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居民网

搜索
jjp1 发表于 2010-6-11 02: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 联通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经过一个假期回来,新建的学生宿舍群如雨后春笋般地耸立在学校后的山坡上。学校又要扩招了,似乎这个以农为主的院校是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下达后首先的受益者。虽然它喊的口号是“扎根边疆,服务三农”但外省的学生都不愿留下来,就是本省的也叫嚷着要走出去。宿舍虽成型,但还没装修。可能因为劳务纠纷吧,两个月前,农民工都丢下工具走人了。我想,不用两天会再来一批的。一周后来人了,但只是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
??学生食堂早点摊已收了只剩几个装馒头的空盘子。在这时,食堂后的新建宿舍旁仍旧升起了缕缕炊烟,老头早早地起来吸了一大阵烟筒后开始煮早饭了。他笑着对在食堂打工的大妈说,昨晚朱老师又送米来了,游老师给我带了一大捆黄烟,雍老师告诉我学校农场里什么菜都有,你想吃什么自己去弄。灶台比我们野炊时搭的结实多了,里面烧的总是会冒出黑烟的塑料管子:那是工人用来排地下电路的。他选唯一装好自来水的那栋住了下来,为数不多的家具放进了进门的第一间。宿舍建了十八层高又在山坡上,自然成了这一带的最高建筑物。第十八层落成那天,校长匆匆地赶来参加了剪彩礼,化肥厂的工人、附近村子的农民也来了,从一年前他们就看着楼越来越来高,许多人还在上面加上了小额赌注,看谁能猜中它到底能长多高。在建筑工人走后的某天清晨,我打算爬到楼的天台上体验高高的感觉,的确是高,但没对面的龙头山高,我觉得视野还是不够宽阔。灰心后,又觉得就这样下去了不值,把一个六十多公斤的人搬到十八层不容易,我就在懒在天台睡了一觉。时间长了竟成了习惯。我在性情上是一个懒惰的人,总希望能免去一些自己在做新的选择时所做的麻烦,似乎这就是促成习惯的力量,不然怎么会在我不想去教室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个地方,完全不用思索。因为昨晚熬夜看书,今早被吵睡后,我到这个地方来了。老头还在吃饭,并叫我来喝碗酒。前次下雨,就和他吹了好一阵子的牛,我跟他算是认识。我开玩笑的说:“你把酒倒好,我去去就来。”然后径直的往楼上去了。
??他告诉我他也算是这个学校的人,四十年前他在校图书馆里当清洁员,后来学校迁走时就忘了带上他。往楼上爬的时候,我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想到了《天龙八部》中在少林寺藏经阁里的“扫地神僧”,他会不会也是隐姓埋名的“高手”。希望等下能在梦中能再把金庸在《天龙八部》中丐帮围攻少林那段重温一下,说不定老头真是那么个神人。在楼顶睡其实不太舒服,好在非常安静。教室里我受不了老师用扩音器讲课,听不进去又睡不着。宿舍也一样的吵,学校请来打扫走道的那两个大妈嗓门特别大,第一讲的上课铃声同样也是她们上班的信号。她们从来没迟到过,挺敬业的——从她们拖地的响声能知道。这样的工作似乎能给她们带来快乐:不需要面对高贵而傲慢的嘴脸,也没上司的强行指使。两个人就这样各自一层的一层的往上拖,但她们不安于寂寞,楼上楼下完全以吼的方式进行聊天。睡觉是进行一种内在的活动,这时的外在份扰对我就成了一种麻烦,甚至是某种可怕的骚扰或负担。所以,我很悲哀,自己床不能睡,只能爬几十米的高空去。我原谅她们,因为我赶不走她们。再说,我认为她们不懂真正意义的精神世界对一个人的重要。她们全依靠辛勤的劳作以解决每天的温饱和其它每时每刻的燃眉之急,累了就睡;最后再加上以多年的经历接受过来的一些由儒家演变过来的人生观而度过其一生。
