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94
- 积分
- 74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大上海的文化娱乐生活到底比青岛这样的城市要丰富得多,剧院多,演出也多,著名的艺术家也多,国外的艺术家也愿意来演出。当然,看演出的人也多。
看演出当然需要有一定经济基础,没有钱是不行的。票价从几十元到几千元,几千元的一般人是看不起的。当然也有赠票,那得有关系。儿子能经常获得赠票,但不可能是那些高档次的。
到了上海看了一些音乐会,最多的是在他学校里看他们老师和同学的演出。假如是和在昆明一样就住在学校旁边,那就可以天天晚上去他学校看各种音乐会,他学校贺绿汀音乐厅天天有演出。譬如我们看了他们弦乐系老师的弦乐重奏,看了学生的古琴独奏。像看这些演出,只要去要票,肯定能得到票。可是现在离学校太远,去一次要费不少时间。
他的小师妹是小提琴演奏家于丽娜的爱徒,上月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我儿子从不为人推销门票,这次特例,在老年大学上音乐欣赏课时给老年大学班上说了,谁知道这些老家伙抢着购票。他小师妹演奏的曲目也对他们音乐欣赏有帮助,所以我儿子才开了这先例。我们去看的票也是儿子买的,他自己的是他师妹送的票。他师妹只能送一张,她自己手中票也不多。
他小师妹小提琴拉得不错,在国内外的小提琴比赛中常常得奖。前年在青岛人民会堂举办过一次音乐会,她送给我们两张票,我们去看了。
上月23日在上海大剧院看了《春华秋实——上音优秀作品及表演集粹音乐会》,我们的在楼下,票价380元一张。由于是上音的,这是赠票,否则我也不能去。第二天儿子去看的音乐会,是他老师请他看的,老师的票也是别人送的,票价两千多一张,同样在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是第一次进去,所以这次去看也是为了进去看看大剧院的内部面貌。外面很豪华,在人民广场也属一景。里面还可以,能配得上大剧院这名称。有三层看台,两边有两层包厢,舞台不算大。灯光、音响属一流。
由于儿子要去接他导师等人,下午又在学校上课,没有回家吃饭。我们两人只好自己坐公交车到了南站坐地铁到人民广场站下,到大剧院门口等儿子,因为票在他手里。我们不到七点早早就到了剧院大门口,那一天,去看节目的人不少,不少人在门口等候。倒票的黄牛也不少,在索票或卖票。
等到儿子已快七点二十了,进去后才发现别人手里有演出节目单,我又出去索取被告知已经发完了。幸而邻座一对老夫妻有两本,他们送我们一本。看节目单,在上海演出后,他们还要到北京大剧院演出两场。到北京演出的有一场节目和我们看的完全一样,第二场没有钢琴独奏,代之的是小提琴独奏,当然曲目也不一样了。
那一天,第一个节目是他们刚刚上任的院长的作品。是根据江南民歌紫曲调改编成的,是为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特写的作品。他利用圆号奏出紫曲调的旋律,也别有一番韵味。乐队是上海音乐学院的交响乐队,由老师和学生组成。指挥也是很有名气的,常年为这交响乐队的客座指挥。唱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的演员也是他们学院的老师。那一个节目演出结束后,院长上台和两女演员和指挥握手,感谢和祝贺演出成功。
又演唱了几首歌剧片段,用意大利语唱的,要不是有字幕解释,一句也听不懂。由于是上音的演出,上音的老师同学来了不少。他们对音乐熟悉,不少人,特别是老年老师跟着轻轻哼着。
钢琴独奏的演员,我儿子和他很熟,关系很好,常在一起吃饭。他个子不高,演出时身穿一身黑色燕尾服,倒也潇洒。演奏技术当然很好,否则上不了这舞台。
下半场,是交响乐团显身手的时候,全是他们演奏交响乐。演的什么曲目我也忘记了,我只记得有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我对交响音乐,有点爱好,但绝没有天赋,所以对交响音乐没有研究。我也常听音乐,但只是听这音乐好听不好听,好听的就听下去,不好听的就不听。至于之音乐描写的是什么,我是不懂的。有人说音乐也像绘画一样,五彩缤纷,也像文学作品一样,感情丰富。可我听不出来,研究音乐是音乐人的事,他们的工作。当然旁人想研究也不是不可,譬如在上海老年大学儿子有一个“学生”,是干生物化学研究的,现在已经退休在家。可是他竟能把儿子导师写的有关音乐作品分析厚厚的一本书全看完了,而且还能和儿子讨论某部作品的音乐结构,真的不得不佩服。
交响音乐和歌曲不一样,歌曲有歌词,听歌词就知道这歌表达什么内容,歌唱什么。可交响音乐就不一样了,得用悟性去悟。
有一次,还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儿子要我闭着眼镜听一段音乐。听完后问我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可我实在不知道它描写的什么,可有不想让儿子失望,我胡乱说了几句。我说,“我好像到了一个草原,蓝天白云,草地里铺满了花朵,阵阵清风吹过,我像要飞起来一样。”刚说到这里,儿子打断我的话:“有门,你能飞起来,证明你进入了音乐。”我也是瞎猫碰了死老鼠,胡乱说对了。
到上海,看过好多次交响音乐,前年夏天来上海就在浦东歌剧院听过。还有大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等等。上海的文化生活没得说,比哪里都强,只要你有钱,有时间。
小师妹在演奏中:
[img]http://p2.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24678fd266b269b0689c3f8d7c41b0c2.jpg' ]
看完音乐会,在一个冰激凌店吃冰激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