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16
- 积分
- 123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雨一直在下,下得柔柔软软、细细密密,粘粘乎乎地打湿了衣服。在秋意渐浓的校园里,迟迟缓缓地走着,放慢了脚步,没有平时的匆匆与急促。
??池里的荷叶枯萎了,虽是耷拉着,低沉着,但仍在坚强地挺住,展开她仍是硕大的叶片。
??人们都非常喜爱荷,喜爱到了给他的名字一个又一个。荷、莲、藕,这些我们耳熟能详,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如它一样,叶有一个名、果有一个名、根有一个名。至于有些文学素养的人,读过中国古典诗歌的就知道,荷还有许多让人艳羡的美称。比如莲花、芙蕖、水芝、芙蓉、水华、水芙、水旦、泽芝、玉环、荷华、扶蕖、菡萏、夫容、芰荷、水云、净友、静客、藕花、水芙蓉、草芙蓉、六月春、中国莲、君子花、莲子花。世界更没有哪一种植物能有如此多的雅称。
??人们喜欢荷,是因为荷的碧绿、丰韵、艳丽、完美,是因为荷美到了极致。硕叶、素花、盘蓬、直茎、圆藕,荷色、荷姿、荷态、荷韵、荷神。因为喜欢荷,许许多多人都把荷写入文章里,妙笔生花地加以描摹和赞扬它歌颂它。我固然喜欢满池绿意的荷叶田田,喜欢它的生机与活力,喜欢它的素雅与高洁。但又觉得它过于完美,也就有了舍弃,而求简约,求清瘦,求筋骨,于是,不经意地更是喜欢入秋之后微微泛动的水面上残残破破的荷了。
??就如现在,细雨濛濛地下着,高高低低的叶子静静地站立于水中,荷叶枯萎而没残败,但已不再是碧绿硕圆,它黯然收起了曾经摇曳的风姿,昔日秀美的容颜不再,风雨早已在它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它就这样凸立于冷雨的摧残里,倔强而又执着,总觉得此时的它更有一份雅致与神韵。
??静静地站立于池畔,撑着一把雨伞,让雨水一滴一滴地敲打着伞脊。雨来得不大,像是在倾诉,时急时缓;荷也站得从容,像是在倾听,始终淡定,从容淡定中尽显沉静。瘦骨低垂的荷,仿佛是听懂了秋雨的愁思,不时地颤巍点头,柔缓而又淡然地让秋雨从自己怀抱里轻盈地滴落,倏地飘入了日渐干涸的池水。
??和着细雨敲打枯荷的韵律,这一刻,我蓦地想起了《红楼梦》第四十回里的一个镜头——有一日,游兴正浓的宝玉见了一池枯荷,很是扫兴,嚷嚷责怪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不叫人来拔去。”黛玉听了,嘟着小嘴回答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枯荷了。”宝玉一听,讪讪然,自然答应以后就别叫人拔去残荷,一心留着让黛玉听雨看荷。身处贾府中的黛玉正如被不期而至的秋雨滴打着的枯荷,清瘦而又倔强。所以黛玉面对此境,自伤身世,才不期然地喜欢上了李义山的此句妙诗。
??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是欣赏小荷尖尖的蓬勃,欣赏蜻蜓立荷的洒脱,欣赏藕荷深处游动的浪漫,欣赏香藕白莲的纯洁,欣赏硕大莲蓬的壮实,欣赏满腹朝露凝成水珠的灵性,而又有谁会去欣赏静立于秋水中那残枝败叶的枯荷呢?
??枯荷或许是孤独的,但它们也曾织出色彩斑斓的梦,他们是把大多的绚丽留给了昨天,把激情留给了明天;把灰暗和沧桑刻在了茎叶,把淡然与倔强写在了心头。
??在这个季节,在这样的氛围里,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人生若荷,人也总有枯的时候,但努力过,付出过,就依然无悔,哪怕只是匆匆的一点绚丽,哪怕只是短短的一丝闪亮。
??人如枯荷不必伤悲,即便是残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