、透视、结构。
常出现的问题,局部打形,死扣边线。
构图原则:普遍情况下为天薄地厚、左右均衡,一般把画面的中心和重心的中点作为画心。
附:打形三步走方法:
       第一步:整体的形状,即物体最高、低、左、右的连线。
       第二步:单个物体的雏形,即高、低、左、右的连线,确定其位置和大小。
       第三步:单个物体具体的形状,包括结构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线以及衬布的形状。
       观察与比较是把形打准的真理。如何避免人的直觉、错觉和感觉,请一定要作辅助线。一,水平线定高低;二,垂直线定宽窄;三,关联线定相互之间的联系。
总结:这一步客观性强,主要是解决“形”的问题。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个人的艺术感受,天赋皆尽于此。细心的人会在打完形后再认真检查,近观远观,正观侧观。认真检查物体之间的比例和透视问题。另外还要注意衬布的形状,衬布尽量做到简化、准确。打形的过程没有必要把形体的任何细节都呈现出来,但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

第二步:铺大色调
口诀:整体着手、大刀阔斧、胆大心细、亮暗分开、色调拉开。
需要解决的问题:素描关系、色调。
铅笔的使用:从软到硬。
需注意的问题:虚实、空间、对比、结构、整体感。
常出现的问题:灰、花、脏、浮、板。
总结:这一步主观性强,解决的是“体”的问题。很多人画完第一步之后就喜欢个个击破,这样很容易使得画面失去整体感,即花了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好。这一步同时也是提高速度的黄金阶段,先可以大胆的放开的画,但是要控制在你能掌握的范围之内,不然就无法收场。体积的塑造离不开光影,很多人画灰的原因是因为现场的光线很复杂,所以要学会主观处理。画好这一步,停一下,放远处看一看。

第三步:深入刻画与调整

口诀:整体观察、局部入手、精雕细琢、丰富传神、视觉强烈。
需要解决的问题:生动、传神、视觉效果。
铅笔的使用:2B及以下
需注意的问题:空间、虚实、光感、质感、边缘线的处理、画心的刻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常出现的问题:画面四分五裂没有整体感、节奏感。
总结:这一步主客观结合,解决“神”的问题。艺术的个性,生命在这一步体现。画画最终要做到画什么像什么,还原物体本质,赋予物体生命。所以这一步强调的是美感和艺术效果。需要细心认真,多看少画,紧抓视觉中心,画面的效果就出来了。

2010年陕西省美术联考试题



实物照片:一瓶中桶雪碧、米黄色台布、一个白盘、一把勺子、三片面包、一个橙子、三个苹果、两个梨。





先把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用长线把最高、低、左、右的点连接起来,然后画出单个物体的雏形,确定其位置和大小。最后画出单个物体具体的形状。





从主体物着手,找出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分出物体的亮面和暗面,拉开物体之间固有色的区别,同时也不要忽略了衬布的明暗。





从主体物局部入手,深入刻画物体的精彩细节,区分主体物与周围物体的主次关系,深入表现物体的质感,调整画面局部与整体、四周与中心的关系,使得整个画面丰富、生动、强烈。

2010年山东省联考试题



实物照片:硬皮书、茶壶、茶碗、手提袋、打开的本子、眼镜、灰色衬布。





用炭条起稿,按照一定的构图原则在画面中布置静物,区别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注意书本的透视以及衬布的开口方向。





用炭条侧锋区别物体之间明暗变化及固有色的区别,再用纸笔把碳粉揉进调子了去。还要注意从左到右的光感和从前到后的空间感,画面尽量放松些。





用炭笔深入表现物体从左到右的光感,深入刻画物体的质感,调整画面的整体感。拉开茶杯和茶壶的关系,区别三本书的颜色差异,区别衬布、桌面、墙壁三种背景的差异,可以在用笔上和色调上寻找变化。

2010年江西省联考试题



实物照片:一个带嘴的陶罐、三个玉米放在一个瓷碗里、两个鸡蛋、一把勺子放在一个碗里、一块衬布。





注意物体之间的比例,陶罐与碗的透视,玉米的结构。为了正确表现陶罐和碗的形体,可以画一条中轴线来检查两边的对称关系,同时也可以画一条水平线来检测陶罐和碗口的透视。注意不要把碗口的两头画成两个角,应该缓缓地转过去。





注意单个物体的素描关系和物体之间的色调变化及画面的整体感。碗的质地是坚脆而细腻,可以用较硬的铅笔刻画。陶罐上面的颜色较深,可以用较软的铅笔铺大色调,





注意物体的空间、虚实、光感、质感、边缘线的处理、画心的刻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深色盘子与玉米的色调对比,单个物体颗粒虚实变化和三个玉米的虚实变化,两个鸡蛋的前后关系,碗、陶罐、衬布三者投影的区别。





