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b2004110 发表于 2011-8-7 12: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南阳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166187 清初小说戏剧评论家金圣叹去世:
金圣叹(16081661年),名人瑞,字若采,明末清初南直隶(清改江南省)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被誉为白话文的先驱。他曾修订《推背图》。
    本名叫张采,因过继给亲戚,改姓金。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狂傲有奇气,戴贝壳眼镜,才华横溢,有吴县第一神童之誉。王应奎说他“颖敏绝世,而用心虚明,魔来附之。……下笔益机辨澜翻、常有神助”。圣叹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逐一点评,称之“六才子书”。
    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五十四岁时因“哭庙案”入狱,冠上“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之罪,狱中有家书:“字付大儿看: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ㄧ传,我无遗憾矣。金圣叹绝笔。”同年七月十三日于南京三山街头处斩,临刑遗言:“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同案难友共有十八人;据说他的头落地时,耳里滚出纸团写着:“好快刀!”。
    胡适说他是“十七世纪的一个大怪杰”,写过《不亦快哉》三十三则的妙文,妙趣横生,内容则生活中俯拾即是,如“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存得三四癞疮于私处,时呼热汤,关门澡之,不亦快哉!”。
    金圣叹受李贽影响颇深,毕生反抗传统,“六才子书”的观念,是受李贽的启发。明末清初名剧评家李渔《闲情偶记.格局第二》说,“读金圣叹所评《西厢记》,能令千古才人心死。……自有《西厢》以迄于今,四百余载,推《西厢》为填词第一者,不知几千万人,而能历指其所以为第一之故者,独出一金圣叹……圣叹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发,穷幽晰微,无复有遗议于其间矣。”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b2004110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b2004110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