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380
- 积分
- 3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11-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航天信息股份总裁刘振南的蓝海
大公司的转身颇具难度,刘振南的策略是在稳住主业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空间。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振南的办公室坐落在北京中关村南大街数码大厦30层。巨大的天然落差,使得这里虽然地处闹市,但却丝毫不会受到外界杂音的干扰。对于这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来说,他已经习惯于这样从高处俯瞰事物。
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于航天信息的风格。这家成立于2000年的企业一向行事低调,但在市场上,航天信息则是一艘不折不扣的巨型战舰。根据该公司2006年度中期报告,共实现主营收入10.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7%,净利润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5%。
航天信息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上的神话。2003年,当年上市的航天信息以2.41元的每股收益创造了国内上市公司每股盈利记录,这一记录至今没有上市公司能够打破。航天信息也被公认为我国资本市场上高科技蓝筹股的典型代表之一。
航天信息公司最为核心的业务是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其占公司主营收入愈50%,对主营利润的贡献高达80%以上。不过,由于2003年防伪税控系统全面覆盖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航天信息的主营业务完成了阶段性的大推广。继而从2004年开始,航天信息主营业务进入平缓发展阶段,业务发展呈自然增长趋势。鉴于此,作为公司总裁,刘振南也一直在考虑为航天信息寻找新的蓝海。
刘振南的第一步是放大主业。2005年,为了减轻纳税人负担,国家税务总局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机多票”系统,这一系统开发难度很大,航天信息研发团队率先攻克了相关的技术难关,从而撬动了新一轮的产业机会。这要归功于刘振南重视研发的一贯策略。2005年年底,他主持成立了专门的航天信息数字技术研究院,这也使得公司的技术实力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主营业务日趋成熟的情况下,刘振南开始积极开拓非税控领域的新业务。2006年,刘振南做出了进军以财务软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决策,“Aisino U3”应运而生,它是一系列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管理软件的总称,实现了企业内部财务、税务、业务的一体化处理和无缝衔接。谈到进军中小企业企业管理软件的优势时,刘振南认为:“航天信息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企业客户群体,并且拥有遍布全国的渠道销售和服务体系。”
对于时下最热门的RFID技术,刘振南也投下了重注。航天信息将RFID应用作为公司重点发展业务,并为此做了相关的技术储备,设计了基于RFID的中远距离读卡器及配套的天线,使其可以应用于生产、物流、高速公路收费、医疗、防伪等多个领域。刘振南的计划是,力争使RFID成为公司未来几年的主力产品之一。
在刘振南的蓝海地图中,还有一块业务不容忽视,即服务业务。目前,该公司在全国建立了近40家省级服务单位、700余家基层服务单位,从业人员14000余名,形成了从中心城市延伸到区县的多级服务网络。刘振南将服务定义为公司的增值产业,公司的服务网络同时也是销售渠道,使得公司新产品的上市、推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存量用户的持续增加,服务的收入将持续增长,并且增长几乎是不可逆转,预计2008年航天信息的服务费收入将超过硬件销售收入。”光大证券分析师殷鸣说。
“巩固基业、拓展主业、发展服务”,这便是刘振南为航天信息定下的清晰航向。不久前英国伦敦卡斯商学院完成的一项全球50名年轻CEO排名显示,44岁的刘振南排名第10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缺少战略规划能力的情况下,这位年轻主帅的成熟和胸有成竹便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