实物照片:一个黑色陶罐、一个灰色陶罐、一个装了多半杯可乐的玻璃杯、一个橙子、一个梨、三个苹果、一深一浅两块衬布。





先用炭条起稿,切忌把形体扣死、扣圆,为了画起来感觉舒服,可以在暗面稍微上点色调。可以拉一条水平线比较最前面的苹果和梨的前后关系。





再用炭条拉开物体的素描关系和色调,为了使得碳粉能更好的融入纸张里面,可以用纸笔和卫生纸糅、擦。中间陶罐的颜色最深,在区分其色调是应注意它的素描关系,






最后用较硬的炭笔削尖,深入刻画物体灰面和高光部分,让画面丰富起来。调整物体中心与周边,前面与后面的虚实关系。注意白色衬布后面的虚化。


九宫格打形法
小时候练书法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临本和空白处都有被水平线和垂直线分割开来,形成九个大小一致的方框,以至在我们在练习的时候有所凭靠,这就是书法练习中的“九宫格”。我把这个九宫格运用到绘画中,在绘画中,因为你所画的是实物,所以绘画中的九宫格与书法的“九宫格”也就不同。绘画中的九宫格是虚拟的,也是灵活的,它在你的心里。


经营位置:

当你面对一张空白的纸,要把你所看到的实物画到这张纸上什么位置最合适,是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也有一些学生从局部开始画,以至画到最后发现构图出现了“六偏”(偏左、偏右、偏上、偏下、偏大、偏小),最后只能用裁纸这种无耐的方法解决,有时你可能为这种方法而感到高兴。试问,如果是考试,你会去裁试卷吗?


你不妨试试这个方法:首先用“﹢”找到白纸的中心,再把水平线往上移动一些,因为人的视觉中心总要在纸的中心偏上的位置,这是人的视觉常理。垂直线你可以跟据画面的重心适当左右移动,构图的一般原则是“天薄地厚、左右均衡”。这样的话,你就能找到物体之间的中心位置,我们把它称作为“画心”。这一步不要太心急,需要反复尝试。然后,用你的左右手交叉,用拇指和食指结合成一个画框的形状,去测量你所看到的实物。找到“画心”。其次,你凭借画心的垂直线,把你所看到的物体的中线定出来,再凭借画心的水平线把你所看到的物体的高低定出来,这样在画面中也就形成了一个有形的“九宫格”。最后你就可以用“打形三步走”的方法了。


第一步:整体的形状,即整个物体最高、低、左、右的连线。就如一张网,把你所看到的静物全部网罗在里面,好比你看到了一个你熟悉的人,你不看他的五官长相,光看他的背影或者灯光照射在地上的投影,你就能认出他是谁。所以在这一步你要做到“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就如你在千米之外来看森林,所看到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形状,但恰恰是这个模糊的形状才让你下一步有了凭借。

第二步:单个物体的雏形,即单个物体高、低、左、右的连线,确定其位置和大小。当你对整体有一定的把握后,再把你的视线范围缩小一些,用长线把每一个物体的外轮廓切出来,认真比较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水平线来统一物体之间的高低位置。所以在这一步就如你在百米之外看森林,“只见树木不见树叶”。你看到的是很多树,大的、小的、近的、远的、弯曲的、变形的……


第三步:单个物体具体的形状,包括结构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线以及衬布的形状。把你的视线范围再缩小一些,观察每一个物体具体的细节变化,尽量把它们的特征表现出来。所以这一步就如你在一米之外看森林,“只见树叶不见森林”。你仰头,看到很多的树叶,甚至树叶上的经脉,不经意之间你可能会发现还有一些花朵或者果实。


体会:素描最难得就是打形。为此,很多人搜肠刮肚,寻找各种方法。我认为把形打准离不开四个字——“观察比较”,关键是看你怎样去观察比较。打形三步走的方法,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有人说,这一步既肯定又不肯定,对,因为人不是机器,不能做到精确,我们只能通过一些辅助手段让他做到尽量准确。因为整个构图的过程都是从模糊到清晰再到肯定的过程。你若想用一根线就把物体的形定准,我是做不到的。

亮暗分开:说的是素描关系,素描关系包括亮面、暗面、灰面、高光、反光、投影,在这里我们为何只说亮暗呢?这主要是受光面与背光面而言,这是两个对比最强烈的面,把这两个面画好了,画面就不容易“灰”,从物体的明暗交界线着手,亮暗分开,亮面包括亮面、灰面、高光;暗面包括暗面、反光、投影。把每一个物体的亮暗分开,包括衬布。效果就如80年代的老照片一般,只有黑白。


色调拉开:说的是物体之间固有色的区别,把所有的物体去色,变成一张黑白的照片,你将看到,衬布是灰色的,??是黑色的,色调对比是很多学生忽略的问题,很多学生总简单的认为,亮面就是白的,暗面和投影就是黑的。我在一块白衬布上放一个黑陶罐,你会发现亮面也很黑,投影相比较来说反而很亮。在拉开色调的同时,把素描关系画丰富起来。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花落知春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花落知春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