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wtwone 发表于 2010-6-11 03: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南阳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这件事儿,还是发生在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潇洒回故乡帮助家里老人忙秋收的时候。
  
  一个黄昏,正在北岭下的自家场里忙碌。邻居二大娘坐在场边树荫下小憩,时而与母亲谈论着眼下的秋季丰收。
  说话间,二大娘忽然打住话头,轻轻地说了句:“看看吧;”边说边用下巴颏望场南边示意。我和母亲停住手里的活儿,不约而同地转过脸去。哦,原来是西院里的伯父虾躬着腰,胳臂腕里挎着一只半新的箢子,里面盛满了祭奠亡灵用的黄草纸,迈着沉而缓慢的步履,顺着场边的小路颤微微地走过来。箢子里的那一目了然的东西,使我明白了。他这是要给刚过世不久的伯母上坟去。
  
  两个月前,卧病数载的伯母在哥嫂的一片哭喊哽咽声中与人间告别,享年78个春秋。按农村古老的传统习惯,这么个岁数告别人世也属长寿之年了;况又是痼疾缠身,撒手西去实是伯母对痛苦的解脱。然而,我那伯父却承受不了啦。他生来性格像女人一样柔弱,说话轻声细气,吃饭细嚼慢咽。自伯母谢世,他茶饭不思,夜难成眠。一夜之间,原先明朗朗的脸上竟朦胧上了一层灰白和忧郁;头上也没了一点黑模样。那心情确实坏极了。
  
  在伯母去世前的日子里,我曾多次去探视过。她是在去碾米的路上突然发病的。正走着路突然倒在地上。二大娘家的小女儿在场,她看见本家的婶子跌倒了,连忙跑过去搀扶。伯母还忙说:别拉,别拉。我自己起。农村里有个古老的说法,上了岁数的人跌倒在地,不要去拉。要让他自己站起来。能起来说明还不碍事;如果自己起不来,那就说明身体有问题且严重了。结果伯母自己接连起了两起也没能站起身来。抬回家里经医生诊断竟然是中风。从此嗫嚅难言,卧床不起。每当我坐在病床边握着伯母那瘦骨嶙峋的手时,立身于侧的伯父就诉说伯母的沉疴情状和卧床中所罹苦楚,一个劲儿的责咎自己,不该让伯母去碾压那点儿用来喂雏鸡的小米。常常是一席话尚未说完,那双浑浊的老眼就满盈盈地充满了泪水。
  
  听母亲讲,伯父伯母从小青梅竹马,总角相交,弱冠之年,伯母在欢天喜地的唢呐声中由妙龄少女变为端庄少妇。古老传统美德的濡染,伯母对伯父柔情似水,仿效孟光举案之深情;伯父对伯母也体贴入微,酬以报李涌泉之高义。几十年经战乱度饥荒历艰辛,风雨同舟,你依我偎,操劳于坎坷的人生路上;可谓同声同气,相扶相持。伯母病重以后,伯父曾几次眼含泪水哽哽咽咽地对伯母说:“你如走了,我也就是一碗药。”此时,伯母总是摇着头,嘴角抽动,只能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那直盯着伯父的眼光里,似乎蕴含着说不出的怨怒和恨责。
  本来,生老病死苦是谁也抗拒不了的逃脱不了人生规律。谁若不幸遭遇上了大可不必忧虑苦恼怨天尤人。可是,面对伯父如此性格的人,面对他那戚戚哀哀的迷离泪眼儿,我怎么去劝说什么呢?纵然那三寸之舌灵巧如簧,恐怕也难以奏效。所以,每逢遇上此情此境,我只有沉默,无语;瞅着身边桌子上那滴滴答答无歇无止的小闹钟儿出神。
  
  在一个大雨滂沱之夜,伯母灵魂飞升;那双眼睛永远地阖上了。一豆孤灯照着呼天抢地的哥姐们嚎啕大哭,伴着坐在那里愣愣地出神的如呆如痴的伯父。翌日,他的眼窝深陷了许多。从此整日价似在寻寻觅觅。那忧苦凄凉的心绪,那颇似无枝可依有巢难栖的举止,直使人想起刚刚丧偶失侣而悲鸣不已的鸿雁。自安葬伯母那天起,伯父就夜夜到墓地里去,直至深夜才回来。秋夜的霜露每每打湿他的衣裳。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乡村里悼念死者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日子。每逢这时令,已出嫁的闺女、分爨的儿子纷纷聚到父辈居住的老屋里来;然后一起去墓地举行悼念仪式。这些风俗伯父是知道的烂熟于心的。该给伯母上“五七”坟了。几位哥哥中规守矩言听计从,一如约定俗成的“必须”,一样地披丝麻戴素孝,一样地置三牲扎彩楼;怀着一片虔诚的深情跪在伯母的墓前。纷纷落土的泪水中也有伯父那思念的一滴。
  随着下一个期月的到来,伯父又来到长哥哥家训示。由于他常夜去墓地的举动被左邻右舍的年轻媳妇们传为笑谈,因此几位哥哥拒不从命。伯父为此发了一通前所未见的脾气;继而终于骂出了口。骂儿孙没有良心,都是不尽孝道的狠心白眼狼;哀伯母尸骨未寒就这样被儿女冷淡-----呜呜咽咽老泪纵横。
  
  从此,伯父再也没有约儿女们一起去墓地凭吊。以后,或在苍茫的暮色中,或在一泻如水的月光下,他总是自个儿夹一束草纸,揣半壶白酒,迈着缓缓的步履,默无声息地去,默无声息地归。将用体温暖热的醇酒轻轻地酹于松柏旁的供桌前;将缕缕思情静静地融隐进浓酽如墨的夜色里。
  
  伯父走近了。从以耕读传世的庄户人家里,由有着悠久历史已迭满祖辈脚印的村口,沿着人人都走过而且后人也将继续走的小路,蹒跚着走近了。母亲依旧在忙活计一声不响。二大娘稳坐树荫下视而不见。我作为一个晚辈,怎么说什么呢?!
  
  此时,遥远的西天,有些暗红的夕阳衔山了;弥漫半片天空的晚霞壮烈血红。此时,夕阳的晚辉是不能和灿烂的朝霞媲美的;但是,它的桑榆之热情却不减东隅之时,依旧不遗余力地将缕缕玫瑰色抹满半天空。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wtwone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wtwone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