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83
- 积分
- 178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钱学森去了,这是一颗伟大的科学之魂去了。
今年我们失去了季羡林还有任继愈这两位大师后,又失去了一位更伟大的大师,一位足以和国葬相形的大师。
在网上看到了许多文章要求国葬他,我不知道怎样才叫国葬,但是人民即使没有得到所谓的国葬,在心里也要国葬他。
我觉得心里的国葬是最高的国葬。
我想可能会全国人为你默哀,我想可能会半降国旗,这些都与他的名字相抵。
他太了不起了,所以我也不想多说。
科学巨人、航天之父钱学森离开了我们,国人为之震惊,因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儿子。天地为之哭泣,因为神圣的大自然失去了一个不懈追求科学真理的凡人。搜集整理钱老生前点点滴滴,不禁觉得他留给后人的经典实在太多太多:
1、海归人士的榜样:钱学森可算是国内最早的海归派了,当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钱学森宁愿放弃优厚待遇,历经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为航天事业奉献终身永不悔,爱国主义之精神在其的点滴行动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2、科研人士的榜样:钱学森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严谨的科学作风历来为众人夸赞。而如今,我们的学术界却盛行着越演越烈的浮夸风,为名为利抄袭剽窃之举不胜枚举。真的希望钱老在世时的学术典范能为那些醉心于剽窃抄袭的学术人士好好上一课。
3、莘莘学子的榜样:钱学森能成为世界知名的航天专家并非其天赋过人,一切皆源于他的勤奋与努力。无论是在美国求学期间还是回国从事科研工作,钱学森总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正因为这样,他才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而我们的在校大学生们又有多少在脚踏实地地静心学习呢?校园已经不再是学授知识的地方,学习之外林林总总的大小事件已经将学习圣地变成杂货铺,学生们的茫然、浮躁心理更让我们为年轻一代的前途担忧。
、青少年们的榜样:近日,笔者曾读到这么一则关于钱学森的小故事:1933年,22岁的钱学森在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读三年级。一次水力学考试,钱学森所有的试题都答对了。当然,绝未作弊。水力学老师金悫教授也在试卷上全都打上了对钩(√),并准备给他满分100分。但是,当判卷发下来以后,钱学森自己却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错:在公式推导的最后一步,将“Ns”写成了“N”。于是钱学森立即举手发言,指出自己的错误,主动要求老师扣分,后来钱学森得了96分。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孩子考试凭借作弊,即使考大学这样神圣的事情也能作弊。而为了获取高分向老师送礼送钱的也非一个两个。
5、名人大腕的榜样:在科学界,钱学森无疑是最大的腕了,但他行事一向低调,为人一向可亲。而不像现今的很多名人大腕,有点名气就摆谱、耍酷、高调作秀,与钱学森的古朴作风相去甚远,虽然他们名为名家大腕,其实从本质上说根本就算不上大牌。
6、大学教师的榜样:钱学森曾在大学任教,教授星际航行概论课程。据当时学生反映,尽管钱老非常忙,但从没有缺席为学生上课,钱老的考试方法也很特别,那时他就采用开卷考试,虽然这样,学生考得并不好,但钱老并不为此训斥学生,而是在所有卷面分的基础上开方再乘以10的方法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及格,并抽出大量时间为学生们补课。
7、父母家长的榜样:钱学森的长子钱永刚如今也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而他的侄儿钱永健则在2008年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谈到教育孩子,钱永刚回忆说自己的爸爸妈妈从不言传只是身教。据钱永刚回忆,从小到大,他主要是看父母怎么做就怎么做。钱老从来不会跟孩子说你要这样或者不要那样。据钱永刚回忆,钱学森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一举动被家里的炊事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因为炊事员认为这是对他们“下层”人士的尊重。钱永刚从此也向父亲学习,至今保留着吃饭要穿戴整齐的习惯。
8、知识分子的榜样:活到老学到老,是钱学森信奉的人生信条之一,即使在90多岁的高龄,他仍然不离书本,阅览世界最新航天科技知识,令人万分感慨。不仅如此,晚年期间,钱老还致力于我国治沙事业。1984年,钱学森在我国首次提出的“沙产业”概念,当年47封信谈治沙的故事尽人皆知,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据悉,治沙是钱学森晚年投入很大心力的一个事业,目前他的一些设想正在慢慢实现。在钱老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内蒙古各地目前充分利用沙区日照长、温差大等有利条件,大搞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林沙产业,实现了林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9、婚姻爱情的榜样:钱学森与夫人蒋英的爱情婚姻堪称完美,在中国科学界也留下不少佳话。在回国以后的时间里,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总喜欢请钱学森去听、去看、去评论,每当听到蒋英的歌声,钱老总能感到一种美好的赐予。
10、国人共同的榜样:虽然我们还不能用完美两字来修饰钱学森生前的林林总总,但毫无疑问的是,钱学森的确在方方面面都为国人树立了榜样。无论是充满激情的爱国情怀还是溢满幸福的家庭之美,无论是科学殿堂中的璀璨光芒,还是人生道路中的踏实印迹,钱学森都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一个华夏儿女应有的风骨与风采。
钱学森简介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
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获硕士学位,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获博士学位。
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
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
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
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和荣誉
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
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6年10月获“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双百评选活动中,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江河悲唱,山峰低垂,钱老永垂不朽!
钱学森精神不朽
千重山为什么今天苍天呜咽
为什么今天大地冰寒
因为一颗民族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因为一条精神的黄河停止了流动
您,就是钱学森
您,就是原子弹之父
不知此时有多少人为你默念为您祈祷
我们的核武器不能离开你
我们的核导弹不能没有你
我在电视上聆听你
我在报纸上拜读你
你的音容笑貌
你的智慧英姿
深深映在我的心间
你的卓越贡献
你的浩然正气
长长的感动我的灵魂
也许我看不懂《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
也许我无缘《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但我知道那是您对祖国的赤诚
戈壁荒滩是你驰骋的疆场
太平洋上是你飞翔的蓝天
两弹一星拱卫着祖国的大门
运载火箭推开了封锁的枷锁
共和国因为你而自豪
中华民族因为你而站立不倒
共和国六十周年你撒手而别
你的书案上可否有你不了的心愿
九十八年沧桑岁月
你的心中可否有你不灭的伟业?
当祖国沦亡时,你选择了科学
当祖国需要时你选择了奉献
你留下的物质财富将护佑着十三亿人民
你倡导的精神力量将光前裕后恩泽后世
钱学森永垂不朽
琐琐碎碎1
诊所故事
今天,来了一位铁路上的大姐,忽然讲起儿女的孝顺来,我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不孝那你就不要和他交朋友,因为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何谈什么朋友之情。一个人和自己的孩子好,和老婆好,和朋友好,就是不和父母好,特别是父母最需要他的时候,这样的人绝对不是好人,他的这些好也是假好。
大姐说:他的父母都八十多了,他们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个人可好了,以前,每到生日都让我们给他过去,现在不让去了,因为他们怕。不过,他们现在确实需要照顾了,我每天给他们做饭去,前段时间,我对他们说,今天是闰年,给你们准备一下后事的东西吧,人间也不让准备了。老小孩了,父母小时候,一把屎一把尿的拉着我们,现在该我们照顾了。
我说:你们家真好,你爸找你妈会找,你妈找你爸也会找,缘分呀,不说别的,怕你们麻烦,过一个生日就顶两个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