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居民网

搜索
admin 发表于 2017-3-30 09: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电信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南阳市油田七中  祁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许苍天有情而多泪,从我记事起,清明时节下雨的频率很高,跟着父亲在清明节扫墓的次数很多,坟前冒雨踩泥的记忆已结晶成一种难忘的风景。每每回首清明,我就会有很多追思的伤感与感动。
清明节祭祖,人们大都会准备好火纸、冥币、鞭炮、祭食等,到已故亲人的坟前祭奠扫墓,离故乡确实太远且无法及时回故乡的人们,有的就在清明节晚上,在所工作的城市十字路口点烧纸钱,祭拜另一个世界里的亲人,寄托绵绵的哀思。在清明节的晚上,河南油田不少的十字路口,就可见一位位一群群虔诚点烧纸钱的人。也许,一些年轻人路过见到,会把这种虔诚的祭拜行为视为封建迷信。其实,这种祭拜文化与纯粹的封建迷信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清明祭祖,其实是中华民族一种绵延不绝的文化,在以一种古朴的方式薪火相传。
祭祖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延伸。清明节祭祖的日子里,人们会不由自主怀想起自己已故亲人生前的辛劳俭朴,生前对自己的呵护关爱,生前对自己的叮咛嘱托,生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祭祖,其实是在重温一种凄美的记忆,也是在警醒自己牢记肩负着的家庭与家族承前启后的使命。
祭祖文化,同中华民族其他文化一样,具有超乎寻常的韧性与历史的穿透力。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受到很多次的外敌入侵,一些入侵者妄图用异邦文化改造乃至扼杀汉民族文化。然而,适得其反!
强悍无比的蒙古大军,用军事的力量灭掉了大宋,但是蒙古的文化相对于大汉民族的文化,不亚于湖水与大海的较量。随着大元朝的土崩瓦解,蒙古文化在中原大地随即黯然谢幕,而中华文化以“野火扫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劲姿态,依然繁荣在华夏大地。
清军入关之初,为方便统治,清朝所有施政文书都以汉文、满文两种文字发布。到乾隆中期,满人几乎全部以汉语为母语,满文渐渐成为仅用于官方历史记载用的纯书面文字。到19世纪,官方文件中的满文已基本为汉文所取代。足以可见,汉文化百折不挠的生之力,在伴随着铁马金戈而至的异族文化面前,不但没有折服,相反的是,居然征服与湮没了入侵的异族文化。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明,负载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安放着一个民族的情感,寄托着一个民族的希望……
回首前几年,河南省周口市官方曾经折腾了好长时间的“平坟掘墓”运动,最终以虎头蛇尾的形式闭幕。当初,周口市的平坟运动曾经搞的轰轰烈烈,曾经在当时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占尽鳌头。然而,严重伤害民意,严重伤害文化,严重伤害人民情感的政府行为,终究是昙花一现。我不太清楚周口主政者的具体情况,也不明白其真实的初衷是为了土地还是为了政绩,也不能胡乱推测其政治目光的短视,更不能妄下断语其决策的武断与无知……
固然,目前中国的耕地很紧张,平坟掘墓可以腾出不少的耕地。但是,土地固然重要,而民心比土地更为重要!
况且,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有这样近乎共同的认知——“与掘祖坟墓者有不共戴天之仇!”因为,祖坟中安息着自己无比崇敬与感激的亲人,而祭祖文化素来“事死如生”。平坟掘墓,是对逝者身体和家园的伤害,是对生者孝心与情感的伤害,更是对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深深伤害。从这一点来认识,周口平坟掘墓决策者,对中华某些文化的认知实在过于肤浅,乃至无知!
所以,对周口市的这一偏激作法,中央好像自始至终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从本质上讲,平坟还耕,应该说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共和国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再好的事情,也需要先说服群众,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否则,搞得民怨沸腾的政策,绝不是好政策!搞得民怨沸腾的官员,也绝不是人民欢迎的父母官!
清明祭祖,是一种古老而青春的文化。我清晰记的在我小的时候,乡村的父亲,每每在清明祭祖时都不忘带着我……那其实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在用一种朴实的方式传承着一个民族一种伟大的文化。
今天,虽然父亲已离开我20余载,但是,我对清明祭祖的习俗,依如当年的父亲一样并不陌生;我对清明祭祖的态度,也依如当年的父亲一样虔诚;我对清明祭祖的感悟,也许依如当年的父亲一样深刻而丰富。不过,看着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看着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看着这些似乎已淡漠了人际与亲情的孩子,他们似乎也已经淡漠与陌生了清明祭祖的习俗……我的心不由地沉重起来——也许,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对一个平凡清明节的关注与认知,他们或许失去的是一种对孝道文化的关注与解读。
但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仅仅停留在书声琅琅的教室,而是,如同这近在咫尺的清明文化,融入学生的血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admin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admin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风言风语 发表于 2017-3-30 09: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 移动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想着你的名 发表于 2017-3-30 12:44: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中国 移动
白秋街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生地养 发表于 2017-3-30 19: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 联通
本帖最后由 天生地养 于 2017-3-30 19:28 编辑

  清明祭祖,是一种古老而青春的文化。我清晰记的在我小的时候,乡村的父亲,每每在清明祭祖时都不忘带着我……那其实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在用一种朴实的方式传承着一个民族一种伟大的文化。文化须得言传身教,一点儿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笑看人生DEZY 发表于 2017-4-1 21:5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 联通
祁老师,才华横溢,字如珠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zuser_KTUS 发表于 2017-4-1 23:0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河南省 移动
好!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aoK 发表于 2017-5-7 15: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江苏省扬州市 电信
祁老师,我的初中老师,这么多年还是文采依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