??在我到达楼顶时太阳已高高的挂在楼上方,对面的树林在阳光下显得的更加幽深、葱郁,时而能听见布谷鸟温暖的鸣唱,半空中来来回回的燕子把虫子搬到了那住着孩子的小窝。我觉得观赏这些动物的一举一动是多么特别的乐趣,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率性是人类永远也模仿不来的。它们把一却生物的本性以如此质朴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人呢?在衣服的遮弊下变成了一幅滑稽、丑陋的模样。此刻我觉得正在抽烟的自己仿佛怪物,还有下边世界里在进行各种经伪装过的活动的小丑们。抽烟、喝酒、纵欲等等的人类行为,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污点。楼下摆动尾巴的狗悠闲地吃着食,老头在摇椅上睡着了。文革和媳妇离婚后他一直没找,就以狗为伴。面前这只,是他养的第一个狗的孙子了。他们相处的很融洽,像亲人。
??顺着这里往山坡一直上到和宿舍楼差不多高的地方,是学校的一片桃林,它们在一条水平线上,但相继很远。远远的望过去,桃林很美,在里面上实践课时是根本感受不到的。就像别人的幸福一样,总是那么令人向往,而自己真正体验时又绝然不知。家乡也有一片桃林,同样的情景——从我们中学的教学楼看过去。但那时,我完全看不情它的样子,尽管不是很远。老师告诉我们那是桃树,等桃成熟时,他会教我们怎样绕过守桃人去偷桃吃。我们就像期待高考一样的期待着它的成熟。后来,一些人吃到了,一些人没吃到。眼看六月七日的潘桃盛会又要开始了,那片桃树会再一次给那些无辜的孩子带来失望么?关于桃树,那老头也有故事。学校被迫搬走后,他之所以没去,是他执意要留下来看管那刚刚栽下不久的桃苗。他告诉我育树就和育人一样,需要关怀,他要看着它们成长。他的执着的确感动了不少人,包括把学校赶走的当地绅壕,当年他把自己的命运和这几棵将被砍伐的树木系为一线的时候,这位有钱人良心发现放过了他们。别看现在区区几棵桃树,出过好多的科研成果的,我固执地认为,主要不是因为那几位白头科研人员聪明,树也是有灵性的,它是为感激那个守门老头而对人类进行回报。
??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做了一段期望中相同意境的梦,感到很高兴,我满足的下楼去。楼下的世界依然吵闹,老头还没睡醒,而他的收音机还在放着花旦圆滑的唱腔,他告诉我他是北方人,不习惯听这里在老年人中流行的花灯。这是他唯一种对家乡的思恋方式。他说,当年随大部队进行浩浩荡荡的“知识青年三下乡”时母亲滴在他脸旁的泪水至今还没干,留下的那辛酸但温暖的气味伴随了自己几十年。每当闻到残留在脸上母爱的气味时,当年那思心肺腑的离别情景就会涌现在他脑海中。文革中,他被迫害时想到了自杀,就是那味道打消了他那窝囊的念头,也是那气味把他带到了这片带有乡味的土地上。他觉得,应在这奉献剩下的生命。
??我绕出了这片建筑群,去上上午第后一讲课。
??这次,课堂上老师的声音的磁性不那么强了,我听的很清楚,但似乎讲的不是关于蝇头小利的经济学,而是老人无私的故事。“平反后,他没回乡,也没在复婚,申请到图书室看管书籍,二十年的时间把在文革中凌乱的书籍全都整理出了目录。”体会到今天借书的方便的校友们,大家全体为他致敬吧!
??在放学回宿舍的路上,我饶到了那片襁褓中的楼群,老人还在安详的睡觉。从老板卷巨资走后,他就带着简单的行李来了,尽管他知道老板走后是没人来付工钱的。他说他要一直等下去,就像等着当年的政府老太爷们下令让学校搬回来一样的等着那黑心人回来把宿舍完工。当年用的是执着,不知道此时他会用那一妙招。
??吃午饭,上课,吃晚饭,看书,睡觉,一天结束。今晚不希望做梦。
??感觉今早的天,亮的很晚。舍友放的早间新闻把我吵醒了,“昨夜一群暴徒份子闯进了我校施工地,企图带走价值五十万的建筑材料料,我校退休老职工勇敢的面对暴徒,用生命保卫住了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
??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jjp1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jjp1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