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居民网

搜索
收起左侧

[杂七杂八] 军中绿花

[复制链接]
天衣涂艺 发表于 2011-4-22 15: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白羊座网吧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日月轮换,时间不动声色地推动着我们向前。前一年国庆的惊喜盛况还历历在目,阅兵式上那一个个飒爽的身姿还清晰地印在脑海,而新的一个八一就这样到来。

  对于军人,我们总是有道不完的情、致不完的意。在这个热浪与洪水交织、冰火两重天的季节里,一次次看到那些熟悉的绿影出现在救灾现场,如荒漠的胡杨一样挺拔,久远而清晰地记忆就如夏日的太阳一样喷薄而来,伴随着一声声嘹亮的军歌,在心上久久回荡。

  血色弥漫的抗战年代,是他们冲锋陷阵,翻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挺进大别山,与敌人不断周旋,才守住脚下这片洒满热泪的土地,保住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物资匮乏,是他们身先士卒,引领着一批批的人北上,爬冰卧雪,将原本杳无人烟的“北大荒”开垦成粮米充裕的“北大仓”。

  即便是在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各国之间暗自较量,试问一下,如果没有我们可爱的人民战士们昼夜不息地驻守在边疆,我们又如何能够平静安逸地生活在这方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生活在这个年代,我不曾身临其境地感受过战火纷飞年代人民战士的热血沸腾,也不曾亲眼见证解放军战士们穿山越岭、殷勤垦荒,用坚韧毅力在险峻的川藏间修筑起第一条公路的钢铁精神。关于过往的一切,我都是从流传下来的书本及影片资料上获得,但是仅仅是这样,那些震撼的场景已足以令我感动。即使董存瑞早已尸骨无存,即使邱少云早已灰飞烟灭,即使雷锋早已归于尘土,可是那一缕军魂却永垂不朽,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代代相传。

  我清楚地记得1998年那场百年难遇的灾难,宽广低矮的平原一夜之间洪水泛滥,多少人失却了家园。那个时候,是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划着橡皮艇,拉着长索一点一点艰难地向前,把困于荒岛孤树上的幸存者救了下来。每当想起他们手牵手用身体堵住被水压冲击得溃散的临时堤坝的场面,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涌上来。而今历史重演,又看到洪涝中那一个个为他人安危疲于奔走的身影,心里的感慨更甚。


  我也清楚地记得08年那场旷世的地震发生的时候,是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冒着被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的危险几十里徒步行进,抑或是顶着风雪日夜兼程,在第一时间赶到灾难发生的地点,抢修设备,分发食物,让受灾的人们看到第一缕希望。我们的解放军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他们身体力行地实践了对全国人民“军民一家亲”的诺言。每当我再看到那些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场景时,便会感动得泪流满面。

  平日的生活中,我们可爱的解放军战士也是随处可见。炎炎烈日下,他们走家串户为贫苦人家送去一丝清凉;霏霏冬雪中,他们跋山涉水为边远山区送去一缕温暖;春夏秋冬里,他们马不停蹄地为孤寡老人送去一分关怀……他们对人民的贡献风雨无阻,四季不断。他们驻守边疆的时候像山一样伟岸,可是他们面对人民的时候又把腰低到了尘埃里,能屈能伸,又怎能不叫我们不打心底里佩服。


  每个少年的心中大概都有着一个关于英雄的梦想,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也曾经梦想过要成为一名军人,可以如傲岸的冬梅一样笑看风雪,守卫边疆。尽管现实的种种因素交叠让我无法实现这种梦想,但我对军人的崇尚丝毫不减。我多想亲手编一个花环挂在那铮铮铁骨男儿的脖颈上,多想亲手沏一杯清茶捧到那英勇巾帼英雄的手上,多想亲手织一面锦旗披到那热血边疆卫士的双肩上,可是军纪严明、舍己为人的他们又岂是会随便接受的,我也就只能保留这份心愿和信仰。

  如今我唯有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3周年之际,一遍一遍地听着那些慷慨激昂的军旅歌曲,借居民网向我们最可爱的人传达一丝敬意,寄一分感想:你们的精神将同那军中绿花一起,永开不败,常驻我们心上。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天衣涂艺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天衣涂艺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