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居民网

搜索
想娶村姑 发表于 2011-10-20 17: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 油田电信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袁伊文 法律工作者

南阳市涉黑案被告人杨金德自称遭刑讯逼供“与狗同笼案”有了新进展。10月19日,大河网发布署名为“本网记者”的报道,对此做出澄清:南阳市唐河县看守所组织南阳市中心医院,对杨进行了全面体检及刑事医学鉴定,认定杨未受刑讯逼供,所谓肛门塞啤酒瓶、警犬舔脸等“刑罚”均属谎言。

那么,这样的澄清,真能澄得清吗?

组织鉴定的是唐河县看守所,属南阳市警方管辖;而杨案的侦办单位正是南阳警方。此外,报道中虽然提到鉴定时有多名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记者全程录像,但并没有透露他们的名字,也未见他们对鉴定结果持什么意见。这就使中立性、独立性、公正性打了折扣。

最关键的是,鉴定时并没有杨金德的律师在场。“律师在场权”是当下司法界积极引进的重要概念,它代表着对公权的制衡。特别是以“辟谣”为目的的鉴定,更需要有质疑的声音才能反衬出公正。让有名有姓的记者、人大代表对此次鉴定做背书,甚至公布鉴定录像,都比一则简单的通报更有公信力。

还有,南阳市公安局针对此案成立了调查组,但报道中并没有提到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介入。甚至检察院在唐河县看守所的派驻检察室,都没有参与医学鉴定,这很容易让人觉得当地警方在唱“独角戏”。

当然,舆论也不能武断地认定杨自述的“刑讯”就是真的,但司法机关应检讨怎样才能实现看得见的正义,提高司法公信。如果公检法三司都能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的程序,身正不怕影子斜,所有办案环节都没有问题,都敢向公众、媒体公示,谣言就不可能有市场,公信自然也就有了。

(新京报)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想娶村姑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想娶村姑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