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迷恋手机,已经成为不少家长的困惑,时时捧着自己或者爸爸妈妈的手机看、玩。 吃完晚饭看手机,做完作业看手机,没事干也看手机。让他少玩一会儿,主动放下手机,但是每次都是答应得很好最后还是要在骂声中放下手机。 软硬兼施皆以无效告终,面对“手机控”的孩子,真的束手无策吗? 孩子迷恋手机在现代家庭中比较常见,过度接触手机,对孩子身心有一定影响。 要想让孩子减少使用手机,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迷恋手机的原因是什么,才能正确有效地去引导孩子。 孩子迷恋手机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再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原因一: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 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家长如何满足孩子心灵需求。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因为缺少儿伴,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一个人玩,如果家长忽视了陪伴孩子玩乐、分享快乐与烦恼,那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从他们口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好无聊!”“ 没人陪我玩!” 于是他们需要通过借助其他事物来获得心灵补偿。零食、电视、网络便成了他们最好的陪伴者。 原因二:家长为了省心,让孩子玩手机。 有的家长在忙手上的活儿,没空搭理孩子,就把手机塞给孩子,让他自己玩,家长自己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这样的做法不但助长了孩子玩手机成瘾,还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要忙所以才给我手机玩,那下次他们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机玩了。这样的做法不是爱,而是害,要不得。 原因三:孩子提出要手机时,家长没有正确回应。 给还是不给,决定权完全在于家长,如果考虑周全就应该坚决行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让孩子使用手机,什么样的情况下坚决不能给,这一点必须慎重。假如为了激励孩子按时做完作业或者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而给孩子玩手机,也应该事先商议决定,避免孩子为了达到玩手机的任务而行动。最好别用玩手机游戏来奖励孩子写好作业。 原因四:孩子缺乏自控能力。 对于玩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成年人都很难自控,何况一个孩子,当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家长喊停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很多时候你越催促他就越着急,一着急就玩不好,或者越着急就越想多玩一秒钟。 所以停止你的催促,用亲子约定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控制时间,增强时间观念。比如家长可以这样问: 你决定玩多长时间,10分钟还是15分钟? 一般孩子都会选择15分钟,那么你可以补充一句: “如果你能在计划的时间内结束游戏,我决定多加你一分钟,你觉得何?” 最后不忘加一句“妈妈相信你能做到”。当孩子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内离开手机,那么家长就一定要兑现承诺,如果他没有做到,也不必凶神恶煞,直接说:“时间到,手机放回去。” 原因五: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学后到上床睡觉这段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加上家庭成员各做各的事,很容易产生某个时间段无事可做,此时孩子便会容易想到看电视、吃零食或者玩游戏。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家庭成员来个作息表。每个环节动静交替,紧凑进行,学习玩乐休息都不误。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作息表不只是针对孩子本人的,而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去做的,在相互提醒、督促、评价之后,增强每个人的时间观念,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这样一来孩子也不会总想着玩手机。 原因六: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你在家里闲暇时最大的爱好是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 ​想要忠告家长的是,一味的用暴力制止孩子的手机依赖症,看似能解决当下问题,实际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它必定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严重的会导致孩子产生胆小怯弱、反抗、说谎等不良心理。 所以,帮助孩子摆脱手机依赖症,绝不能用武力,而要用你们的爱心、耐心和教育智慧。 学之道——善学者,事半而功倍,又从而悦之;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又从而厌之。 - 南阳油田读书郎专卖店,一小斜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