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居民网

搜索
宇宙大爆炸 发表于 2010-6-11 02: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 联通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很多天以前,形形色色的粽子,就已经上了超市的货架和冰柜。甚至于,已经成为了超市里的主打项目之一了。最近这些天,菜市场里的粽叶摊,也已经漏了脸。只不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年卖粽叶的摊点,似乎特别的少,因而不太显眼。再则,这些天,大街小巷地,买香包挂件的小摊点,也已经越来越多了。这一切,都在提醒人们,端午节快要来到了。
  不过,在来去匆匆的人们当中,肯定也有不少的人,直到前些天,还说不出这个端午节的具体日子。那天,听见街上有两个人在对着话,一问一答地,我也才弄清楚了,这个端午节原来就在28号呢。其实,从超市里买回来的肉粽子,到那天为止,也已经吃过好几次了。
  看着菜场里交易着的那些湿润的、鲜绿的、窄窄的粽叶,品赏着超市里的带有时尚包装的粽子,不禁联想起童年时候的情景。
  记得住在南方的童年时候,人们用的粽叶,都是从南货店里购买来的。而且,南货店里出卖着的粽叶,都是经过晒干了的干货竹叶子。那些干性的粽叶,挺挺的、硬硬的,可以存放很长的时间。不像这里出卖的新鲜的粽叶,三两天地,就会坏掉了。记忆之中的那些粽叶,似乎都特别的宽。也不像这里出卖的粽叶,就如同山坡上的灌木丛中的叶子的那般。而且,如果将它们晒干,似乎就成不了形了,就只能作废了。
  记忆中的小时候的南货店,也就是现在常见的杂货店。里面什么都有得卖,包括吃的食品和用的杂品。那些南货店的具体样子,在我的脑海里,至今还十分的清晰。还记得,到南货店里去买糕点的时候,店主总是要用质地粗糙的黄色厚纸,将糕点包装得有棱有角的。上面还总是要加上一条印有店名的大红纸条作为装饰品,再用一根纸质的绳子捆扎好,显得既精致又美观,还便于人们携带。可惜,现在这些做法已经失传了。还记得,在南货店里买粽叶的时候,粽叶的单价,是按照它的宽度与质量来分档的。并且,卖家都是先将粽叶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样子,按照重量来称量着卖。
  记得小的时候,每逢端午节来临,母亲都要带着我们包很多的粽子。而且,每次包粽子的时候,都是以母亲为主,我们孩子们给她帮些忙。就在这些帮忙当中,不知不觉地,孩子们也就学到了一点本事。在脑子里留下了一点,关于中国文化的印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每次母亲总是只包肉粽子,从来的,也没有包过其他的粽子。所以,我一直以来,也就都偏爱吃肉粽子,而不喜欢吃其他类型的粽子。我的这种偏好,应该说,也是母亲留下的印记之一了。
  母亲每次包肉粽的时候,首先要将干的粽叶浸入水中,放在大锅里煮一遍,才能使得粽叶有韧性。再将煮过的粽叶,一张一张地用水清洗一遍,洗去黏在粽叶上的污垢。将糯米放在水里泡透、淘净,并且滤去多余的水份。再在糯米里加上足够的酱油,并且上下反复拌匀。将肥、瘦皆有的猪肉,切成适当大小的块,放在酱油里泡上足够的时间,以便去掉腥气、增加鲜味。包每个粽子的时候,都需要用去三张粽叶。其中,两张作底,一张作盖。用绳子捆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困得紧。这样烧出来的粽子,才会很紧密而口感好,才不会像稀里哗啦的糯米饭那样。煮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将全部的粽子淹没在水面以下,一定要长时间地用文火煮。这样,粽叶的香味才能不被蒸发掉,也才能使得粽叶的香味、糯米的香味、肉的鲜味和酱油的鲜味四者充分地融合。通常的,母亲都是用特大的锅,在文火上煮一夜。到第二天早晨,鲜香融软的粽子才能煮成功。
  母亲做的粽子,是我的人生中对粽子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最美好的人生印象之一。它,值得我回味无穷。

  (09年5月)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宇宙大爆炸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宇宙大爆炸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