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谎言大国 都是当官的数据造假 东方日报 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日前透露,过去几年中国经济数据造假严重,这种情况去年得到遏制,但造假仍然存在。这席话捅破了中国统计的神秘面纱,然而只要数字出官的政绩考核体系改不了,数据造假就难以断根。
董大胜称,有些地方过去几年数据搞得太高,反腐整风抓得严后,真实数据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湖南在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中发现大量统计造假,譬如五点八亿元的产值上报为四十四亿元,一点一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上报为七点八亿元;停产的、未投产的、被兼并的,甚至连地址都找不到的企业,还在上报「产值」;一些部门分解任务,伪造资料,「指导」企业上报虚假数据。
类似情况全国都有,而且很多是在地方官员指导与组织下明目张胆地进行。改革开放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成为中共执政主轴,这个思路落实到政策层面,就变成以GDP论英雄,哪个省市GDP总量高,地方官员就容易升官。这客观上增强了各地发展经济的热情,但也导致部分地方官员通过GDP数字造假来骗取乌纱帽。 谎言大国 根在官场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开的全国GDP总量,都低于全国各省市上报数量之总和,说明各地GDP统计都有「注水」。「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层层下转不兑现。」讽刺的就是这个现象。 曾有人大代表以对联深刻揭示统计造假根源——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骗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横批: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最典型的是国资委前主任蒋洁敏,担任中石油高层时弄虚作假,对外谎称发现冀东南堡油田油气总储量超过十亿吨,探明储量逾四亿吨,相等于约三十亿桶油。当时国际原油价格暴涨,中石油发现新油田的消息不仅引起举国欢腾,时任总理温家宝更兴奋得「睡不着觉」,直指这是「四十多年来中国石油勘探最激动人心的发现」。 讵料短短数月之后,当局就证实实际的储油量远远少于此数,仅及原先公布的五分之一。然而,过了海就是神仙,蒋洁敏已经凭着这份虚假的政绩升任中石油总经理。 如果要以一个字形容中国,那就是「假」。从食物造假、学术造假到官场造假,除了骗子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上樑不正下樑歪,泱泱大国沦为谎言大国,根子就在官场。过去打仗,要求「宁可少报战功也不多报」,谎报战功要军法处置。打仗不能造假、不能浮夸,搞经济建设也应当这样。国家要杜绝数据造假,除了改变以GDP论英雄的评价体制之外,还要将造假者送上法庭,接受法律制裁。
|