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泰山一石 于 2016-3-3 09:05 编辑
近日,油田杂谈看到了人一天要喝好多水才健康的帖子。谈到人太少的喝水,会出现烦躁、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皮肤失去弹性。水的作用和秒处太大了。生命不能没有水!
记得小时候,最先读到的是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当时的理解是聪明人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仁厚的人则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巍然不动。后来我又读到了“水生万物,万物復归于水”,据说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得出了万物由水生成的结论,他的格言就是:“水是最好的”。这个结论与老子的“上善若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道德经》,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利。原文是:”老子认为人世间最善良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老子的《道德经》进而对水作了以下阐述:“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特别是当一个人处于弱小劣势的地位时,只能採取以柔克刚的方法才是取胜之道。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就是其“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良的人,心胸善于保持安静祥和,待人真诚、友爱而无私,说话恪守信用。其所作所为正因为不与世人争锋争强,所以才能成就至高的美德。水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就是最大的善行。 从水的品性中得到启发,我们都知道,作为无形之物的它,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物质中去,所以才有滴水穿石之说。这个道理让我们知道了无形与柔弱的好处。其实做人的道理也是如此,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为人处世则更需要善于以柔克刚。
性情柔和如水的人,面相柔和美丽;厚德宽心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格刚烈粗暴的人,总是一脸的凶相;许多品性不太好的中老年妇女,往往一脸的刻薄相,即所谓的薄命相、克夫相,实际上不是生就的 相貌,而是长期的心与行为的作为在脸上的投影,这些相貌也在预示著其未来的命运。其实,相术也就是一种经验的积累,相由心生,由脸观心,由心知未来。
我们崇拜水,因为,水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