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Azero 发表于 2010-6-11 03: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河南南阳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初听这话,总觉得对山河美景也好,对导游也好,这话少了些严肃郑重,多了些戏弄和“痞”味,但细品又觉得话丑理不歪,有它一定的道理。
  随着西汉高速公路的开通,汉中的旅游事业也随之不断蓬勃发展起来。为了解决因此而来的导游稀缺问题,汉中市政府从汉中各个单位抽调了部分精英,进行了相关汉中旅游的力度性强化培训,使汉中的地接导游队伍顿时庞大起来。我也因此而成为了一名持汉中市导游证的导游。
  汉中前两年的旅游到底有多火,我不知道具体的客流量及旅游收入金额,但我知道连我这种边缘人物都很忙了。不断的有旅行社给我打电话:带团!带团!有时他们竟然还气恼为什么我还要去我的单位上班,好一段时间我几乎每个周末都早出晚归,累得疲惫不堪,但我真地感到很愉快!
  “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第一次实习带团,我张不开嘴,怕出错。那次体验到了我这张导游的嘴是聋子的耳朵---摆设。第一次自己的独立带团,我的客人是一群西安来的夕阳红社团老太太老太爷,我一张嘴就滚瓜烂熟的背,汉中雨量多少,年平均气温多少,人口多少、、、一大堆数字让一车的老太太老太爷发晕,刚开始他们还给我面子,忍着!终于,一位大娘暴发了:你尽讲些没用的东西!!!一个人的讲话被突然的怒吼打断时,那份尴尬是难以形容的。天啦,我真的是疏忽了,大娘们怎么会对这些数字感兴趣呢?!我太教条太机械了。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马上道歉说:对不起,现在呢,我要给大家唱首歌《汉中美》。
  我的家乡汉中美
  满江流来银河水
  稻花香哟鱼儿肥
  巴山茶歌惹人醉
  赞美定军山留恋古汉台
  又见武候旱莲开
  常记英雄泪
  缠绕心头千百回
  山也美
  水也美
  人呀人更美
  朱HUAN蓝天飞
  我心紧相随
  一江绿水满江情
  让我自豪让我陶醉、、、
  
  一首歌唱完了,他们全都兴奋起来。我借此问他们说:我刚才唱了些什么你们听见了吗?他们有说旱莲的,于是我讲武侯祠,讲诸葛亮,讲旱莲。他们说茶,我马上告诉他们汉中的四大名茶,我一边讲歌词一边讲相关的景点,故事,历史以及我们汉中的山,水。大娘们听的那样高兴,他们也不断的插进来讲些他们通过其他渠道知道的刘备,诸葛亮,韩信,有一位大妈还会唱戏,唱三国的戏,中巴车里一时热闹非凡,气氛空前的高涨了、、、
  导游是旅游的灵魂人物,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民间大使”,导游既代表了旅行社的形象,又代表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同时又肩负着对全团游客全面负责的重任。事后我在想,如果当时他们愤怒时我没有及时调整讲解模式,那么大家的旅游肯定将在非常的不愉快中进行,那么,汉中的形象将因为我个人的教条而受损,这是我不情愿看到的。而当他们听我唱完后又兴奋的闹哄哄一片时,我及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跟我一起回忆歌词,因为这是一个宣传汉中,介绍汉中的大好机会,我们不能放过,我们要让每一个游客知道、了解、记住进而爱上汉中,那天回忆歌词的过程真的让客人们记住了许多我们汉中的物、事、人,这应该是我们旅游接待的根本目的。
  
