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48
- 积分
- 70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病了
是不是
你的柔情
更珍贵一些
我不知道,是否即是貌似坚强的人,内心也有很水性的一面,我只知道,自己病痛的时候,更需要身边那双温暖的手,而婚姻生活步入中年的时候,双方彼此的磨合已经日臻成熟,熟悉得对方的呼吸都有相似的成分。
有句话颇有戏谑:握着妻子的手,就像左手握右手,什么感觉都没有。就是说这时的婚姻当事人的。
那天是周末,中午还在锦元翔和家人一起吃饭,饭后和两个弟妹楼下聊着的时候,忽然就像中邪一样,身体后背一阵骤冷,感觉轻飘飘起来,感觉不妙,赶紧回家休息。
这一睡,就浑身乏力,看着阳光也昏暗暗的,似乎每根骨头都在奇怪的疼痛着,让我没有起身的力量,一直昏睡到第二天晚上。
想着第二天还有接待活动,要强的我似乎病轻了一些,周一勉强支撑着接待完,晚上又回复了最初的感觉,似乎比当初感冒初起更难受了,只好昏睡,不管一切。
奇怪,平素很忙碌不按时回家的他,这时哪里也不去,一会儿过来:要不要喝水?感觉好一些没有?有些腻烦,但自己也承认:病痛时,我感冒发烧得迷迷糊糊、浑身燥热的时候,脑海里幻觉布满的还是渴望,这可能是人性深处的本能需求,身体不适时表现更加明显吧,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心理的依赖程度比平常要高,很需要这些温情,这时的温柔就俨然是及时雨、雪中炭。
婚姻生活长久了,爱情的成份淡了许多,亲情成份在增强,彼此的照顾自然而然,这基于一种责任和义务。
躺在床上,看他和儿子说话,家务、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粗中有细,安排停当后然后出去买菜,回来又不停歇地忙着择洗,做好后叫我们一起吃,虽然我并没有胃口,依然懒懒地躺着,还是勉强进几口,以示对他的鼓励,看得出来,先生对自己的成绩被欣赏,感觉是喜悦的,儿子一会儿过来蹭蹭,一会儿像孩子一样腻歪我一阵,心理丝毫不受影响,这种和谐是初婚二人世界不具有的,只有婚姻进入平坦期才有的景象,淡然是必然,但这种淡然有一种果子收获的充实。
想到那些不和谐的婚姻,将这时婚姻的平淡作为借口,红杏出墙,夜不归宿,到对婚姻另一方毫不吝惜的找碴、滋事,以至拳脚相加,就感到婚姻成为桎梏,像鸡肋一般难受,造化弄人的悲哀,同是月下老人牵就的红线,怎么就系错了彼此的位置。
其实,只有极少数婚姻是包办的痛苦婚姻,大部分自由自主的婚姻,最初都是相当不错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经济地位、思想认识出现了偏差,对自己、对婚姻的承诺全然不顾,说到底是一种家庭生活责任心的严重缺损,面对这种婚姻生活,真是让人无奈。
爱屋及乌式的爱,会首先为对方,为对方家庭考虑,而不是自己的利益,是因为婚姻彼此熟悉了解,熟悉到左手握右手,你的就如同我的一样,自然而然的行为。
前天,我老家人来电话说,家乡由于新修高速公路、铁路从村中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通知沿边涉及的坟茔必须迁移等事项,爸妈、大伯决定回去一趟。
爸爸来电话原意是告诉我中午家里没人,怕我吃饭不方便,一点也没有麻烦我们的意思,已经决定乘公共汽车回家。
旁边正干活的先生听到了,忙对我说:爸妈要回去?啥时?你先不要让他们坐公车,我看明天我有空,送他们回去,他们坐车不方便,你爸妈身体还行,你大伯身体怕不行。爸妈分外开明,怕给女婿工作添麻烦,极力说明不用。先生用公车极严谨,一般不私用。这次以毫不质疑的口吻说:爸爸,没事,你等我明天电话。翌日上班安排好,接了父母、大伯回家去。
下午一回西安,爸妈的电话就反馈给我,对女婿做事的细心、周到、有条不紊极为赞赏,说是先生带他们回老家,办完事又带他们专程去县上品尝小吃,末了给大伯、爸妈又多打包一份带回去,因为大妈没有去,给大妈捎一份,大伯的满意也是明显的,饭馆里给大妈打电话,大妈也很高兴。
关于这些,都是父母告诉我的,老公从无半点表功意象,我家的事就是他家的事,而我一旦将家人、家事托付给他,也就完全地放心,再不操心过问。
这点放心,也常常让我感觉婚姻的保险系数是有把握的,彼此的绝对信任不是空话,是基于理解,基于关爱,基于责任,婚姻之帆才能一往直前。
相识是一种福,相投是一种缘。
我们不能只是指责婚姻之鞋的不合适,而从不想办法改善它,更新它,付出爱心和精力,那怎么能行呢,只是索取,不想付出,这样的人最终是不会盈利的,婚姻更是这样,善于经营才能日臻完备,硕果累累。
我们常常需要做的只是改变一种心态,多换位为婚姻另一方考虑,心态一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一改变,你的人生就跟着改变。常怀喜悦之心,幸福就离我们不太远了。
每时每刻,很努力地静下心来,聆听爱人的关怀,捕捉阳光的温暖,生活就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就能自觉地珍惜拥有,快乐地活在当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