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05
- 积分
- 64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昆明植物研究院的植物园面积很大,其地方玩几天也玩不过来。茶花园是单独的,我们走遍茶花园后已到中午了,于博士也已开完了会,在门口等我们呢。
中午饭就是在茶花园大门对面的他们研究院的饭店吃了饭,饭后于博士陪同我们参观了几个地方。假如不是于博士带领,我们在那里如何游玩还不得而知,连小时也不太熟悉。
植物园不光是休闲好去处,也是学习植物的好课堂。院内设有科普园地和各种标本室和展览室。
于博士还常常给我们解释、介绍院里种植的各类植物的特点、用途、性质。即使这样,植物园里植物太多了,有好多于博士也说不出名字。
在院里看到昆明院的创建人蔡希陶纪念碑,由方毅写了纪念碑文。
蔡希陶(1911—1981),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虎鹿镇蔡宅村。青年时酷爱文学,创作短篇小说《蒲公英》,受鲁迅称赞。因家贫难上高中,遂进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当练习生。1932年,从四川宜宾出发,徒步沿金沙江入云南考察。野外调查3年,采集植物标本1万多号,并发现油瓜,引种成功。抗日战争期间,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迁至昆明,改称云南省农林研究所。1938年成功引进名贵烤烟大金元、红花大金元,育成云南一号。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后改名植物研究所)主任。1955年,周恩来、陈毅莅站视察,解决经费、场地等问题。奉命继续寻找植物资源,在瑞丽发现两棵三叶橡胶树,1955年种芽嫁接于实生橡胶苗获成功,发展成大规模橡胶园,使中国进入世界产胶国前列。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在西双版纳创建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和热带植物园和大勐龙生态群落研究站。1961年,在勐连山中找到自唐朝以来一直靠进口的内科名贵药物“血竭”资源龙血树。终生研究植物资源及对植物资源进行分类,积累了珍贵的植物标本和资料。为植物资源学、植物引种驯化、人工植物群落等的研究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奠定中国人工植物实验群落学的根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植物学家、植物资源学家。历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副院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当选云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对我国植物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我们去时,在纪念碑前有人刚刚献上了鲜花。春节期间我们在瑞丽时知道那里有大片橡胶园,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没有蔡先生的发现和培育没就没有中国自己的橡胶资源,仅此一点就得大书特书。
向那些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科学家们致敬!
[img]http://bbs.hongxiu.com/pic/2009/3/4/233749182577.jpg' ]

(注:部分知识性内容,来是网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