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096
- 积分
- 6440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1-7-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消防队员陷火场,为啥死伤全是兵?
2日13时许,哈尔滨道外区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发生火灾,11层的建筑坍塌,造成5名消防战士牺牲,14人受伤,最终“火烧连营”达20多个小时。(2015年01月03日新华网)
“实话实说,消防车来得真够快,但就是憋在外边隔着楼使不上劲!”一位姓于的商户说,该市场大约有1560户商铺,“因为街道拥堵,只有几辆消防车能到达核心火场用水枪灭火,其他车辆只能多次串联水管喷水,压力不足加上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低温,水喷出去基本就结冰了,火势控制起来很慢。”
但从新闻报道看,现场指挥显然也有“不当”处。楼板被大火长时间燃烧,突然遇水而膨胀、爆裂,然后坍塌,应该是灭火中常见现象,新兵不懂,那些指挥员为啥也不懂?那些缺乏常识的兵,估计此前也是少了正常的避险教育,仅凭一腔热血才冲锋陷阵的。
而从死伤情况看,5名牺牲的消防官兵中,最大的22岁,最小的赵子龙才刚满18周岁。14位受伤者中,除一位为商场保安人员外,其他13人都是消防战士。
为什么?归根结底就是在当地的消防队中,恐怕不是“跟我上”而是“给我上”;就是以义务兵为主体的消防体系。而消防军官因为面临重新择业,不愿再身先士卒入火海冒险。而义务兵服役期仅两年,不等基础打好就要退伍,绝大多数战士甚至没有机会去接触危险较大的火灾……
只是,消防兵冲入火海时,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重要的是靠经验积累带来的能力。但在宣扬“革命英雄主义”的军营里,这些缺乏“经验”,缺少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很容易稀里糊涂去冲锋。典型如本次牺牲的赵子龙,1996年7月25日出生,应该是刚入伍,才经过两个多月军事训练的新兵,对消防知识大概只知皮毛,就直接被派到“一线”执勤,冲到“一线”救火,显然是极不科学的指挥,至少缺乏对生命的尊重。
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消防员都是实行职业化的,比如香港就是职业化。实行职业化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人员相对稳定。一方面,有助于消防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消防员都能工作到退休,少了后顾之忧,才会做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心理准备。
曾经当过14年兵的笔者知道,在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就是消防,他们的每一次出警就和上战场一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的社会不但应多尊重他们,更应该以人类的智慧,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降低他们的风险,让牺牲的消防官兵尽量少一些。而实行消防职业化,则是一个被国际上公认的有效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