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82
- 积分
- 371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用鱼鹰来捕鱼的镜头,在桂林漓江能够看到一点也不奇怪,在大理洱海能够看到也十分平常,但在地处桂东南的玉林境内也能够看到,就不得不让人感到稀奇了吧?这不,中秋节前夕,就有几个文友打电话给我,说周末时一起到福绵管理区沙田镇去观赏鱼鹰捕鱼。
一说到鱼鹰捕鱼,我的大脑中马上就浮现出了《诗经》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诗句,其中的 “雎鸠”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鱼鹰。鱼鹰,学名叫鸬鹚,是我国南方广阔水面上常见的一种姿势特异的水鸟,其形体与鸭类相似,只是嘴不像鸭嘴那样扁平,而是嘴粗长有端钩,视觉敏锐,水中可看出几米远,善于潜泳。每年春秋两季,因为刚好错过鱼类大量产卵的时节,渔民们大多都喜欢借助鱼鹰出外捕鱼。对于鱼鹰捕鱼情况,唐代诗人杜甫在《三绝句》中就有很细腻的描写,体现了人与鱼鹰之间互相信任、和睦相处的关系:“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而明末清初诗人吴嘉纪,在《捕鱼行》中也栩栩如生地进行了描述:“茭草青青野水明,只待渔翁口里声。船头一声鱼魄散,哑哑齐下波光乱。中有雄者逢大鱼,吞却一半余一半……”
我第一次看到鱼鹰捕鱼,记得是在20多年前了。那时,我正在桂林市雁山银行干部学校进修,有一个周末,我和几个同事到阳朔去看古渡旁边的大榕树,就有幸在漓江边上看到当地渔民用鱼鹰捕鱼的情景。只见清澈的漓江之中停泊着几条竹排,每条竹排上都立着几只美丽的鱼鹰,渔民们用长篙撑着竹排,让鱼鹰像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战士一样在我们的眼前上演一出出入水捕鱼的精彩场面,令我感触顿生,诗意大发。回到学校后,我马上以《漓江鱼鹰》为题,创作了一章散文诗,并发表在当时的《漓江日报》上。因这章散文诗不是很长,特抄录如下,求教于方家吧——
“你也叫鹰,却不是搏击苍穹的雄鹰;
你也有翅,却不能像雄鹰一样翱翔。
所以,你才选择这犹似天空一样湛蓝的江面,施展你的本领,实现你的追求。
站立在竹排上,你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江面,宛若侦察兵正在观察敌情。
是那么的全神贯注。
是那么的心无别用。
一发现鱼情,你就像一支离弦的弓箭,“噗”地朝瞄准的目标射去。
一次又一次浪涛里拼搏,你从江中衔上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鲜鱼;
一回又一回风雨里来去,你引出了老渔翁一阵阵发自内心的欢笑。
目睹你那忙忙碌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感到满腹疑惑:就凭你天赋的本领,一天吃上三顿美餐绝不成问题,可你为什么还要不辞辛苦地为人们捕鱼,风里浪里,乐此不疲……
哦,漓江鱼鹰,莫非你也有活着就该有忘我劳作敢于奉献的精神?”
谁曾想,事隔20多年之后,又有观赏鱼鹰捕鱼的机会,那我当然不能放过了。周末一到,我就和几个文友一起驱车来到福绵管理区沙田镇,专程赶往茂浪湾去观赏鱼鹰捕鱼。当地村民用鱼鹰捕鱼,大多集中在茂浪湾一带,那里是整条沙田江鱼儿最丰富的地方,或垂钓,或撒网,人们都喜欢选择在这个地方。沙田江素有“九曲十三弯”之称,滔滔不绝的江水,流到茂浪村,更是“转过九道弯”,天造地合般形成了一个大水湾——水面宽阔,水流缓慢,水深悠悠。在当地一位文友的带领下,我们乘坐一个竹排漂流在沙田江上,顺碧波而下,很快就到达了水面宽阔的茂浪湾了。
那天,我们的运气还算不错,当我们到达茂浪湾时,刚好有两三个渔民撑着竹排,游荡于沙田江之中,每个竹排上都栖息着几只威武的鱼鹰。只见鱼鹰被渔民从竹排上赶下河后,捕鱼工作就开始了。鱼鹰们一头扎进水里,那厚厚的蹼脚犹如一把强有力的划桨,推动着它们在水下迅速地游动,我们虽然不能看清它们在水下是怎样捕获那些或大或小的鱼儿的,但我们却能领略到它们的敏捷和凶猛,仅仅一会儿功夫,第一只鱼鹰钻出了水面,喉咙里塞满了鱼,接着,一只接一只地,越来越多的鱼鹰携带着战利品回到竹排上,渔民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用手拍击它们长长的喉咙,让它们把鱼儿射进专门用来装鱼的竹篓里。通常情况下,为了鼓励鱼鹰,渔民会用手摸摸它们的头,然后再拍拍它们光滑的背,鱼鹰受到了渔人抚摸,往往会骄傲地张大嘴巴,重新跳进水里勤快地劳动着。同样的过程,同样的结果,一遍遍地被重复着。偶尔,会有一只鱼鹰上错了船,但没关系,这聪明的家伙很快就会醒悟过来,嘀咕几声,转身跳下水,游回自己原来的地方。鱼鹰们具有很强的协作精神,当一只鱼鹰追赶一条大鱼时,其它鱼鹰都会赶过来帮忙,大伙儿同心协力地把那条倒霉的鱼儿抓住,一块儿游回船上。
渐渐地,傍晚来临了,竹篓里都已装满了或大或小的鱼儿,渔民把右手握成杯形,向鱼鹰示意收工了,这恐怕是一天中鱼鹰们最快乐的时候了,它们围在竹排旁边扑腾着,就像一群放学的孩子,等着被渔民带回家里。而作为一天辛劳的回报,家里会有一顿有鱼、蟹、豆腐泥的丰盛晚餐等着它们啊!
就这样,几条竹排,几个渔民,一群威武的鱼鹰,在金菊飘香的初秋时节,为我们这几个从城里赶来这里观赏鱼鹰捕鱼的游客,定格成一首粗犷的歌谣,定格成一篇优美的辞赋,定格成一幅悠闲的水墨画,不仅远离了名利,远离了烦恼,而且远离了浊世,远离了喧嚣,让我们在清秀的山色和旖旎的水影之间,细细地回味着生活的平淡与甜美,深刻地体会着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