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出炉,全国已共有27个省市公布了各自省份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各省的改革方案的核心主要集中在“文理不分科”、“3+3”、“成绩素质综合考评”、“英语一年两考”4个方面。据西南地区著名的中高考专家周成建教授(特聘)介绍:从现阶段来看,各省改革方案可能并不能减负,反而会为学生造成3倍以上的压力! 9月9日讯:截止上月23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后称《实施方案》)。已有山东、浙江、上海、广东、江苏、河北、宁夏、海南、北京、青海、甘肃、广西、西藏、辽宁、黑龙江、贵州、湖南、四川、天津、吉林、山西、重庆、湖北、福建、陕西、江西、河南,共计27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各自的新高考改革方案。而安徽省教育厅也在不久前宣称:将在年内通报安徽省的高考新改革方案。 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新改革方案,虽然因结合了各自地区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但核心却大同小异。都主要集中在“文理不分科”、“3+3”、“成绩素质综合考评”、“英语一年两考”4个方面。 1、大多数省份实行3+3的模式。 所谓“3+3”模式是指: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含外语听力)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自己选考3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组成。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不变。计入总成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采用“6选3”模式,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2、在校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重要录取参考。 (具体参看各地区《实施方案》) 3、英语一年两考。 (具体参看各地区《实施方案》) 因为很多读者称,对新的《实施方案》不是很理解理解。为此记者特就“高考新改革方案实施后对学生、家长、学校的影响”,专程赶赴西南某重点大学,采访了已研究中高考问题长达12年之久的周成建教授(特聘)。 对于记者所提出的问题,周成建发表了6点看法: 【以下内容源自周成建教授(特聘)口述后转录】 一、在校成绩和综合素质基本上会流于形式 哪个高中不把自己的学生包装成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呢?所以就我的经验来看,(《实施办法》)实施之后必然会大面积出现:平时测验题目相对简单,让考生分数高高的;也会故意搞些活动,让学生到处写评价、盖章等等现象。 因为这些事情对于任何学校来讲,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所以,这一点在各省教育部门大力整顿、规范之前,家长、学生们无需过于担心。 当然,高考也并不是一尘不变,和过去相比如今的高考,已经越来越倾向于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再是单纯考察知道知识的多少。因此,就我的看法而言:高考能够考察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我在2004年就曾提出过:“高考是综合素质的挑战,而不是纯粹的应试目标”的说法。 二、语数外的竞争压力更大了 作为高校更清楚,语数外三科450分,才是录取过程中最重要看重的分数。这个大家可以看看江苏的高考模式就清楚了,江苏是3+2模式,也就是考语、数、外加选考两科。区别只是总分不同而已。 我们做一个数据对比: 2015年江苏考生39.29万,2016年贵州考生37.38万。 贵州2016年一本线理工类473分,文史类551分。文史类554~550段共计1065人。474~470段共计2418。文理共计3483人。 江苏2015年一本线文史类342分、理工类344分(江苏总分480分)。文史类341-345段共计1649人。理工类341-344段共计9121人。文理共计10770人。 虽然这个类比有其不科学合理的一面,比如受到重本率、试题难度决定考生正态分布不同。但是,基本可以预测,当总分从750分下降到450分的时候,重本线附近一分,人数增加了三倍以上!也就意味着考生的竞争压力增加了3倍! 即便是总分750分,我想高校在录取的时候,依然不会简单看总分的高低。比如某一个考生选考科目是物理、化学和政治,而报考的专业是自动化。那么,录取院校采取优先对比语、数、外的基础上,再看物理成绩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为化学、政治这样的学科相对而言参考价值更小了。 三、外语学科的重要性增加了 原来英语考一次,考多少分都不影响下一次考试。曾经有两年,重庆实行英语听力考两次。我一个学生的英语成绩是90分(得分率60%),而且在9月份英语听力考试中他都已经得到24分了(得分率80%),但还要继续参加3月的考试。他说这是因为:还有6分的上升空间。 所以,当外语学科考两次的时候,学生的普遍复习强度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增加。 四、6选3,大家都选自己擅长的科目 大家都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那么所有学生的科目优势就不复存在了。试想,在简单分文理的背景下,只要你某一两科有优势,即使另外一科优势不明显,那么你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现在不一样了,你有优势的学科别人也有优势。假如大家都选择自己有优势的学科,那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急剧减小,这样就肯定会造成狭小“分数区间”内竞争烈度的暴涨! 五、6选3,被迫提前展开孩子的生涯规划 实际上,大学各专业对录取是有对应中学的学科的,比如计算机专业,对应的就是数学和物理。所以,你在选科的时候,就决定了必须提前了解大学的专业、提前开始做生涯规划。 六、6选3,学生真能选到自己擅长的学科吗? 实际上,有些学科比如地理、生物这样分值较少的学科可能因为选择的人数太少,而很多老师被迫“转行”教其他学科(教师不可能随便被开除公职的)。而有些学科可能因为选择的人太多师资不够,最后学生也选不到。 在浙江实际的选科中,还出现了“田忌赛马”这样的荒唐现象。比如“兄弟学校”很多人选化学,我们学校大家就不要去选,免得竞争不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