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32
- 积分
- 76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自幼读书不多,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学会了打算盘做会计,而且根据多年的自学,文化知识基本达到初中的程度,当然这些都与后来在工作中坚持学习分不开的。父亲这一生经历过很多工作岗位,早年干过大队石子厂的临时工、会计、县上水利员,后来在地方政府担任过多年的主要负责人。从外表看上去,父亲一副典型的中国农民相,大高个子,因经年的太阳曝晒,皮肤黝黑黝黑的,长年穿着一双黄球鞋,一条不知是白还是灰的长裤总是卷着半截子,夏天一件大汗衫,冬天一件蓝涤卡中山装。干事、说话永远都是风风火火的,平时看上去“忠厚老实”的样子,但是在工作上谁要是不负责任或是和他耍手段,他是不会顾及别人的情面的。
??父亲在学习方面勤奋、积极进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另一方面他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全心全意地付出,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老一辈人的纯真与朴素的工作作风,着实使我深深地感动着。父亲十八岁那年遇到一个从城里来乡下工作的工作组,其中有一位老先生会打算盘,而且打盘算时口里还念念有词:“一担小麦三担五”(这是五十年代学珠算时,为了结合农村的特点,一些地方自编的口诀)。父亲站在一边看着,听着不懂的口诀,心里羡慕极了,便央求老先生教他。于是,老先生便让父亲背珠算口诀,可是对仅上过几年学的父亲来说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但是,父亲的性子很执着,认死理儿,那天硬是一宿没睡,在月光底下用树枝将口诀划满打屋场上沙地,弄是将口诀背了过来。老先生以为认不了几个大字的父亲肯定会放弃的,哪里知道父亲是好强的人,居然很快学会了打算盘,而且还打得非常好。后来,父亲因为算盘打得快而准,便被县水利局招工当上了一名会计。由于父亲工作认真、业务水平高、积极上进,组织上就将他调到家乡的小镇上了当了一名负责人。从此,他脚着双黄球鞋伴随他踏遍了家乡每一片土地,田间地头、防汛大堤上到处都是他匆匆忙忙的身影。记得长江大堤上修第一座通江排灌站需要挖断长江大堤时,家乡的老人说大堤是圩内人民的保护神,挖断他无疑是要受到天遣的,上天是要给人降灾难的,因此,几千个民工谁也不愿意挖一锹江堤的土。造闸的工程师着急地看着父亲,父亲果断地抓起铁锹挖了第一锹,并且大声说:“我挖了第一锹,有什么灾难就冲我来好了。”冬去春来,一年四季,父亲行走在别人田间地头,总是在忙碌着别人事情,却很难在自己家里干一回活,也很少过问子女们的读书。家里的农活全靠母亲一人支撑着,因为家里农活重、再加上经济困难,便让姐姐小学都没毕业就辍学了,只送大哥和我去读了书。姐姐没读书成了父亲永远的一块“心病”,多年来父亲对姐姐心中愧疚不已。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里,政府拥有招工的权力,我的父亲是完全可以安排姐姐去工作的,可他始终没将招工计划指标给自己的女儿。他的理由是:“我不能让别人说我谋私。”为此,母亲也时常埋怨父亲“卖给公家了”,一点都不关心自己的儿女,姐姐恨父亲“六亲不认”。可就是这样一个“六亲不认”的人,却为了一个无亲无故的农家小伙子,不惜得罪上级领导了,因为领导暗示父亲将这个名额给其亲侄子。我那不通官场人情的父亲硬是装作不知道,将招聘表格给了毫无背景的农家小伙子,父亲的理由是:“该小伙子业务精,要招就招有本事的人进来”。早年,我的姐姐嫁在农村,生活十分困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心里怨恨着父亲不给她读书,不给她招工。直至父亲有一次生病,姐姐回家来看父亲,父亲拉着姐姐的手流着眼泪说:“我这一生对不起你啊,孩子,是我没给你们读书,让你们受苦了。”面对着这样的父亲,做儿女的还能怨恨得起来吗?他就是这样即便对子女有着深深的愧疚,也不愿意破一次“招工”例外!
??那时候,有一些部门和单位的人为了感谢父亲工作上的帮忙,过时过节送点土特产什么的到家来,父亲大发脾气,骂人家坏他“人品”。甚至将东西摔在门前的场地上,以至于搞得来人讪讪而回,再没有人敢带东西来我家了。
??父亲他那农民式的朴素情怀,带给我们几个子女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为人正直、善良、进取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他的几个子女。他一直要求教导我们姊妹几个“自己有本事才是真本事,靠父母都是没出息的”、“不要老是想着发大财,凡事要脚踏实地”。尽管姐姐们没有读过书,但她们聪明,人也勤快,做生意为人诚实守信、脚踏实地,这些年来她们从小本生意做到直到如今生意倒也做得很兴隆,居然也完成了苏童所说的中国农民式改造:从农村进军城市。在城里购房立户,由一个农村女性华丽转身,完成了一个城里人蜕变。如今,我们几个姊妹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凭着自己的双手劳动所得,平实而笃定地生活着,不求腾达但求心安,倒也知足而乐了。我想,父亲是满意我们现在的生活现状的,这也合乎父亲的“脚踏实地”做人原则吧。
??如今,父亲年岁已高,身体不好,最担心的是怕他走路时摔倒,医生曾嘱咐过,一旦摔倒便就麻烦了。我们作子女的多次回乡下接他进城,好让我们在身边照顾他,他总是说:“我就象鱼儿一样,让我离开家,我便不能呼吸了。你们就让我终老在这儿吧。”情愿和母亲守着家里的老宅子。正如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总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呵,父亲再也离不开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了,他对这家乡的每一寸土地充满着深切的感情,他的心早已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不可分离了。
??在今年的重阳节来临之际,仅以此文想念一下父亲,希望父亲安康,走路时脚步儿慢些,再慢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