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36
- 积分
- 67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连续几天阴天雨天,窝在家里不愿出去。星期一,一早太阳就照进了房间,外面的气温也马上就上升了。
老婆子打电话约卖给我们房子的大姐下午一起去什么市场,儿子下午上学校有课,晚上不回家吃饭。现在每星期一是他和他的同事留在学校晚上到学校体育馆打羽毛球的时间,我们支持他这举动,不锻炼怎么能行呢。
下午他们都走了只剩下我自己在家了,我一想我也不如外出走走。以前在青岛,老婆子是早上起来上山锻炼,我是下午三点外出,一般是爬山,爬榉林山,爬到电视台脚下。现在到了上海,不知道到哪里活动,上海又无山可爬,再说搬到这里好多事还没有利索。
想起康健园离家不远,到那里走走逛逛,也是锻炼。不仅是锻炼,活动了筋骨,还可顺便欣赏公园风光,何乐而不为呢。
说走就走,就拿了相机,锁上门下楼直奔康健园去。上次走了冤枉路,公园的西头没有玩。这次就从西门进去,马路的东面就是桂林公园大门,西边就是康健园西门。进西门要经过一座桥,跨过沿着桂林路的小河。这河与桂林公园门前的小河成丁字形,往南流。康健园西门门头不大,却有王光英的金色题词。
西门进去有不少桂花树、紫玉兰树和一种称为“石楠”的灌木树。石楠长得非常茂密,也很高大,上面结满了一团团小红果。据介绍开的花是白色的,不知道花有多大,是否好看。这公园春天夏天肯定花开满园,假如明年春天还在上海就能看到不少冬天看不到的花。
公园里人不少,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小孩子,也有推着儿童车带着孩子的父母亲。可能都觉得天气不错,是外出游玩的好时机。小孩晒晒太阳,既暖和,又可增加钙质,预防小孩佝偻病。我小时候的南方,冬天室内温度和室外一样,有时到最冷的时候,外面冰天雪地,屋内没干的衣服毛巾也会结冰。上海肯定也是这样。可是南方的冬天大风天气不多,只要一出太阳,大家都愿意晒太阳。特别在墙脚边上,靠着墙晒着太阳,就觉得是神仙过的日子。我们小孩常常排在一起,挤在一起,互相挤压。这叫“轧猪油渣”,晒了太阳又锻炼了身体。
现在,条件好了,大多数人家里有了空调,商场里也是一年四季恒温经营。不过,好多“上海人”,还是习惯穿厚厚的衣服在家,而不愿意开空调。所以现在还有“北方的冬天比南方好过”这样的说法。我们从青岛过来,习惯了北方的生活(尽管我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南方人),还是愿意到家脱大衣的习惯,所以家里不能太冷,就得开空调,保持一定温度。再说,上海现在还不算太冷,开一会儿空调室内温度就上去了。好多人对空调制热原理不理解,其实空调是热泵型的,比其他电暖气要节约电。空调用一千瓦小时(一度的)电,可输出3到5千瓦的热量。电暖气一千瓦小时电只能得到几百瓦的热量。空调的缺点就是有噪音。
不过,还是太阳好,没有太阳,地球上也就不会有生命。太阳燃烧完之时,地球上人类可能会消失,除非那时的人类科学已非常发达,可以为所欲为,制造人造小太阳,或者搬到别的星球。
所以,有太阳的日子,到户外晒晒太阳,比窝在家里强。
所以,在康健园里可以看到许多在那里晒太阳的老人和小孩。
这次玩的路线正好和上次相反。走过桂花林、紫玉兰林,就到了棕榈树林,笔挺的棕榈树整齐的站立在小湖边。没多远就看到大草坪,草坪上人不多,有的坐着有的躺着。有好几个放风筝的老人,大多数人都坐在草坪边上的长凳或椅子上,晒着太阳,优哉游哉,享受大自然的恩典。草坪上的草皮发黄了,不过走在上面还是软软的,非常舒服。我也想躺下,可是没有这个勇气。
在一小河边,看到一个老画家在写生画油画,画的是小河对面的景色,黄了的树和及其在水中的倒影非常醒目。走过的人都会驻足观赏一会,我在旁边看了许久。当他稍做休息时,我们互相致意。我说,我可以为你照个像吗。他说,随便,反正你照了也不可能给我。我照了两张,其实时机都不如先前观看时好,但那时没有得到人家同意,我不敢侵犯人家的肖像权。他的画画的真不错,我说了句赞扬的话,他说,层次还不是十分分明。
听他的话,觉得此话适用于每一个人。我们做事、工作、生活都不应该满足现状。只有找出自己的不足,才会有所前进,才会有所提高,才能保准质量。
不知不觉又走到了芦苇荡,那仅有的一块湿地。由于下雨,湿地有水了。大多数芦苇花已枯萎,但还又不少挺立枝头。一丛丛蒲苇的芦花依然好看,在微风中震荡。沿着木栈桥微步慢慢观赏,呼吸着略带湿气的新鲜空气,实感心旷神怡。
在一个亭子里,就是上次有人唱歌的亭子里,看导游图应该是牡丹亭,一个大约六十多岁的打扮时髦的妇女,若无旁人地在朗诵徐志摩的一首情诗:“女郎,单身的女郎,你为什么留恋这黄昏的海边?女郎,回家吧,女郎!”,“啊不,回家我不回,我爱这晚风吹”……她是一个上海人,因为后来她用上海话和别人交谈。我佩服她的勇气,虽然她的普通话不是那么标准,不能够做到字正腔圆。但她在努力,她在寻找感觉,她在自我欣赏,她在努力利用剩下的岁月。也许她在回忆她自己年轻的过去,自己是走在沙滩上的女郎,所以她的朗诵很有感情,似乎已进入角色,所以忘记边上还有游人。
