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096
- 积分
- 6440
- 威望
- 分
- 激情
- 分
- 居民币
- ¥
- 主题
- 回帖
- 0
- 记录
- 日志
- 相册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1-7-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提醒:1. 同一主题,严禁重复发布!违规“删或禁”!2. 信息均由网友发布,请自辨真伪!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在唐县(现唐河县)桐河店(现桐河乡)西边三里的马营村,有个大财主,名叫马振风。他曾经在四川当过州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湖北当县令,二儿子在安徽当知府,本人和南阳、唐河二县的知县是金兰弟兄。在周边数百里内仗势欺人,敲诈勒索,为人尖酸刻薄,百姓们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大家送给他外号“大马蜂”。
“大马蜂”一贯为人歹毒刻薄,可他自己却任意挥霍。大雪纷飞的冬天逼佃户们上南山给他拉炭,自己坐在屋里让丫鬟给他生火烫酒、炖肉。烤着火,喝着酒,吃着砂锅炖牛肉连连叫冷。烈日炎炎的夏天,农夫们挥汗如雨地在地里拼命干活,他一会儿坐在凉棚下,一会儿躺在睡椅上,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脚踏着西瓜指着佃户们大声骂,吆喝着丫鬟们为他打扇还嫌热。
一天,一个丫环看不惯了,问他:“老爷!你看田里的农夫在火热的日头下干活,难道不嫌热吗?”“他们!”“大马蜂”扭转一下肥大的身躯,说到,“都是咬草虫呀,鞍子晒热了,还得使劲叫唤哩!”一会儿,农夫们荷锄归来,口中唱着不平的民歌。
“你听,你们听!”“大马蜂”擦着光亮的秃头向仆人们说, “开始叫唤了吧!”
丫鬟们说:“老爷是人,农夫也是人,为啥俺们都受罪,老爷世世代代享福呢?”
“大马蜂”一听愈发高兴,哈哈大笑说:“你们受罪是命,我家享福也是命!命里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有福不在忙,没福跑断肠,人的命天注定!”得意处,摇头晃脑唱起了自编的“富贵歌”:
“东营到西营,九十又九倾,
三盘龙曳磨,七倾不靠天,
要是穷了我,除非 鸡杀人,鱼放火!”
大家听到他这番话,都非常气愤,但又不敢表露出来,只能在心里骂。也难怪“大马蜂”敢说出这种大话,在他家里,骡马钱粮,金银珠玉不计其数。
当年秋后,他向佃户们要来一千多斤粮食,又向债户追回了几千两银子,筹备了大量的砖、瓦、木料,准备盖几套豪宅。动工那天正逢八月十五,工人们每人得到半块月饼、两个梨、三个柿子,大家都不高兴也不敢声张,开始消极怠工。“大马蜂”知道后,天天拿着皮鞭亲自监工。每到一处,指东道西,骂南骂北,好几个人挨了皮鞭。有一次,一个泥匠累得精疲力尽,头晕眼花,从施工的高架子上下来坐在墙角睡着了。“大马蜂”走到泥匠跟前破口打骂,并挥起了皮鞭。皮鞭刚起,将一只雄鸡惊得扑棱棱地飞上了新筑起的山墙头上。“大马蜂”十分恼火,一边骂人,一边用一根长竹竿打鸡,那雄鸡好像故意和他作对,竞直向他脸上扑来。“大马蜂”顺手抓起鸡向地上摔去,那只鸡从地上扑棱着飞向他对面的砖瓦上,“大马蜂”气急败坏,顺手抓起一块砖向鸡砸去。鸡飞上高架逃跑了,飞时把高架上放的一把瓦刀蹬落下来,不偏不倚恰好打在“大马蜂”的秃头上。他一下子象一头肥猪一样倒在了地上,两只金鱼眼直直地睁着,鲜红的血向外涌……
顿时,院子内外惊叫声、笑声、吵闹声混成一片……
院子里的喧闹声惊动了正在灶房内烧锅的小丫鬟春香,她一年四季给“大马蜂”做饭,从来没有吃过一块新鲜肉,更没有吃过一顿饱饭。这时,她将一条鲤鱼用荷叶裹了又裹,用麻线缠后准备烧着吃。一听到外面一片嘈杂声,随手把这条鲤鱼扔进灶内,跑出去看热闹。这条鲤鱼一碰到火,就蹦出了灶门,带出来的火星,顿时点燃了厨房内的柴草。一会儿烧了厨房。看热闹的村民们看到“大马蜂”家起了火,一个个都跑回了家,纷纷关上了门户。大家从门缝中看见“大马蜂”家的火势顺着风势,象长翅膀一样,呼啸着,飞遍了九进深的马家大院,这粉雕玉砌的马家大院的无数楼房,霎那变成了堆堆瓦砾,化成了股股青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