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 林彪“仓惶出逃,坠机在蒙古”发生后,林彪几乎被批判成了跳梁小丑,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从此威信扫地。一些善良的人们不禁要问了:林彪既然是一个篡党夺权的阴谋家,那伟大领袖毛主席当初为什么还要选择他为接班人呢? 林彪的接班人地位是在1966年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奠定的,林彪由排名靠后的副主席一跃成为二号人物,而原先的接班人刘少奇则由二号人物降至八号人物。从这次会议后,其他四位副主席已不再被提起,林彪成为当时“惟一”的副主席。尽管林彪的接班人地位是在三年后的九大上通过党章才明确的,但从八届十一中全会闭幕后,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就都知道了:林彪已经被毛泽东选择成为了接班人。 林彪之所以会被毛泽东选择为接班人,其年龄优势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文革前的五位副主席中,排名第一的刘少奇已经摇摇欲坠,即将被打倒;排在第二的周恩来虽然比毛泽东年龄小点,但基本上和毛泽东属于同一代人,在刘少奇即将被打倒的情况下,毛泽东不大可能从同一代人中再选择接班人;排在第三位的朱德年龄比毛泽东还要大七岁,根本不可能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排在第四位的陈云一向主管财经,对党务和军队并不熟悉,而且在毛泽东看来,陈云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思想不时会有右倾的表现,对文革也并不积极支持。而相比起来,林彪就要年轻多了,比毛泽东小了十四岁,这使他占据了年龄上的优势。 林彪不但有年轻的优势,而且在当时的党内、军内有足够的威望。在战争年代,林彪战功卓著,位列十大元帅第三;解放后虽然林彪大部分时间在深居韬晦,但在文革前已经是党的五位副主席之一,政治局常委。因此,如果论资排辈起来,在朱德年迈、彭德怀被打倒的情况下,林彪跃居中国政治前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还有一点是毛泽东不便于明说的,即林彪是毛泽东一手提拔起来的,是毛泽东自己亲眼看着成长起来的,对于林彪,毛泽东自然倾注了比平常人多的感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林彪叛逃后,本来身体一向硬朗的毛泽东身体数月间就突然恶化,几度出现休克的状态,这是因为毛泽东在精神上遭受了巨大打击的缘故——连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老部下都和自己分道扬镳了,这让毛泽东情何以堪啊! 当然了,不会仅仅因为上面的几个原因,林彪就被毛泽东选择为接班人。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文革前的几次政治斗争中,林彪都政治立场坚定,而且都是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给予了毛泽东坚强有力且无与伦比的支持。其中最明显的有四次。 第一次是在1959年批判彭德怀的庐山会议上,林彪坚定而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林彪本来没有参加前期的会议,他是奉毛泽东的召唤匆忙上山,毛泽东希望林彪能助自己一臂之力,而林彪果然没有辜负毛泽东的期望,一上山就起到了无人替代的“援兵”作用。林彪已经摸准了毛泽东的心思,处处以维护毛泽东的形象自居。虽然一向沉默寡言,但不说则已,一说就非常厉害,在会上发言时,一上来便“击中要害”,林彪说:“彭德怀这回是招兵买马来的,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冯玉祥。中国只有毛主席是大英雄,谁也不要想当英雄。”林彪给彭德怀戴上的一大堆政治帽子,给即将召开的全会和后来的斗彭纲领定了调子。毛泽东在后来的讲话中对林彪给彭德怀戴的这几顶帽子颇为欣赏,对林彪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敏锐力”提到最多,评价也最高。 第二次是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当毛泽东正承受着党内外批评的压力时,林彪在大会的发言中说:“毛泽东思想在任何工作中,永远是第一位的,是起决定作用的,是灵魂,是命根子。有了它,就一通百通,旗帜鲜明,方向正确”,“事实证明,我们目前的困难,从某种程度上,从某些方面,恰恰是由于我们没有照着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的思想去做。如果听毛主席的话,体会毛主席的精神,弯路会少走的多,今天的困难会小得多。”林彪的发言给了毛泽东坚定的支持,使毛泽东倍感欣慰。庐山会议后的几年间,毛泽东在天灾人祸交加的困难处境下,对处于一线的中央领导人的工作多有不满,却唯独对林彪屡有好评。这也是日后毛泽东重用林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次是在1964年,就在毛泽东和刘少奇分歧日益公开化的时期,林彪更是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在军队内大搞突出政治、四个第一等突出宣传毛泽东思想,不遗余力地树立毛泽东的权威,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差不多也就在此时,毛泽东已基本上决定选择林彪为接班人。 第四次是在1966年5月18日,即通过《五·一六通知》的两天后,林彪发表了一篇讲话,大谈“政变经”,同时说出了那些文革时人人尽知的名言: “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超过我们一万句。” “毛主席的话是我们的行动准则。谁反对他,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 林彪此时的讲话不仅是在支持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而且使本已严重存在的个人崇拜狂热更加泛滥起来(而林彪自己日后也因此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从1959年到1966年,毛泽东对林彪倚重甚深,对林彪的工作深为满意,说是“亲密战友”,实不为过。毛泽东在一个批示中曾这样谈到林彪:“英雄所见,大抵略同。”至此,林彪的接班人位置可以说已经毫无悬念了。 正因为林彪对毛泽东无比忠诚,才让毛泽东坚定地相信,林彪可以忠诚地执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保证江山不变修。因为从井冈山时期到文革前近四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林彪基本上都是站在了毛泽东一边,支持毛泽东所指引的战略和路线。毛泽东把发动文化大革命看成是他毕生的两件大事之一,所以对文革的态度无疑是毛泽东考量接班人的依据之一,而林彪从表面上看是最支持文革的。 就这样,林彪被毛泽东选择成为了接班人。因为江青的好多事情不得不倚重于林彪,非常需要林彪和叶群为自己“提高威望”。林彪也在许多场合吹捧江青,在各种不同的会上高度评价江青,给江青以许多桂冠。所以,江青大力主张要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党章。据曾是中央警卫团团长,在毛主席身边工作长达40多年的张耀祠在其《张耀祠回忆毛泽东》一书中回忆说: 1968年10月17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讨论党章时,江青提出,“林彪同志很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度。”“那样谦和,就应该写在党章上。”“作为接班人写进党章。”她进一步强调说:“一定要写!”1968年10月27日讨论党章时,江青坚持要把“林彪作为毛主席接班人”这一条写入党章。1969年4月,中央讨论修改三种的会议上,江青说:“林彪的名字还是要写上,我们写上了,可以使别人没有觊觎,全国人民放心。”张春桥第一个赞成。他说:“是这样,写在党史上,这就放心了。”康生也极力吹捧林彪,他说:“八届十一中全会全确定林彪同志为毛主席的接班人,是关系到我党、我国今后命运,关系到我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大事,林彪同志很谦虚,他要求把党章草案提到他的那一段删去。我们的意见,这一条必须保留。林彪同志是毛主席的接班人,这是会上公认的,是当之无愧的。”又说:“我的意见,林彪同志是毛主席的接班人是应当写入党章。” 最终,林彪作为毛主席的接班人写进了党章,写进了九大的报告和决议中。表面上看,林彪的接班人地位是板上钉钉,不会有错了。可谁能想到,1971年发生的“九·一三”事件,林彪不但丢掉了接班人地位,而且连命都搭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