听到口琴和电子琴的声音,循着声音来到另一个小亭。一个约五十多岁的男人正起劲忘情地吹着口琴,一个比他稍小的女的用电子琴伴奏。男的,看样子经过专业培训,他一盒子上海口琴厂出品的口琴,非常引人注意,里面大约有十四五把口琴。口琴都已经比较旧,上面留下了沧桑岁月的痕迹。还有一个口袋,里面也还又好几把,有一把特别厚大的,我估计是低音口琴,用来打贝斯的。我吹口琴是自学成才,从小学家里的一架破口琴开始,自己摸索着吹。到中学看着口琴教材自己学着打贝司,定节奏,自认为吹得不错,当然不是很好。虽然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想当年我是大学口琴队成员之一。不过,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口琴,估计什么调的都有。口琴不是钢琴,有黑键白键,有半音阶,可以变调。所以一个调号的口琴只能吹一种调,常见的口琴都是C调的。我们口琴队的指挥,他的演奏技巧,口琴队的谁也达不到。他能用两个口琴(一个高半个调的)吹奏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舞曲。里面的半音阶得用上面一个口琴吹出。所以只看他上下两个口琴翻飞,吹出动人的乐曲。他跟我国口琴演奏家石人望老先生学过,他和石人望都是上海人。
我在那里坐了好久,这人不停地吹,后来那女的不伴奏了,开始唱起了歌。唱的一首是“马儿哟你慢些走”。我注意他打伴奏也是用的低音伴奏,而且节奏基本固定。我只会打低音伴奏,不会高音伴奏。低音伴奏是舌头抵住比主音低的部位的音,抵住的越多越好。打伴奏时突然放开马上抵住,产生像手风琴贝司的效果。女的唱得不好,嗓音不好。所以唱了一遍又一遍,那男的不厌其烦为她一次次伴奏。听他吹着熟悉的歌曲,我的舌头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打起了节奏。
一个青年问我一棵树上开的是什么花,我看了,我说看花有点像红梅,但看叶子不太像。花开得不多,叶子已经发黄,还没有掉光。我记得红梅开花时新叶子还没有长出,只有花。
以前看到的腊梅都是没有树叶的,一条枝子上开满黄色的花,非常香。可从来没有注意腊梅树的叶子是什么样子。上次来我就看见了的几棵腊梅树,这次仔细一看,居然开花了,叶子还没有掉尽。腊梅开在严冬之际,在严冬中独放,它才具有不惧寒冷的傲骨。以前学习毛主席《咏梅》诗时,我偷偷和同学说,梅花开放时已经不太冷了,所以只能在“丛中笑”了,经受寒冷考验的应该是腊梅。
我看到一个园丁过来,我问他,为什么现在腊梅就开花了,叶子还没掉呢。他回答:“我也不知道,谁知道怎么搞的!”转身就走了,人家根本就不想回答,我讨了个没趣。
又认识了一种花,在一片树林边上有一群矮小的灌木,开着像茶花一样的白花,花朵较小。说明牌上称其为“茶梅”,虽然还没有怒放,但也已开了不少,我上次来时还没有开。公园里的茶花绝大部分还没有开放,反而我们小区里已有不少开放的了,可能小区的墙角落比较暖和的缘故。茶梅在昆明植物园的介绍中,看见过介绍,没有见过花。茶梅叶子像茶花,花朵较小,也是茶花的一种品种。
康健园的介绍中说,院内四季有花,看样子不是随便一说,的确如此,你方罢了我登场。
现在科学的发展,在上海这个南北方分界线附近的城市里,移植了热带的树木花草,温带的不用说了,寒带的树木早已就有。我喜欢的香樟树在上海已经广植于街道、小区和园林,桂林公园里一棵香樟树已经一百多岁。公园里的芭蕉树为了防冻,已经用稻草包了起来。不过没见到上海室外有大榕树,看样子榕树在温带还不适宜生长,还只能生长在暖房里。
又坐在上次听人唱歌的地方的椅子上,这次没人唱歌,那朗诵的女郎一直和人在说话,没有欣赏到她再次朗诵。坐在椅子上,正对西边的太阳,暖和和的,真想在椅子上睡一觉。
看着附近草地上推着童车的年轻夫妇们,互相在夸奖着对方的孩子。与其说在说别人的孩子漂亮,还不如是在夸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我记得美国一个记者说前外交部长长得丑,可李部长回答说:“我母亲说我长得最漂亮”。他的话得到台下面美国听众的热烈鼓掌。
康健园西门王光英题词。
[img]http://p3.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359dc82569a73cfd8641cdbd8e3c722c.jpg' ]
石楠树,红果满枝头。
420) this.width=420 [/img]
[img]http://p0.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0c725647b4d4f6ac3769c01da12998ca.jpg' ]
