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居民网

搜索
跟我学 发表于 2014-12-22 11: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 电信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孩子为什么不用功?  
    除了功课最顶尖的极少数,孩子在父母眼中总是不够用功。他们很习惯在人前人后被父母嫌不用功,也早就学会洗耳恭听父母重复讲一百遍“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但还是电子游戏照玩、经常泡在网上、考试照样临时抱佛脚。父母往往认定孩子就是命太好,才会这么懒。   用功当然跟命好不好无关。不然,平均来说命比较好的台北市大安区学生,进台大的机率就不会是台东学生的三十二倍了。   
▋“努力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   要理解孩子为何很难变得用功,可参考发展心理学家雷庚玲的研究。她在台大的团队曾复制斯坦福学者杜薇克(Carol Dweck)知名的“夸聪明还是夸用功”实验,发现台湾的结果与美国截然不同。   同一实验的美国版,小学五年级的被夸聪明,一遇挑战就会马上垮掉,被夸用功的则坚持下去;但在台湾版,孩子不管是被夸聪明还是被夸用功,结果都一样。   杜薇克的结论,是夸孩子聪明,会害孩子误以为“成功靠聪明,聪明是天生,不是靠自己”,因此轻视了努力的重要性。但台湾版的实验证明,孩子就算知道成功要靠努力,也会认为“努力跟聪明一样都是天生,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   
▋用功跟聪明都是一种能力?   “努力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这话乍听下很荒谬。每个学校都有学生奋发图强的成功案例——有时是男生喜欢上学习好的女生,有时是学生突然很向往某个学校。但是因为父母的开导就变得很努力学习的例子却极少。   但是,从台湾孩子的成长历程来想,“努力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这句话亦有其道理。在美国,父母只在意孩子能不能加入棒球队,华人的父母却开始催孩子去学习了。刚开始念小学时,孩子的配合意愿总是很高,对功课都兢兢业业。但几年下来,孩子发现成绩依然不上不下,会有何感想?“努力论”的诞生便可以理解了。   如果是八十分的小孩,他会发现,只要每天努力一个小时,就有办法从五十分进步到八十分,但就算努力三个小时,也很难进步到八十五分。他当然会结论,多两个小时用功并不划算,去电子游戏比较实在。   而且他不是只看自己而已。他在学校一定看过,有的同学死用功,却永远考不到九十分;有的同学很会玩,却永远不低于九十五分;有的同学都在玩也考很烂,但偶尔努力一下下就变得超强。孩子观察到这些,很难不觉得用功跟聪明一样,也是一种能力。有人适合每天用功一小时,有人适合两小时,有人适合考前抱一下佛脚,一切已经固定。   反映在实际生活,就是爸妈怎么催、怎么嫌、怎么逼,都很难增加孩子愿意花在功课上的时间。就算爸妈发脾气,逼孩子关掉电脑或iPad,他打开书本也只是摆出用功的模样而已,等爸妈脾气过去,又故态复萌。   
▋找出问题症结,才能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已认定“努力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爸妈能怎么做?首先,爸妈应该体悟:孩子不是不用功,而是方法遇到瓶颈;方法不突破,再怎么用功也只是强化用功模样而已,并不是真用功。   要改善用功方法,就要理解孩子的学习风格。偏偏这一代父母工作太忙,大多把陪写作业的工作丢给培训班,落得自己完全不了解孩子的学习风格。可能隐约知道孩子动作慢,但不知:是慢在手写、阅读理解、常写错要涂改、还是东摸西摸?父母亦不清楚:孩子是视觉型还是听觉型的记忆者、理解力有没过度自信(不懂却自以为已搞懂)、还是过度自卑(浪费时间反复学自己已经懂的东西)?   
▋强化孩子自我意识更重要   如果清楚孩子的学习风格,就可以对症下药。例如,听觉型的记忆者应该录音下来反复听,视觉型就应该在房间墙上贴满大字报。   不清楚孩子的学习风格也没关系,因为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偏偏华人父母本身在青少年期间,自我意识从来没被强化过,当然不清楚要怎么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我想到的,是你可以在拿到孩子成绩时,让孩子知道:“我怎么看你成绩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成绩告诉了你什么?你觉得你学习方式有需要调整的吗?”   自我意识很重要,因为学习风格一定是自我观察最准:怎样维持专注力,一晚学一个科目,还是学三个科目?先学喜欢的科目,还是讨厌的?熬夜好还是早起好?除非孩子问你,不然父母应该别给意见,让孩子自己去实验探索。   实验探索如果没立竿见影,父母一定心急,一定还是忍不住想指出:“你就是心思没在学习上。”在这种时候,我的建议是换个表达方式,尽量诉诸孩子的自省能力,也许是提醒孩子:“想想等你成绩单下来时,你会不会为自己今天使用时间的方式感到后悔?”   华人父母通常不习惯这么跟孩子说话,因为华人很难把学习当作孩子自己的事。但如果孩子不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就会觉得是在为父母学习,而不是为自己。学习毕竟是一生的事,人人迟早都必须为自己负责,也迟早都必须揣摩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一直逼孩子用功,不仅没效果,还会延误孩子学习力的成熟。如果希望孩子早一点把学习掌握在自己手里,父母应该换个眼光来看用不用功这件事。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居民网(Jumin.cc)看到的,谢谢!”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跟我学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跟我学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