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34
- 积分
- 108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这几天小区内外傍晚时分不时地响起阵阵鞭炮声,先生说这是七月半别人家在烧包祭奠亡人。其实对于这个传统习俗我还是知道一些,只是从没亲自办理过。
??朋友社辉专程去了一趟乡下烧包,祭祀她亡故的父母和祖辈,回来后她问我给母亲烧包没有,我说没有,并说我家从来没有这个习俗,社辉脸上显出一丝纳闷甚至惊讶的表情。
??社辉因为信佛,对七月半的祭祀活动看得很重,也颇为内行,见我一窍不通有些不可思议,也就顺便给我说了一些这个节气的有关知识:农历七月十五为佛教的“盂兰盆节”、道教的“中元节”,民间俗称“七月半”,也有称“鬼节”的。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会被阎王释放半个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要烧很多纸钱、衣箱等冥财,以便“祖先享用”,也就是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已故先人的怀念。
??说来我和社辉实属同龄人,可对于七月半烧包之类的这些纯民间习俗的了解她十分精通,而我却知之甚少,所谓以上有关“烧包”的这些内容还是第一次听说。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我的父辈没有将这些东西传承给我造成的。
??我父母都是很小就离开乡下老家出门求学的,之后一辈子就没再回到老家生活过,对于乡下的一些民间传统习俗,连他们都几乎没怎么接触过,更别说我了。后来几十年里,各种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更是被扫除得无影无踪。那些年里,他们自身都难保,哪里还管得着死去的先人。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奶奶,以及外公、外婆去世后,包括我父亲去世后,我母亲是从来没有做过烧包祭奠亡人之类的事情,我不懂这些老一套的规矩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加上先生以前都是他乡下的老兄代替他办了这些事情,他也不用操这份心,我和先生也就从来没有进行过这项“工作”。
??我想,我的父母和祖辈应该不会怪罪我吧,特别是我的母亲更不会埋怨我,因为母亲是一位曾饱受冤屈磨难却总是以德抱怨,身后还将遗体捐献给了医学科研事业的人,因为母亲是一位对人生真谛有着超越寻常理解的人。
??尽管我不相信迷信,也不懂得七月半烧包等一些清规戒律,但我无时不在深深地思念着父母以及所有亡故的亲人们,每到清明时节我都会为他们送上一捧鲜花,和他们说上一会儿话,用“珍爱只有一次的生命,善待爱着我们的人们,努力工作,快乐生活。”这段话表达我们对已故亲人真切的安慰,我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不再受病痛的折磨,能安逸、富足和快乐,我也相信父辈在天国无时无刻不在保佑着他们在世的亲人。
??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网上祭亡灵,活着的人都要好好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位亲人和朋友,才不会愧对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才是对他们最好的追思和怀念。
??谨以此文祭奠我的父母及先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