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居民网

搜索
传说 发表于 2010-5-30 17: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 联通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油田供暖站烧的都是煤,附近的小区和村庄,只要供暖站开工,空气里面很多黑色颗粒。院子里晒得衣服,一天就会落上一层灰。烟囱里面冒的烟,称其为“黑龙”也不为过。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供暖站排放出的废气、粉尘对咱们的危害有多深吗?建议有关部门去治理一下,让供暖站在排除废气时,先处理一下。不说避免污染,最起码要降低污染吧。煤燃烧的危害请看下文:

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CO)是一种对血液和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含二价铁的呼吸酶结合,形成可逆性的结合物。
    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将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氧血红蛋白(O2Hb)被输送到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参与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将进入机体血液。进入血液的一氧化碳,优先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COHb),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00~300倍。碳氧血红蛋白 (COHb)的解离速度只是氧血红蛋白(O2Hb)的1/3600。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仅降低了血球携带氧的能力,而且还抑制、延缓氧血红蛋白(O2Hb)的解析和释放,导致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严重者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
    此外,机体内的血红蛋白(Hb)的代谢过程,也能产生一氧化碳,形成内源性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正常机体内,一般碳氧血红蛋白(COHb)只占0.4~1.0%,贫血患者则会更高一些。
    一氧化碳对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和机体吸收高浓度一氧化碳空气的时间长短。一氧化碳中毒者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 (COHb)的含量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关系,中毒的严重程度则与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 (COHb)含量有直接关系。
    心脏和大脑是与人的生命最密切的组织和器官,心脏和大脑对机体供氧不足的反应特别敏感。因此,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机体组织缺氧,对心脏和大脑的影响最为显著。
    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ppm,10分钟过后,人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 (COHb)可达到2%以上,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反应,例如,行动迟缓,意识不清。如果一氧化碳浓度达到30ppm,人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可达到5%左右,可导致视觉和听力障碍;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达到10%以上时,机体将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例如,头痛、眩晕、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等。
    由于一氧化碳在肌肉中的累积效应,即使在停止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后,在数日之内,人体仍然会感觉到肌肉无力。一氧化碳中毒对大脑皮层的伤害最为严重,常常导致脑组织软化、坏死。
    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脏也能造成严重的伤害。当碳氧血红蛋白(COHb)达到5%以上时,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COHb达到10%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25%,心肌摄取氧的数量减少,导致某些组织细胞内的氧化酶系统活动停止。一氧化碳中毒还会引起血管内的脂类物质累积量增加,导致动脉硬化症。动脉硬化症患者,更容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2.5%,甚至1.7%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就可能使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时间大大缩短。
    人体内正常水平的COHb含量为0.5%左右,安全阈值约为10%。当COHb含量达到25%~30%时,显示中毒症状,几小时后陷入昏迷。当COHb含量达到70%时,即刻死亡。血液中的COHb含量达到30%~40% 时,血液呈现樱红色,皮肤、指甲、粘膜及口唇部均有显示。同时,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甚至突然昏倒。深度中毒者出现惊厥,脑和肺部出现水肿,心肌受到损害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极易导致死亡。
    美国卫生部门把碳氧血红蛋白(COHb)不超过2%作为制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限值标准的依据。考虑到老人、儿童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安全,我国环境卫生部门规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的日平均浓度不得超过1毫克/立方米(0.8ppm);一次测定最高容许浓度为3毫克/立方米(2.4ppm)。
大气污染物中的一氧化碳,就是我们熟知的所谓“煤气”中的主要成份。这种有毒的物质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稍溶于水,可溶于氨水。在空气中不易与其它物质产生化学反应。一氧化碳是在燃烧不充分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民用炉灶、采暖锅炉和工业窑炉,特别是机动车辆是一氧化碳的发生源。
一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在大气中可停留2-3年。因此,这是一种数量大,积累性强的大气污染物。
混在大气中的一氧化碳是一种对血液、神经有害的毒物,随空气进入人体,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能与血液中经细胞里的血红蛋白、血液外的肌红蛋白和含二价铁的细胞呼吸酶等形成可逆性结合。当肺泡中一氧化碳分压小于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分压时,一氧化碳容易从肺中排出。通常,停止呼吸一氧化碳时,第一小时排出量多,但碳氧血红蛋白可保持一定时间,全部解离需数小时,甚至一昼夜以上。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和血红蛋白的亲合力大200-300倍。碳氧血红蛋白不仅减少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而且减缓和抑制氧和血红蛋白的解析与氧的释放。两者相差3600倍,因为碳氧血红蛋白的形成不仅使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作用,造成缺氧血症,而且它能妨碍氧和血红蛋白的正常解离,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而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在缺氧情况下,脑血管先发生痉挛,而后扩张,以至通透性增加,严重时发生脑水肿,继而发生脑血管病变,造成大脑一定部位局灶性软化和坏死。
高浓度引起的一氧化碳急性中毒,中毒者出现脉弱,呼吸变慢,最后衰竭致死。近年来,根据动物实验和大量流行病学调查都证明长期生活在低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的心血管病人,能促使病情恶化,使血液中的类脂质和胆固醇在血管里沉积。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在神经系统症状中会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降低等神经衰弱症候群。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通过对吸烟和非吸烟孕妇的观察,吸烟孕妇分娩的胎儿有体重低和智力发育迟缓的趋向。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到室内通风流畅。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传说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传说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李重 发表于 2010-6-1 23: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联通
我好指望早点买车呢
广告招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足球迷 发表于 2010-6-12 09: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 联通
那也没办法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