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79
- 积分
- 213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昨晚,正月十五,在婆婆家聚餐,团圆,是婆家的大事。
干杯,愿你我都有吃饭的好心情,吃完汤圆,这新年庆祝就算告毕。
过年是一种形式,婚后的女子无论多么自立,多么能干,也最终得回归家庭这个主题,担当好法律赋予你的妻子、母亲的角色,而女儿这个天然的身份最终只剩得一个亲情的称谓,长大,有时候觉得最歉疚父母的,亏欠他们的其实无法经济估量,父母从我这里没有多少补偿,按时间分配,在夫家的孝心、时间比娘家要多很多。
今年是我结婚以来第一次出游,终于逃得一份清闲,那种自结婚之初就一直渴望得到而没有得到的自由感。而回来后大家族接二连三的聚饮就一直没有停歇,而今的我早已平和了当年的浮躁,再不气盛,不用负累,只需要带一份好心情陪大家高兴欢饮,是最简单、最容易不过的事了,你高兴了,你周围的世界也为之欢颜,这是一笔多么划算的交易啊。
正月十五的大兴善寺人山人海,烧香的人群排成了长队,我恰巧记错了时间,先一天已经膜拜过,就慢慢的转转,没有凑这个热闹。
忽然间,一个陌生的电话打来,一接,原来是小弟妇从单位打来的,我心里掠过一丝阴影,猜到是怎么回事。
接通片刻,电话那头嚎啕大哭,委屈得语不成句,说起昨天她娘家人来送灯笼,刚送走下楼,婆婆大怒,骂人摔东西的情形。让小弟媳实在难以接受,说就怕在家吃饭不愉快,在外面吃的饭,过来坐坐。小弟媳说婆婆这样无缘无故的发难,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无法提防,心脏简直要吓出病了。
无奈。
弟媳信奉天主教,很虔诚,知道艰苦创业,很踏实地谋生,也能干,对婆婆很尽职,所有洗涮事务都能做得很好,确实让我省心不少。
知道她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没有倾诉的地方,就听的时候多,说的时候少,尽情让她倾诉委屈,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窗口。
晚上约了大弟媳一起吃饭团聚,顺便劝劝小弟媳。
对于婆婆,我却真的没有什么话说。一个病人,你能怎样。
一直劝告自己,劝告弟媳:婆家,去掉那个“婆”字,大家就是一家人,别和老人计较,更别和生病的老人计较,忍一忍,受点委屈,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我们就当积累福德,给儿子做榜样呢,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
事实上,我心里知道自己的话语没有力度,连自己都没有说服多少,一直隐藏心里多年的冤屈,在劝说中却不由自主让眼泪泄露了秘密。
我和以前身体尚健的婆婆相处过一段时间,对她要强个性的惧畏是有记忆的,也有些许不快,只是多年来,我一直将它尘封在久远的地方,从不去触摸历史,只让自己尽一个后辈孝顺的义务,对长辈、生病的老人应尽的义务,尊敬而不热爱,至于生活的琐碎,我会用极深的定力来忘却。
可是婆婆大人,您能不能让我们好伺候一些呢?
当我和两个弟媳在一起谈这事的时候,都有共同的感觉,您是一个不太好相处的人,和谁过,谁都会最后落个不好,那么,挑来拣去,谁还敢和您再亲近呢。纵然我们有温暖石头的心,也不能时不时的被泼凉水,那么,没有等石头暖热,暖石头的人早已成为冰块了。大家都做得不错,您就不妨宽容一些,多些笑容,好让大家安心地赚钱养家、养您。
好在先生会处事,“圆滑”地“哄骗”了我若干年:你都是大学生,我妈是小学生,没有文化,你别和我妈一样见识,老人么,顺着她些。
背地里,又趁他妈心情好时候说:人家媳妇在她家呆了二十多年才来咱家,脾气秉性也会有,你自己几个儿子,还性格不一样呢,怎么能让媳妇按您想法做呢,您就不能像对儿子一样宽待儿媳一些。
如此,也就不复计较过多,只看到该做的事。妯娌们交换过意见也就过了,计较长辈的过失总有些不好,犯了大忌。于是,就将劝说婆婆的光荣任务交给他的儿子们,亲儿子,亲情解劝,也许能效果好些。
两个小叔子都还朴实、孝顺,很努力地做满一桌子佳肴,大家围绕一起,白酒干过,稠酒继续,凉菜吃完,汤圆接底,当最后一大盘子武家特色的手工碱拌面端上桌的时候,我早已肚肠滚滚。
新春已至,万事待举,牛年吉祥,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有功夫叹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