  同样的山水,同样的导游,讲解的方式不一样,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所以说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这话有它的道理,但带团经历告诉我,祖国山河之美,家乡风情的锦绣真的不仅仅是靠导游的嘴天花乱缀吹出来的。那要靠导游用心,用情,用周到,用体贴,用热情,用所有的行为和真诚来叙述、、、
  记得那天到了景点后,由于旅游者太多,我们的车停在了离景点大门很远的地方,一看要走那么远,他们不停的抱怨,我一个一个扶着他们下车,嘴里还不停的说慢点,当大家都下车后我说:大家现在伸展一下肢体,然后做深呼吸,来,一起做,一起走,我们现在开始晨练了,怎么样,汉中的空气是不是非常的清新,湿润啊,一、二、三、四!我在前面不停的换动作,他们跟着我那么认真的做着,走着,高兴的过节一样。由此我看见,旅游不仅仅是听导游嘴说那么单调,走走看看,体验体验似乎更有情趣和味道。
  进了景点大门,我首先让各位去旁边的卫生间。考虑到老人的生理特点,暂时不去的我劝他们都去一下。我说:今天人多,如果堵车了下一个景点不能按时到,我们上卫生间就不方便了。大家觉得有理,非常合作的都去了。听完讲解我给他们拍照,还把自己的相机拿给他们让他们只管拿去用,走时给我,“照片回头我给你们发过去啊!放心多摆些PAOS啊!”有人开玩笑的问:你不怕我们不给你了,也不怕坏了?我说:不会,你们德高望重的,又都是智慧老人,玩相机是小轻松的事,坏不了!
  景点游完回来的路上,一位大妈发现了路旁渠边有一棵小小的只有筷子一般高低的桃树苗,下手就挖,我怕她摔跤,立即让她歇着我来,可我赤手空拳怎么也挖不出来,这伤不得根,还得捏把泥把根包住呢,否则拿回去也栽不活啊?我找不着工具,拉开包拿出了自己的谭木匠梳子,(那梳子一百多元钱呢)三下两下挖好了,可泥捏不住,我又好艰难的下到水沟里弄水,才将小树苗捏的好好的,我又从包里找出塑料袋将泥包上保商,大娘好感动啊,一个劲儿谢谢我,说我象自己的亲闺女一样,这下好了,其他看热闹的大叔大妈们一起开起了玩笑:“干脆认个干姑娘吧?”“好啊!”我同意大妈也同意,于是上车后大家就这个话题嬉戏了好长时间,我们好高兴啊!
  告别的时候到了,按照标准模式应该是总结两天的经历,感谢大家的合作,对不足之处表示歉意等等,可我没有按模式来,我是这样说的,
  “大叔大妈们:相识是一种缘份,相聚是一份情,珍惜这种缘份和感情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两天的愉快相处使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已经是亲人了,所以,大叔大妈们,不论你们走到哪里,别忘了,汉中有一个我——你们的女儿,如果汉中有什么事情,只管给你们的姑娘打电话,电话1370916XXXX,我会竭尽全力为你们服务的。今天,虽然大叔大妈们要离开我了,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缘,不一定的时间,不一定的地方,我们一定会相见的、、、”这时我的声音已经哽咽了,车厢里好安静。“大叔大妈们,回去的路上唱着歌回吧,快乐有利健康,大叔大妈们要保重身体,一定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生活,有时间了我会去看你们的,好了,一路顺风吧,再见!”我满含泪水和他们再见,车停下来,全车的老人们全部站了起来,我下车了,他们又全部来到我站的这边,高高举着双手,频频挥动、、、
  在以后的日子,我带过许多团,有过许多感人的回忆和欢乐的场面,但每每一想起这一幕,我都止不住泪水盈眶、、、、、、
  送走大娘的那天晚上,我正考虑给大妈打个电话问问情况,看看表,估计大妈们还有一会儿,便在网上记录当天带团的心得,电话响了,“小黎,我是你穆大妈,我刚到家,你在干啥呢?你来西安一定上家来玩啊!我给你说一下我们到家了,你好放心,是吧、、、”
  一会又一个电话:“小黎,你真的太好了,汉中也真的太好了,我小孩在陕西理工学院上学说毕业就留在汉中,原来我还不高兴,这次旅游我才知道,汉中真的很不错,我已很喜欢汉中了!”
  那一晚,我接了三个电话,全是刚分手的游客打的,那时,我真的感觉到,我好幸福!
  有时后,一个企业为了宣传自己的企业和品牌不惜花巨资设计广告,而一个城市的广告从哪里来呢?固定的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如何让外来的客人透过千篇一律的城市外观发现内秀,寻到特点,看到兴奋点,这要靠大家的努力,但导游的责任尤为重大、、、
  “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家乡需要我们嘴上夸奖,可家乡更需要我们用行动去诠释,有些导游为了迎合一些游客的低级趣味和廉价的喝彩,油腔滑调的讲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甚至以戏说的方式讲些自己家乡的落后与不足,我认为这是导游在侮辱他自己,一个不知道热爱自己家乡的人是没有资格当导游的,所以,导游的嘴,是家乡的广播,导游所讲,是最佳的城市名片。身为导游,我们要时时记住,一旦我们出行,我们就不仅仅代表自己,我们代表的是全汉中三百多万的父老乡亲!如果我们每个导游都能因看着汉中的繁荣和游客对汉中的热爱由衷的说出:汉中因我而精彩!汉中有我更精彩的话,那么我们的导游应该是尽职尽责了,我们应该是无愧于导游的职业要求了。
  我曾见一导游讲解武候墓,她领着一群人手举喇叭从一进门就开始只管自己一味的背,客人们全部才在看周围的山,还全都在议论,她不管不顾,只管优雅的往前走着台步,一点也不管客人刚来一个地方需要纵观一下,一直走到护城河她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客人也越说声音越大,我不认为这是游客不尊重她,相反,是她不尊重游客。这导游如果是在舞台上,我要为她喝彩,因为她相貌端庄,吐字清晰,讲解流利,又特具舞台风范,可惜,她忘了她讲解的宗旨。
  只要我们导游不断的学习和丰富自己,处处留心,多听对看,我们就会有滔滔不绝的讲解内容,当然,讲解是要看对象的,讲解是要讲方式的,这得靠导游平时的积累,自己努力,勤学苦练,更得靠导游多悟,所以我说,祖国山河美不美,不仅只靠导游嘴,而是要靠我们用真心,用真情,用热爱自己家园的赤诚!我相信,汉中的导游一定会为了汉中的富饶美丽而努力的!

油田居民网 - 网站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作者Azero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该帖作者与油田居民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引用本文时请注意保护作者Azero的版权;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田居民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