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6235
- 积分
- 22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7-5-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在发展文化产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的主旋律下,教育培训行业逐步走向产业化,这不仅预示着处于起步阶段的培训产业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也让我们看到无论何种类型、规模的培训企业所肩负着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企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应对竞争机制,引领教育培训产业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跨越?这是我们面临的新的文化产业命题。但是,在发展的途中,教育培训行业逐渐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越来越成为了滞碍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的挡路石。
行业诚信度下降,家长信任度降低
纵观近年来教育培训行业的投诉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承诺无法兑现,与家长提前签承诺书、提分保证书等,最后承诺无法兑现;二是宣传时夸大师资,连续上课却没有效果,白白花了家长冤枉钱;三是承诺了开课时间却不按时开课,导致其它辅导班也没能报上,耽误考生宝贵的备考时间;四是不履行合同,家长要求退款,玩文字游戏,千方百计强调学生或家长的过错。
部分培训机构的短期逐利行为和浮躁心态,造成了教育培训行业的诚信危机,导致整个行业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投诉越来越多,诚信度急剧下降。
中国社会当前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不讲信用问题,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而且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社会公正,危害社会稳定,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我们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弘扬诚信传统美德,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加快诚信记录建设,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让诚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