康健园和桂林路之间的小河。
420) this.width=420 [/img]
但愿每一对夫妻都能如此执手到老。
[img]http://pa.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a1aa4287df8d43deb196126f65901385.jpg' ]
竹林,我喜欢的竹林,婀娜多姿,亭亭玉立。这不是湖南的湘妃竹,柱子身上没有斑点。“斑竹一枝千滴泪”,我没有见过斑竹,是从毛主席的诗中知道斑竹的。渴望能见到斑竹。
420) this.width=420 [/img]
腊梅花,叶子没掉,有的刚发黄,这种腊梅花的花瓣带尖角,以前看得较多的花瓣是圆弧形的。
[img]http://p2.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29cd3eadf768dd24af4e12f2d6e7a75e.jpg' ]
420) this.width=420 [/img]
南天竹,也称天竺子,我小时候家里天井里种的很多。不见开什么样的花,到常见这种红豆。
[img]http://pa.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abe04157d0737f7463e6702368de062d.jpg' ]
茶梅,白色的花,刚刚少量开放。
420) this.width=420 [/img]
[img]http://p4.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43792028efd83f7217ff936378978972.jpg' ]
湿地里的芦苇花已经枯萎,前几天下雨,湿地像小湖了。
420) this.width=420 [/img]
一丛一丛蒲苇花絮还是吸引人的眼球。蒲苇没有芦苇那样竹竿似的主干,可叶子瘦长茂密碧绿。
[img]http://pd.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d45ab5887a497d4759f308bed7ad205e.jpg' ]
420) this.width=420 [/img]
[img]http://p9.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95b88e1f70e09a1dd93cafbc737995d6.jpg' ]
口琴吹奏家,在忘情地吹着口琴,女的在唱歌。
420) this.width=420 [/img]
已经开的茶花,火红的茶花,可惜仅有两棵矮小的,茶花品种不错,大红,重瓣。
[img]http://p9.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97c77512e25d69b9e487e13983deaf28.jpg' ]
画家,在写生画油画。画中的黄叶,在水中的倒影更加给人遐想。
420) this.width=420 [/img]
[img]http://pd.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dab42e78126200ee9800493dc6308c8e.jpg' ]
站立在路边的棕榈树,似乎在向游人致敬。
420) this.width=420 [/img]
晒太阳的人们,幸福的人们。
[img]http://p0.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078bb9f0df23c8b2a9722e54c1341eed.jpg' ]
大草地,草已枯黄。不过,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
420) this.width=420 [/img]
枫叶又红了,只要你喜欢它,你就觉得它像一团燃烧的火。
[img]http://p3.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322988b4a83595175fcbd72655fc2e89.jpg' ]
420) this.width=420 [/img]
还能看到一些桂花,散发着阵阵清香,甜滋滋的。
[img]http://p1.images22.51img1.com/6000/zouno1/128b057a24941d155f5b5f842f8dba47.jpg' ]
这是桂林路边绿化带里开着的麦兰。
420) this.width=420 [/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