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在近十年里进步太快,快的新事物层出不穷,快的我还没看清昨天就已经迎来了明天。我出生在“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的年代。电话少的可怜,就别提手机和互联网了。想找一个人得靠运气,找到最好,找不到明天再找。不过,好在那时人的生活半径太小,都走不远。而如今,通讯和交通的飞速发展,你我虽远隔千里,都有近在咫尺的可能。然而,似乎相处的人群中,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科技的进步的同时,人类进步了吗?人性进步了吗?在经历了那些喜怒哀乐的往事后,还能认清原本的自我吗?
是世界改变了人心,还是人心左右了世界?
我相信,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定有一双无形的手再帮我指引方向,树立信心,推我前行,给我力量,成就着我的人生,我愿用文字记录下影响并改变我的点点滴滴。
诗人和诗
对于中国人来说,不论接受教育的程度如何,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诗的影响。唐诗宋词已然深入我的血液,就不必再说。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舒婷绝对是一个不能绕开的名字,她的细腻和敏感,融汇素直与曲婉,把自我生命经验和群体情愫完美契合,达到了朦胧诗创作的一个巅峰。我之所以喜欢舒婷,也许是因为我的成长年代无法离开朦胧,那个时代读舒婷,有种对自我、对人生、对情感的似懂非懂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恰恰是社会、家庭、学校不能给予我的,我确信我的情感观受到她的极大影响。然而,现在回头再看,这些被冠以“朦胧”二字集结的句子之所以难忘,恰恰不是因为它们朦胧,而是因为它们骨子里的犀利与直率。十几年后重读她的诗集,我仍能感到母亲在耳边低唱,仍能依稀见到昨日的蹒跚步履,依然能听到鸢尾花的歌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